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181014162324q9j4VEBq7r.JPG

许家成:智障人士就业率过低,“支持性就业模式”打造融合就业环境

王晓慧 2018-10-14 16:20:35

本报记者 王晓慧 北京报道

有这样一类发育障碍性疾病,每42个男孩以及每189个女孩中就有一位,中国患者大约超过1000万,其中,0-14岁的患儿超过200万,它就是自闭症。

“对于自闭症儿童而言,最重要的就是早发现、早干预,为此,学龄前儿童的康复训练尤其重要,其中需要强调的是,家长不要把自己的孩子视为有病的孩子,一定要让他到一个平常的环境中去接受教育和生活。比如上幼儿园,自闭症儿童可以通过和其他小朋友的互动打通社交障碍,同时改善自闭症孩子的刻板行为。”10月13日,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副理事长、中国教育学会特殊教育分会秘书长许家成在“2018国际发展性障碍儿童融合教育与辅具应用论坛”上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学龄前阶段的自闭症儿童最好还是以普通的学前教育为主,同时增加一些社交功能的训练和康复,尤其是针对刻板行为进行行为功能的分析和行为支持。

据记者了解,刻板行为是一种低水平的重复行为,广泛存在与自闭症儿童当中,比如,不断摆弄手指, 不断打自己的脑袋, 不断摇晃身体等,这些行为不仅严重影响儿童的教育训练,而且可能危及儿童的身体健康。

推进自闭症儿童“随班就读”

激发特自闭症儿童最大潜力,给予其平等参与社会的幸福权利,度过了康复训练的自闭症儿童也必将走进普校开展融合教育。

融合教育就是实现自闭症儿童的“随班就读”,是自闭症儿童被社会接纳、融入社会的最佳途径,它们与其他儿童一样,具有享受教育、接受教育的正当权利。不过目前,我国自闭症儿童接受教育的情况不是非常乐观。

曾发生在深圳的一自闭症儿童被19名家长联名“赶出”学校的新闻曾引发了社会各界对特殊儿童教育问题的广泛关注。面对数量庞大的适龄自闭症儿童,能够接收并接纳自闭症儿童的学校却屈指可数,即使康复训练后具备正常儿童基本生活和学习功能后进入普通小学,也因为自闭症儿童与正常儿童的异常被学校劝退,乃至被其他家长联名要求退学的极端行为屡见不鲜。

“自闭症的孩子已经非常不幸,我们也非常希望他们可以得到更好的教育,但是,一个30多人的班级,一般只配备一名班主任和生活老师,如果班里有一个自闭症的孩子,几乎需要专门占用一个老师的精力,甚至,有些自闭症孩子的课桌就安置在老师的讲台下面,旨为可以一边讲课,一边顾忌到这个孩子,但是,依然会经常因为这个孩子的某些反常举动而影响整个班的教学秩序。”一班主任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称。

可是,这是自闭症孩子本身的问题吗?这又是学校的问题吗?

“让自闭症儿童进入义务教育系统是个最大的问题,不过,通过我们的观察发现,并非是自闭症儿童影响了普通的孩子,反过来,这些特殊孩子的融入对普通孩子也是一个很好的教育,他们学会了包容、互助。”许家成表示,教育融合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目前,中国残联也在通过在校内安排特教老师以及相应的心理老师等办法,来缓解自闭症儿童进入融合教育过程中带来的阻碍。

《中国自闭症儿童发展状况报告》指出,融合教育是自闭症儿童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普教和特教的有机结合是融合教育的本质特征。“随班就读”是我国对残疾人实施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应以教育行政部门为主导、普通学校为主导、普通学校为支撑。同时建议,要向普通学校的教师给予特殊教育知识和技术支持,以及特殊教育师资力量的提供。

“支持性就业模式”打造融合就业环境

与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问题同样重要并且形势同样严峻的,是大龄孤独症患者的就业问题。

在我国,自闭症人士及其家庭越来越被社会关注,社会保障和康复救助工作也在逐步完善。但康复、教育、就业、安置和社会保障等几个重要环节中,目前主要资源和力量集中在0—6岁的抢救性康复,融合教育正在起步,而就业和安置方面则相当薄弱,现实需求与社会服务供给之间的矛盾相当突出。

虽然近年来对于自闭症的曝光度与知识普及程度不断加深,大众对于孤独症也抱有越来越包容的态度,然而在就业方面对于自闭症人士的接纳,尤其是对于中低功能自闭症患者的接纳还存在很大的问题。

中国的残疾人整体就业率是43%,但智障人士的就业率低于10%,这是一个非常严峻的课题。

据记者了解,接纳自闭症患者的岗位大都是图书馆图书整理、面包房和西点制作工、工厂配件组装、超市货物整理等岗位。

“每一个自闭症人士都可以进入普通的单位去工作,他们有很大的潜力没有被挖掘,比如,国家会议中心的清洁卫生岗位,它有一定的工作步骤,把步骤分解后教给自闭症人士,她打扫后的清洁程度依然可以达到正常标准。”许家成表示,今年,中国残联在全力推广支持性就业,培训相应的就业辅导员,此前这个领域几乎是个空白,仅有部分民间组织在做。

据记者了解,“支持性就业”是残疾人(主要是智障人)的一种新就业模式。这是由就业辅导员在竞争性工作场所为残疾人持续提供训练,以增进他们的工作能力及与同事的互动,当残疾人的表现符合工作场所的要求后,就业辅导员逐渐退出工作现场,改为追踪的方式提供服务。

该项目是以智力、精神残疾人为主要对象,以扶持其在劳动力市场实现就业为目的,扶持建设残疾人就业辅导员培训专业机构(基地),培训2500名就业辅导员,以便帮助更多的残疾人实现支持性就业。

同时,在企业安置残疾人就业方面,许家成表示,此前,主要涉及和安置的是聋人等方面的残疾人,如今自闭症人士也将被纳入其中。

据记者了解,大部分行政区域内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不少于本单位在职职工总数1.7%的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达不到上述规定比例的,应当缴纳保障金。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陈岩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