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1801231007283d74bNed7x.jpg

人大国发院:沿海运输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突出,需发展沿海大通道规划

刘诗萌 梁丹 2018-1-23 09:57:27

本报记者 刘诗萌 实习记者 梁丹 北京报道

1月22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和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推出的《我国沿海运输大通道规划建设思路》研究报告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楼发布。报告通过论证现阶段我国沿海运输大通道建设的必要性,分析现存问题,提出未来沿海运输大通道的规划建设思路,为国家领导和有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

“沿海运输大通道”北起辽宁丹东,南到广西防城港,长约5000公里,贯穿沿海50多个地级以上城市,是一条大容量、高速度、多方式的复合运输带。

沿海地区是新时代统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实施海洋强国、贸易强国、制造强国一系列强国战略,以及“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陆海统筹等一系列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承载地和关键区域,是新时期支撑国家整体战略实施的脊梁。

不过,沿海地区整体交通发展水平显著高于内陆,但交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较为突出。沿海高铁通道尚未贯通,建设时序和建设标准缺乏整体统筹。

沿海地区陆路主要客货运输通道能力高度紧张,京沪通道的京沪铁路和京沪高速铁路部分区段能力利用率均已达到90%以上,东南沿海高铁平均客座率达80%以上。空域交通瓶颈凸显,人口密集区交通运输设施严重供不应求,港口缺乏分工,集疏运体系有待完善,城市群内部城际交通运输网络严重滞后,限制了城市群的发育成长。

报告提出规划建设沿海运输大通道应该上升为国家战略,分两个阶段推进:2020年前,重点弥补沿海通道发展的短板,有效缓解沿海通道能力紧张的问题;到2025年,形成纵贯南北、衔接东西、陆海统筹、结构协调、高效快速的沿海运输大通道,实现相邻城市群之间“一日交通圈”、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之间1-2小时交通圈,满足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对交通品质和效率的追求,支撑沿海地区的全面升级和整体现代化,为2035年国家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报告从五个方面系统阐述了沿海运输大通道规划建设思路。首先建议尽快实现各区段沿海铁路通道贯通,新增沿海高速铁路,北段规划建设京沪高铁第二通道,南段构建长三角-珠三角第二高速通道,规划建设横向高速铁路区域连接线,积极研究超高速交通等新技术在沿海地区的应用前景和空间布局。

报告还建议,推进沿海交通繁忙的国家高速公路扩容改造和分流路线建设,加强纵向高速公路通达能力。同时,建设世界级门户枢纽体系。推进区域港航资源优化整合和港口的合理分工,强化多式联运大通道建设,建设津冀沿海、长三角、珠三角三大世界级港口群,有效提升东南沿海、西南沿海港口群辐射能力。构筑具备全球竞争力的国际枢纽机场体系,形成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海西、北部湾多核心机场体系,建设世界级机场群。

除此之外,报告提出,“建设城市群内部互联互通的城际交通运输网络,建设轨道上的城市群。”要构建跨区域的现代化交通治理体系,积极推进机制改革和制度创新。积极发展多式联运和近海内贸干线运输,鼓励铁路、水运绿色交通方式发展,促进沿海地区形成合理的运输结构。促进轨道交通优先发展。与城市空间开发结合,完善促进枢纽综合开发的体制机制。树立跨区域统筹保护生态思想,减少沿海运输通道负面影响。探索设立区域综合交通协调机构。

《我国沿海运输大通道规划建设思路》是国家智库项目,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和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完成,并共同发布成果。该项目组负责人是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公共管理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叶裕民教授,项目技术负责人是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孔令斌教授级规划师,中国人民大学杨励雅副教授负责《沿海运输大通道建设的国际经验》的研究。

责任编辑:李明徽;主编:陈岩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