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styles.chinatimes.net.cn/css/style2019/img/logo.png

以扩大内需给公务员加薪应该缓行

任孟山 2008-12-6 21:59:00

 

本报评论员 任孟山

    地方公务员加薪的消息,经媒体报道后成为社会关注点。
    其实,这是个老问题,也是个新问题。
    说它是老问题,是因为在2006年7月实行新的公务员工资制度的同时,开始清理规范中央机关、各省市的津贴补贴发放,计划用3年时间完成。目的有两个,一是协调同级政府不同部门的津贴补贴水平,二是协调不同地区的公务员收入水平。所以,现在有的地方在进行的公务员加薪动作,是在继续没有完成的清理规范和重新设定标准的工作,是并不出格的计划内工作。
    但是,说它是新问题,是因为某些地方给公务员加薪打着“扩大内需”的旗号,以求取得社会心理平衡和为加薪进程取得政治合法性。尤其是此前有媒体刊载消息说“一份旨在扩大居民收入、全面刺激国内消费的方案正由国家发改委紧张起草”,而国家发改委有关人士透露这个方案中涉及“大范围提高社会工资”,使地方政府给公务员加薪看起来似乎更加名正言顺,来的是如此自然。
    问题的麻烦在于,“大范围提高社会工资”的说法甫一出炉就招致了广泛质疑。怀疑中央财力的看法几乎没有,但怀疑落实机制的看法大有人在且大同小异:在市场经济的分配机制下,政府能够掌控工资发放额度的主要是机关事业单位,至多再加上各级国资委监管的企业单位,而其他单位的工资状况政府不能也无权插手。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一方面对此项说辞充满疑惑,另一方面预期政府可能着手提高公务员工资。
    虽然后来国家发改委否认了上述新闻的真实性,但给公务员加薪的消息却纷至沓来,没有逃出群众深邃而明亮的眼睛。在金融危机影响日甚的情况下,各项经济指标的不景气程度已经超过官方预期,特别是很多企业开始倒闭,造成大量工人失业,农民工“返乡潮”提前到来。就业本来就是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企业裁员乃至倒闭的行为,当然给这项工作增加了很多困难,以至于河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日前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要求经营困难的企业应按照“先降薪再裁员”的步骤,尽可能减少裁员。
    实事求是地讲,地方政府明确允许降低工人工资,实在是无奈之举,因为保就业就是保民生。但是,公务员却逆势加薪,显然对社会和谐有些冲击,特别是对那些有失业压力的人们的心理刺激很强大。从这个角度讲,那些不是在预定的3年计划内的加薪和虽在计划内却提高加薪幅度的行为,简直就是趁火打劫。不妨做个比喻,在有些人可能连饭都吃不上的时候,有些人却以国家的名义要吃得更好。
    关于公务员的好处已经不需多讲,且不说公费医疗、住房补助、个人成长等优点,单是没有失业之虞这一点,在当前的经济形势和就业形势下,就足以让身在其外的无数人艳羡不已了。
    从扩大内需的角度讲,给公务员加薪甚至都不能算作最有效率的做法。社会学家早就有过统计,公务员在发达省份属于中等收入水平,在欠发达省份属于中、上等收入水平。从一个社会阶层来看,无论在哪个省份都算得上中等阶层,他们的消费欲望并不是那么强烈。反倒是那些弱势群体、中下阶层,他们必须置备生产与生活必需品,如果他们的收入有所提高,更可能投入消费而扩大内需。何况,这种分配方式更符合提高社会正义与公平的执政理念和方向。
    当然,从理想的状态来说,所有人都受益那将是最好的社会结果,所有阶层都能享受到发展果实也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目标。但问题是,在达不到这种境界的情况下,只能退而求其次,即在最大程度上达到社会和谐,优先照顾那些特别需要帮助的人们,求得一个折中结果。
    公务员是这个社会有序运转的栋梁,他们很多人也不容易,给他们加薪也属正常,但在冬天来临的时候,政府要做的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让不能过冬的人们能够顺利地度过冬天,大家才会拥有更美好的春天。胡锦涛主席11月15日在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上的讲话题目或许我们应该铭记,即“通力合作,共度时艰”,这虽然是表达在金融危机下中国与世界的态度,其实也应该成为中国社会内部的态度。

 

华夏时报订阅电话
北京(010-59250200)  (010-59250001) 上海(021)52890785  深圳(0755)81197099
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局订阅电话:11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