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180513102353s05CmsLtts.jpg

十年敬畏|汶川重拾希望

杨仕省 2018-5-13 10:21:43

本报记者 杨仕省 青川、绵阳报道

3652天,87648小时,5258880分,315532800秒……

十年前的2008年5月12日(星期一)14时28分04秒,四川汶川映秀镇突发8.0级特大地震,波及大半个中国及亚洲多个地区,北至辽宁,东至上海,南至泰国、越南,西至巴基斯坦均有震感。

截至震后4个月数据统计,5·12汶川地震造成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达8451亿元。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援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

《华夏时报》记者第一时间抵达灾区,露宿过都江堰的街头,资助过映秀逃生的灾民,目睹过汉旺小镇塌陷的凄惨,遭遇过青川崇山峻岭的余震,看见过地动山摇的伤痕,体验过生死离别的哀伤,注视过守望相助的扶持。至今,一个个的镜头浮现在脑海。

匆匆岁月、稍纵即逝,但5.12这个特殊的日子却挥之不去,忘却不了。

十年,你和我,从天塌地陷到涅槃重生,从悲壮走向豪迈,曾经的阴霾渐行渐远,而今断壁残垣已变成高楼大厦,忧伤徘徊已变成淡定从容。

敬畏人生的十年

地震冲击波,从震中汶川向外扩散,重灾县区扩至44个、1061个乡镇,直接受灾人数1000多万。

十年前,都江堰是成都距离震中汶川最近的一个市区,那里便成了疏散灾民的第一站。

2008年5月14日中午2时许,余庆云一行11个人从汶川死里逃生,徒步到达都江堰紫坪铺镇。

余庆云家住汶川龙池镇南岳村3组,遇见《华夏时报》记者时,他正带着一家三口前往都江堰。一路上,他的妻子左手拉着侄儿,右手挽着侄女,筋疲力尽,气喘吁吁。

最快要走7个多小时的路程,才能从汶川走到都江堰紫坪铺镇。据官方统计,从2008年5月13日到14日下午,大约5000多人从映秀镇、漩口镇、龙池镇、虹口乡等地出发,一步一步走到紫坪铺镇。

北川县6名副县长中,3人遇难,3人失踪;县医院的160名医护人员,仅存4人;县级机关幼儿园的孩子还压垮塌的房屋里;一中学的1000多名师生仍埋在废墟下……

从废墟里爬出来的北川民政局长王洪发奔跑着,见人就救,用手从废墟里刨出10条生命,而他在地震中却失去包括儿子、岳父在内的共15位亲人。

地震时,北川中学教学楼出现垮塌,全校遇难师生共781人。北川中学2007级高一(2)班共69名学生,幸存者仅16人。17岁的郑海洋身处废墟夹缝中超过22小时,在被救出的那一刻,因摆出一个“胜利”的手势,被媒体称为“夹缝男孩”。

郑海洋在其《废墟下的22个小时》一文中写道,“曾经以为,17岁,我会在北川中学的废墟下失去生命,而后,现在,我坐在轮椅上,用以前从来不可想象的方式,感受这个世界……”

去年3月,郑海洋筹资50万创立了“假先生”APP,为患者提供线上诊断和康复方案。

“可能十年对每一个经历过汶川大地震的人都有特定意义。当我们这一代幸存的90后不可避免地被拿来与同龄人比较时,至少我也想证明自身的可能性。”

十年间,长大的孩子一拨接着一拨,有人参军,有人读大学,有人打工,时间似乎可以带走一切,却带不走人们的记忆。

难忘大营救

从汶川地震那一刻开始,13亿中国人的心都向着一个地方——汶川。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凝聚起一股巨大的力量,向着北纬31度、东经103.4度挺进。

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第一时间飞抵灾区指挥救灾,国家迅速启动一级预案,14万官兵、数以万计的医护人员、新闻记者、灾区亲人、志愿者等,从四面八方向汶川集结,争抢一分一秒,多救一个同胞。

开山开路、空运水运、徒步奔袭,无论有多大的艰难,救援力量都以最快的速度向震中靠拢……水陆空三军突进,地震后第33个小时,先头救援分队抵达汶川县城。

2008年5月15日12时,从理县至汶川的公路已推进到距汶川县城30公里处,此时距离72小时“黄金救援时间”所剩无几。5月15日13时30分,还有10公里;17时,8公里;19时,最后2公里。黄金72小时已过,最先突破的汶川县映秀镇仍只有一台铲车。21时,西线从理县进入汶川的道路被打通,救灾物资和车辆排队直抵汶川县城。此时距离地震已过去79个小时。第79个小时,通往汶川的公路终于被打通,大型机械和大批物资源源不断被送进了汶川。

地震发生后,没有哭泣,没有失魂落魄,只有救人、救人、再救人……

在都江堰,中医院一幢住院楼被夷为平地。“住院部大楼塌陷,约200名病人和医护人员被压在废墟下。”一位患者家属告诉记者,地震发生后不到半小时,当地政府部门和消防人员就赶赴中医院展开营救。

在医院大门右侧,10余辆救护车百余名医护人员在现场救治和转运伤者,数十名官兵轮番上阵,连续奋战。

5月16日14时28分,距离大地震已整整96个小时,汶川受灾的所有乡镇已全部有救援人员。到5月16日18时确认,汶川地震已造成21500人死亡,遇难人数5万人以上,但此时余震还在继续,救援仍未停息。“一线希望,百倍努力”!搜救生命时间长达19天,最终抢救出83988人。记者在多个现场看到,在大灾难面前,所有的人都在为营救行动出工出力,可歌可泣。

砥砺奋进铸辉煌

今年是“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10周年。今年“五一”期间,《华夏时报》记者返回青川、绵阳等灾区走访,最漂亮的是民居,最坚固的是学校,最现代的是医院,最满意的是群众。

这十年,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和特殊支持,为灾区夺取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提供了强有力保证。

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第一时间作出重要指示,迅速启动国家救灾一级响应,组织各方面力量投入灾区,72小时内调集14.6万陆海空和武警部队官兵驰援灾区,最大限度挽救了受灾群众生命,降低了灾害损失。

转入重建阶段,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举全国之力支持重建,18个对口支援兄弟省(市)迅即组织力量参与恢复重建,与灾区群众一道奋力拼搏、攻坚克难。

记者注意到,在这个特殊时刻来临之际,四川省委书记彭清华在香港《紫荆》杂志5月刊上发表题为《大灾更显同胞大爱 紫荆盛开巴蜀大地——写在“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10周年之际》的署名文章,感谢香港各界对汶川地震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的无私援助和巨大支持。

比如,省道303映秀至卧龙段是通往卧龙保护区的生命线。地震发生后,整条道路被山体掩埋,短短45公里沿途就有50余处山洪地质灾害隐患点,重建十分艰巨。2016年10月道路全线通车,标志着香港190个援建项目顺利完成,为历时8年的灾区援建画上了圆满句号。

党的十八大以来,汶川地震灾区全面进入发展振兴奔小康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十分牵挂灾区发展,2013年、2017年两次到四川视察。今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四川,专门到汶川震中映秀镇看望慰问灾区群众,强调要在推动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等方面继续发力。

如今,四川地震灾区实现了浴火重生、凤凰涅槃,家家有房住、户户有就业、人人有保障、设施有提高、经济有发展、生态有改善。这十年,四川地震灾区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2017年39个重灾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827亿元,是震前的3.2倍,灾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0,278元和14,092元,是震前的2.8倍和3.7倍。

责任编辑:李明徽;主编:陈岩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