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1806120552266SrSU8QtcG.jpg

信托业的风险仍然不容忽视

冉学东 2018-6-12 05:49:54

冉学东

信托业的狂飙突进终于在2018年前四个月画上了句号,相关监管机构近日撰文称:信托业防风险、治乱象效果初显,行业转型发展势头良好。

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4月末,全行业信托资产余额25.41万亿元,比年初减少8334.59亿元,降幅3.18%;同比增速比年初下降16.09个百分点。其中,事务管理类信托资产余额14.97万亿元,比年初减少6719.65亿元,同比增速比年初大幅下降28.7个百分点。其次,银信类业务实收信托余额11.66万亿元,比年初减少5619.08亿元,降幅4.6%;同比增速比年初下降21.25个百分点。银行表内资金和理财资金利用信托通道嵌套投资其他资管产品规模合计减少超过2200亿元。

于此同时,2018年1季度,信托业实现信托业务收入182.0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5.85亿元;实现净利润129.3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9.85亿元。整个信托行业的盈利相当惊人,这点笔者不认为是成绩,这个受益的实现首先是因为此前的基数相当惊人,一个原因是市场收益率飙升。

在一季度发行的1453只产品中,296只信托产品公布了预期收益率,其中,最高的为10.2%,最低的为4.3%,平均预期收益率约为7.29%,环比增加0.2个百分点,同比增加1.04个百分点。

到了5月份,集合信托产品收益率普遍突破8%,环比涨幅最高达1个百分点,收益率超过10%的产品也不在少数。

另一个原因是,房地产信托业务再次猛涨,今年前三月房地产领域集合信托产品成立480款,仅一月的成立数量几乎就与2017年前三月数量相当;成立规模966.29亿元,同比增长约90%,占同期成立的所有信托产品规模的34.77%。

房地产业务本来就是信托业扩张的主要通道。房地产信托业务表面上看,似乎是主动管理业务,但其实跟通道业务有异曲同工之妙。信托业最近几年的狂飙突进就跟房地产调控政策的不持续稳定有关,长时期对银行房贷的限制給信托业的扩张提供了难得的窗口,而房地产公司由于不能顺利从市场筹到资金,导致其在市场上筹资困难,只能高价从信托公司那里拿资金,这其实是代替了银行的融资功能,这是信托业扩张的基础,今年一季度信托业的扩张也是同样的逻辑。

信托业的规模在压缩,同时收益率却在抬升,其实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因为规模压缩意味着此前通过发新债还旧债的模式难以为继,许多产品面临违约风险,而另一方面,高企的收益率却增加了还债成本。

当然,收益率上升主要原因是整个市场利率上行,但是信托业作为一个服务于实体经济的行业,其收入上涨,事实上是实体经济的受益下降,而这也是中国金融业最为诟病的事情之一。

信托业规模近几年狂飙突进,形成了庞大的基数,即使是在去年整个金融体系进行去杠杆去通道,降低融资成本的形势下,其规模仍然是大跃进式的飙升,尤其是通道业务增速惊人。

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68家信托公司管理的信托资产同比增长29.81%,总规模达26.25万亿元,平均每家信托公司为3859.60亿元。其中,主动管理型信托资产规模为7.84万亿元,同比增加9799.98亿元;被动管理型信托资产规模为18.44万亿元,同比增加5.05万亿元。

另外,从结构来看,在占总信托资产的比重上,主动管理和被动管理呈“三七开”的局面。主动管理型信托资产占比29.82%,约为三成;被动管理型信托资产占比70.18%,约七成。其中,被动管理型信托资产占整体信托资产的比例在2017年有所扩大。2016年底,这个数字是66.13%,2017年底与之相比上升逾4个百分点。

也就是如果信托公司未来严格去通道,则信托公司的规模只留下三成。

今年前四月信托业规模的缩减显然与监管层去年年末痛下决心进行整治有关,相关负责人内部进行严厉警告,去年12月26日,国内最大的信托公司之一的中信信托突然向中国银监会信托部和北京银监局出具一份自律承诺函公开发表决心书,可见监管层面面临的压力和决心。

信托业庞大规模的基数是如何抬高的,不能不说与此前的监管体制有关系,金融监管分割,导致了严重的监管套利和监管竞争,监管者成了婆婆,与监管的根本理念发生了严重偏离,导致信托业杠杆极具放大,蕴含了较高的风险。

尤其是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恶性循环,凡是守规矩的,风险控制好的公司,发展速度会降下来,而那些胆子大,把风险置若罔闻的投资机构,在这轮大泡沫中扩大了规模,赚了钱,把风险抛给了全社会。

这是监管层必须认清的,也是目前该行业的严峻现实。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