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styles.chinatimes.net.cn/css/style2019/img/logo.png

王璜生的“越界”:从美术馆馆长到独立艺术家

于娜 2017-9-1 17:29:41


记者于娜北京报道


由著名美术史论家巫鸿教授担任策展人的王璜生:边界/空间,近日在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举办。由前中央美院美术馆馆长到当代艺术家,展览汇集了王璜生近几年的主要艺术创作,包含《游·象》、《线象》、《痕·象》、《箴象》和《墙》等系列,以及针对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展览空间,因势而造的《界》、《缠2》、《溢光》、《隔空2》等数件大型装置影像作品。

王璜生艺术家、美术馆管理者、博物馆和艺术史研究学者多重身份,游走于多重边界与空间。今年5月,在卸任了履职八年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职务后,他曾表示要做专业的艺术家,做自己想做的艺术。随后,我们看到了他在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呈现的“边界”与“空间”。

他的艺术创作,往往夹杂着传统文人的品格修养与突破自我的独立不羁精神,以及现代知识分子对文化、现实及历史议题的深刻关注和介入态度,使其艺术创作不再是对高雅文化和视觉愉悦表征的调用,而是通过对文化记忆的重建,重新审视全球背景下政治与多元文化的现实,并让人们对当下现实的某些僭越行为有所警惕。

此次展览主题来自艺术家对“边界/空间”问题的不断追问。边界作为界限,既包含着对既有规则的怀疑与思想观念的对立冲突,同时它也是领土、意识形态等一切历史的和权力话语的外在彰显。而空间问题在艺术家的创作中被一分为二:一方面是艺术家持久以来的对历史题材和现实题材“去感官化”的关注与反思,另一方面是从架上到装置,从二维平面的点线到三维空间视觉的转化与探索。

装置影像《界》是王璜生对当下的国际形势和中国的历史问题所做的思考与创作。在展览现场,摇晃的铁丝网架、鬼魅的探照灯、心惊的铃铛响声、海浪与紧张奔跑的声音,使整个作品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氛围,让观众产生更多的联想和心灵上的冲击。

“当下世界不安的现实如战争、逃亡、难民、越境等,引发了我少儿时期以来的记忆及曾经的耳目经验,六七十年代地处南方海边的家乡,时常接触到‘偷渡’的时事和故事,以及有相关经历的人,其场面感至今仍历历在。而当年自己也差点被‘好心’的兄长‘暗渡’了。‘界’既可能指向于边界、区域、边境,指向于挣扎和奔突,也可能是生存及精神的另一种向往和境地,一种恒永的境界。”他认为人类就是在这种逃难、紧张、向往、死亡的过程中存在着的。

《箴.像》系列是王璜生在2017年的最新创作,有感于我们所处的当下世界,到处充满着伤害、不安、焦虑、痛苦、动荡等,如难民及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战争与准战争,冲突与准冲突;贫穷与疾病、经济与危机等等问题,我们生存在这样一个动荡不安的地球上。“我从新的角度和方式,应用纱布这一特殊意味的媒,之前使用它来包扎铁丝网等,这次,我用纱布蘸上红色进行拓印,想表达一种伤害与赎罪的复杂情感。”当然,他希望在艺术形式与视觉表达方面有某种新的感觉和冲击力。

策展人巫鸿认为,“‘踰界’既诱人又隐藏危险,因为任何边界总是被习俗和常规把守,因为边界本身就是一个拒绝安全感的地带。王璜生的作品因其连绵流动的线条而富于诗意的抒情,但也通过流动的不稳定性激发出心理的紧张和对转化的焦虑。这种紧张和焦虑被一些关键细节放大,使抽象的线成为对历史记忆和现实政治的隐喻”。他表示,“王璜生的抽象艺术因此总是具体和实在的,既从观念的反思中也从对历史和现实的关怀中获得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