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1902142147597RQT3S902U.jpeg

最新一轮中美贸易谈判可能的结果是什么

商灏 2019-2-14 21:48:33

商灏

中美经贸谈判可望有好消息?

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财政部长姆努钦一行13日到达北京,并于14日与中方开始最新一轮高级别贸易磋商谈判,目的是在美方规定的3月1日最后期限之前达成协议,从而缓和持续近一年的贸易冲突。

据新华社报道,今天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与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财政部长姆努钦共同主持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开幕式。本轮高级别磋商今明两天在北京举行,目前磋商情况如何?从会场传出的照片看,现场气氛似乎不错,也符合之前各方对期望。

中美最近都频频释出正面讯号,表明双方都对这轮谈判抱有希望,都期待缓和贸易战。白宫方面,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哈西特说,白宫十分期待本周会晤能取得成果,让中美贸易冲突和解的曙光初露。而特朗普总统对“习特会”的最新态度,也是仍希望与习近平主席在近期会面,外界将其解读为对中美贸易冲突趋于缓和的示好。

那么,本轮谈判将会有什么结果?可能会达成一个怎样的协议?社科院学部委员、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张宇燕回应本报记者提问时说,估计可以谈成一个双方都接受的协议。

这当然是一个双方都相对满意的结果。但如何实现这个结果?除此之外,还可能有什么结果?

外界关注的首要焦点问题是,这次主谈什么?据外媒引述哈西特的话说,美方已把所有的问题摆上桌面,包括知识产权窃取、强制技术转让等。另一焦点问题在于,3月1日已经不远。按原先协议,如果到期中美双方尚未达成协议,美方将把约2000亿美元规模的中国大陆出口至美商品关税调高至25%。由此可见本次谈判之重要。

同时我们也明白当下各种看似混乱的信息,比如白宫一方面说,特朗普政府对双方谈判正取得进展感到高兴,但重申3月1日是达成协议的“真正期限”;另一方面又私下承认3月1日的中美贸易休战期限可能延长。比如在这表象背后,美国不断对华为的打压,以及美舰近日驶进中国南海海域的举动,其实都传达出美方释放善意和施压并存的谈判路数。

而在本轮北京谈判展开之前,纽约时报引述白宫消息人士称,莱特希泽及姆努钦此行的首要任务是要确保若中方不履行义务,美方具有相关措施,保证中美达成的协议能有效落实。并指美方谈判代表认为,中方曾有多次不兑现承诺的“前科”,因此协议中应包含某种机制,如果中方不遵守,便可迅速征收中国商品更高的关税。中方已经就此类指责多次反驳美方,所以该报道认为谈判正面临巨大障碍,包括如何落实中国早前的所谓承诺,以及中方会否在保护知识产权、停止强制转移外国技术等层面加强合作。就此而言,达成全面协议或不太可能。所以,国际政治学者庞中英接受本报提问时表示,如果谈的好,但谈不完,则延长时间谈,加时;如果谈的不好,有可能在3月1日前再努力一次。

正在英国访问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研究部主任崔凡通过微信回答本报记者提问说,他觉得应该会达成一个协议,有很多美方的诉求中国一直都在改。而中方在互联网领域能开放到什么程度,他对此比较好奇。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张茉楠接受本报提问时直言:这种一方出卷,一方答题,已经失去了双边的意义,即便达成了协议,也解决不了中美贸易之间的结构性问题。只不过美方不想打贸易战了,因为特朗普认为他们占了上风,短期内想要的利益估计会得到,长期的中国体制性问题,他们也知道难以通过协定达成。

综上所述,外界认为本次中美贸易谈判,有两种可能的结果。

第一种结果,达成阶段性协议。

从中美双方对前一阶段的谈判进展所表明的态度来看,很可能会在中美首脑本月下旬再度会晤前达成阶段性协议。

中方将贸易谈判大致分三方面问题:贸易、结构性问题和执行机制。贸易方面,很容易显现成果——中方已明确表示会增购五百万吨美国大豆。执行机制方面,对于美方提出以核查机制监督中国落实协议,中方提出“建立有效双向实施机制的框架和基本要点”,与美方形成原则共识,这是中方的一种让步姿态。

但在涉及中国政府对国企补贴的所谓结构问题方面,中美之间的分歧显然不易化解。因此,中美短期内很难达成全面协议,以一个阶段性协议代替之,则较为理性而可行。

目前,中方已承诺分阶段大幅增购美国农产品、保护美国企业知识产权、不强逼技术转移,并在落实协议的机制方面与美方有了协调,所作让步规模之大,已值得特朗普向支持他的选民炫耀成就,值得美方进行阶段性收割,以此促美经济稳重及股市突破困局。

第二种结果,谈判延期。

美国人的谈判团队或许已经意识到,要中国人按照美国要求进行结构性改革,难乎其难。而且他们很可能再次误判了中国人,以为中国人的让步是在发出求饶信号。而当涉及到一个个具体问题的时候,将更显出美国人的想法有些简单。这很容易导致双方最终谈不拢。既然中国人在所谓结构性问题上不可能轻易让步和屈服,则完成交易只能美方让步,如果美方不甘心让步,就很可能形成僵局。如果特朗普以为他可以兑现诺言,可以在达不成协议后对中国商品如期征税,必然意味着双方翻脸。而翻脸之后的结果,对于谋求连任的特朗普来说,应是难以承受之重。所以,谈判可能延期,特朗普的强硬姿态随之有所放软,中美谈判期待在下一次取得一致。

还有分析认为,本轮谈判美方特别关注的“结构性问题”,其实是个比较模糊、可大可小的问题。

结构性问题涉及中国基本的经济和政治体制问题,美方若强硬要求中方按其标准进行结构性改革,必然触碰敏感政治体制问题,从而很有可能使谈判陷入僵局。

而美方如果看到中国的一系列努力,比如通过立法和加强执法等举措,取消强制性技术转让,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打击网络盗窃;通过改革让国企等各类企业行为更加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健全法治环境等,认可这些都可作为目标,成为真正解决中美结构性问题的一部分,则双方达成协议的概率必然大幅升高。

据法新社报道,特朗普5日在国会发表他的第二次国情咨文演讲,强调两国贸易新协议必须包含“真正的结构性改变,以结束不公平贸易行为”。可见双方能否在这一核心问题上拉近距离仍充满未知。

除此障碍之外,双方当然还需努力建立基本信任。美方担心中方有可能不遵守达成的协议,中方也担心美方缺乏诚信,担心美方即使达成协议又很快变卦,导致贸易冲突加剧。

本轮磋商毫无疑问是近一年中美博弈你来我往中最重要的一次。双方都很重视,也都压力不小,都希望取得突破。而合作是最好选项,对双方的智慧、谋略、魄力、诚信,都是一次很重要的考验。

据外媒转引消息人士透露,习近平本周五将同时会见莱特希泽和姆努钦。分析人士认为,如果以上安排确定下来,将给这世界两大经济体解决贸易争端带来乐观与友善的信号。

中美今明在北京举行的贸易谈判能否达成协议,并在可能将要进行的习特会上最后确定?这个问题或许要到明晚方可知分晓。我们且耐心等待。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商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