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190106082236sTgcTmjuA2.JPG

学听跟 | 成都市郫都区战旗村:乡村振兴战略的小样本

王晓慧 2019-1-6 08:19:45

本报记者 王晓慧 成都摄影报道

2018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全国针对乡村振兴进行了部署。2019年则要对各地进行试点总结,然后在各个方面有序展开。其中,乡村旅游作为乡村振兴的新动力、新模式和新途径,在四川得到了很好的实践与发展。

1月4日,中国残联“四川走基层”采访组走进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唐昌镇的战旗村,这是一个因率先推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农业产业化而得以致富的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一个样本。

“战旗村的优势是离成都市区比较近,而劣势同样是离市区比较近,前不依山、后不傍水,旅游资源并不是很好,为此,多年来,我们都是在通过探索本地的特色来发展乡村旅游。”1月4日,一当地残联的工作人员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就在2018年的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还来到了战旗村考察,这让战旗村村民们备受鼓舞。

据记者了解,经过多年的发展,战旗村村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26053元,高出郫都区平均水平1993元,生活越来越富裕,日子也越来越安逸。

实现农商文旅融合发展

据记者了解,战旗村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唐昌镇,全村面积2.0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930亩,辖9个村民小组,529户、1704人。地处横山脚下、柏条河畔,郫都区、都江堰市、彭州市三区市交界处,属成都平原腹心。

同时,景区处于成都半小时经济圈内,距成都市区25公里,距成都双流国际机场45公里,紧邻成灌高速公路、成灌快铁、国道317线、温郫彭快速通道,且沙西线贯通全境,距成灌高速安德出口10公里,成灌快铁安德站10公里,具有方便快捷的交通优势。

战旗村主要以乡村振兴发展成果为主要特色,依靠花卉、都市现代农业、生态人文、非遗作坊等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年接待游客60余万人次。在发展历程中,战旗村曾获得“国家级生态村”、“全国文明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四川省乡村旅游精品村寨”等殊荣。

记者一行走进战旗村发现,由战旗村自主建设的“乡村十八坊”里面商铺林立。十八坊保留了川西民居的风格,灰瓦白墙,石子路,沿路还布置了鸡公车等农用工具。街道两旁,榨油坊、酱油坊、布鞋坊、竹编坊、郫县豆瓣坊……有序分布,一家接着一家,令人应接不暇。

从自十八坊往里走不远,就看到了现年61岁的唐昌布鞋传承人赖淑芳和她的布鞋坊,她正笑呵呵地招呼着客人。

“我们是生产、销售、互动于一体,更重要的是让大家能够知道制作过程,了解这小小的一双布鞋背后的传统文化。”赖淑芳指着一排黑色白底的布鞋表示,这是习总书记同款,总书记自己掏钱买下的。

2018年的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战旗村考察时对乡亲们说,“在实现了温饱、实现了全面小康以后,我们还要继续振兴乡村。”

据记者了解,唐昌布鞋属于川西毛边布鞋的一种,脱胎于明朝时期的包边千层底布鞋,需要经过32道工序方能完工。2000年,赖淑芳和自己的两个姊妹凑了4000元买了两台纳鞋底的缝纫机,成立了“唐昌布鞋店”。

如今,制鞋团队不光解决了很多当地人的就业问题,同样解决了大部分残疾人就业。

战旗村“人人耘”种养平台.JPG

除了一些传统的产业,近年来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在改变消费方式的同时,倒逼着农村经济转型升级,战旗村又一次抓住机遇,搭上“互联网”的便车。比如,2017年11月,战旗村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与“京东云创”、“猪八戒网”、“天下星农”等知名品牌营销公司合作,搭建“人人耘”种养平台,实现农特产品“买进全川、卖出全球”精准营销。

一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通过这个平台,城里人还可在农场中认领菜地,并通过手机APP实时关注蔬菜生长。

如今,该平台的注册人数已达5万多人,销售总额达2500多万元。

释放村集体经济红利

除了从产业入手,战旗村还引入现代企业制度,释放村集体经济红利,走共同富裕道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战旗村坚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按照上级部署,深入实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耕地保护补偿制度、农地流转履约保证保险制度、集体资产股份制、农村产权交易等“五项改革”,敲响全省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第一槌”,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实现资本下乡、人才进村、市场主体再造。

比如,优化生产体系,按照建基地、创品牌、搞加工的思路,做强做优绿色产品品牌,建成绿色有机蔬菜种植基地800余亩。优化经营体系,组建2个蔬菜专业合作社,引入京东云创平台、“人人耘”智慧农业,培育省市著名商标品牌3个。优化产业体系,引进培育榕珍菌业、满江红等16家企业,延伸产加销链条。

战旗村的酱油作坊.JPG

据记者了解,郫都区战旗村在全市率先推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2015年开始,战旗村盘活集体经济,推动集体经济发展的市场化、专业化。农民脚下的土地开始释放出改革的红利。战旗村创新成立了战旗集体资产管理公司作为市场主体,将集体经济股份量化并分配给每一个村民,让资源变成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在战旗村,有着成都“小普罗旺斯”之称的“妈妈农庄”是四川第一家规模化熏衣草种植基地,是“一三联动、以旅助农”的典型代表。

经过多年的发展,2017年,战旗村集体资产达4600万元,集体经济收入462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053元,高出全区平均水平1993元。

从40年前农民吃不饱,到现在注重健康养生;从住没有墙壁的茅草屋,到现在家家户户住“联排别墅”;从1978年创办12家村办集体企业,到2017年实现集体资产4600万元……这个面积仅2.06平方公里的小村落浓缩了我国农村改革的壮阔历史。

同时,先天的资源禀赋,加上战旗人不畏艰难的改革精神,在战旗村掀起了返乡创业和人才资本进村下乡热潮,引导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创业,从而做到“赚钱和照顾家庭两不误”,让村民初步走出了一条从“打工经济”向“创业经济”转型的乡村振兴战旗路径,这其中,有69名残疾人村民从中获益。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陈岩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