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styles.chinatimes.net.cn/css/style2019/img/logo.png

中国银行业贷款余额占GDP比重再超110%

孙兆东 2009-5-22 21:30:00

中国银行业贷款余额占GDP比重再超110%
逆周期发展 银行救中国

本报特邀作者 孙兆东

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股改之际,国家花费了数以万亿计帮助其股改上市,这不仅让中国银行业得以稳健发展,在这场国际金融危机中岿然不动,而且,银行也将帮助中国经济率先走出低谷。
2003年我国银行业贷款余额占GDP的比重历史最高,达117%。而今,在全球金融危机导致经济衰退的今天,中国的银行贷款余额占GDP比重再超110%,达到112%。2009年4月末,我国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达到35.55亿元,超过同期我国GDP总额(约31.8万亿元),银行贷款余额超GDP,意义非凡。
逆周期发展化解危机
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底部已经显现,但经济衰退还在路上,而中国经济将在银行信贷的强力支持下,率先走出经济调整,并对全球经济早日走出衰退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全球关注中国,中国关注金融。
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先生“一针见血”地指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一盘棋走活,经济满盘棋皆赢。显而易见,中国经济如期结束此轮调整,金融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新形势下,中国的金融面对重要的历史使命,正是抓住了主要矛盾,并作出了创新的重要选择。
以往,面对经济危机,金融特别是货币政策的决策者都会更加审慎,商业银行由于对经济衰退的预期,也会采取紧缩的信贷政策以应对经济危机下的金融危机的出现。然而,始于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导致了全球金融危机,这一缘于过度的金融创新所引发的金融危机,其传导路径从金融领域延伸到实体经济,导致了全球的经济衰退。这场金融危机与实体经济危机所导致的金融危机有天壤之别,因此,从危机开始美国就采取了大力度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轮番救治。
本轮金融危机,对于中国而言,直接损失以千亿人民币计算,间接损失高达万亿人民币。其中,我们的金融领域受到的冲击远远小于实体经济的受损。而恰恰是受到影响较小的金融,能够帮助我们的实体经济提振信心、避免实体经济遭受损失的扩大。因为今天改革中的中国金融真正具备了拯救实体经济的资本。需要做的就是决策者对形势的准确判断和过人的胆识及决策勇气,但这些都离不开观念的更新和经营理念的创新,也就是要逆周期发展金融,以风险治理风险,以发展化解风险。
信贷高增长支撑经济
2008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中国的GDP由第三季度的9%下降到第四季度的6.5% ,下降幅度之快和之大历史罕见。国家紧急出台4万亿刺激经济计划,特别是确定了国家财政拟出资1.18万亿。
就在欧、美等银行业面对经济衰退,金融被流动性紧缩的阴霾所笼罩时,我国的银行业实施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半年时间里共新增贷款超过6万亿元,这一数字是2007年全年的1.2倍。
我国银行信贷成为稳定和支撑经济的核心力量,2009年前4个月在国家财政已经落实了2300亿元资金投放背景下,我国的商业银行积极支持国家经济刺激计划,前三个月信贷新增4.58万亿元,由此,使得2009年一季度我国GDP增速达到6.1%,使得我国经济增长率下滑得到快速遏制。4月份新信贷仍保持了近6千亿元的新增,当前在信贷新增6万亿支持下,可以预料今年二季度GDP将出现可喜的走势。 
资本过剩是贷款超GDP基石
当前,我国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达到35.55亿元,这与近年来主要商业银行完成了改制上市,并获得了巨额的资本补充,目前我国上市银行资本充足率均达到国际先进银行的平均水平,充足的资本为信贷支持经济提供了保障。
中国银行业贷款占GDP比重超过了100%,这是一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数据。 值得关注的是,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投放仍有继续增加的空间。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储蓄总额已经达到53万亿元,仍然有17万亿的存贷差,以及1.6万多亿的超额存款准备金。当前存贷比为67%,低于1991年到1994年100%以上的水平,以及1995年到1998年90%以上的水平。
笔者注意到,发达国家的融资渠道各有千秋,时至今日,美国、英国、日本的银行体系贷款余额占GDP的比重都不到100%,德国的银行资产占GDP的比例却达到150%,与美英等国家相比,德国以外向型企业和稳健的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比例,成为抗国际金融危机较好的国家。
金融将促经济科学发展
信贷大幅增长对实体经济拉动的后续作用还将进一步体现,局部的资产泡沫对于经济的持续复苏的影响,以及当银行贷款超过GDP120%后,实体经济如何消化巨额的贷款利息成本,以及银行贷款远超过GDP的新形势下,金融对实体经济意味着什么?银行贷款对保增长具有怎样的作用?信贷背后存在哪些隐忧?如何更好地让金融对经济作出贡献的同时,在下一轮经济周期中得到可持续发展等等问题,都将是我们面对的金融如何科学发展中国经济的重要命题。(作者:中国建设银行高级经济师、畅销书《次贷危机》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