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190215112741KSGPGU72jl.png

挪用59亿元操控“丙类户”牟利6300万 河北省农信社资金营运中心老总的另类炼金术

王仲琦 冯樱子 2019-2-15 11:27:08

本报记者 王仲琦 冯樱子 北京报道

虽然时间已经过去6年,但2013年那场“债市打黑”风暴仍然让人记忆犹新,多位曾经在债市呼风唤雨的大佬纷纷落马。时任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下称河北省农信社)资金营运中心总经理、后任主任助理的张亚东,也在这一轮风暴中锒铛入狱。

当时落马的金融机构高管多以操控“丙类户”进行对敲、代持、内幕交易、利益输送来谋取利益。所谓“丙类户”,简单地说就是由一般公司(非金融机构法人)开设的账户。而张亚东、资金营运中心交易员毕立辉与刘晓静等人合谋,就是采取代持操控债券、开立“丙类户”余利分赃的方法从债券市场谋取利益的。

这起多年前的案件经过经一审、二审和省检察院抗诉再审,历时三次审理后终于尘埃落定。日前,中国裁判文书网披露的吉林省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事裁定书显示,张亚东直接动用河北农信社资金59.68亿元,分得非法利益人民币2354.2万元。毕立辉总计分得非法利益人民币1166.61万元;刘晓静分得非法利益人民币2606.9万元。张亚东、毕立辉和刘晓静因犯挪用资金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5年和5年,并收缴三人违法所得,上缴国库。

这起案件的发生,暴露出河北省农信社在风控方面哪些问题?河北省农信社是否有领导受到处分?就上述问题,河北省农信社办公室相关人士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己在农信社工作时间比较短,对这件事不清楚。”随后,本报记者给河北省农信社发去了采访函,但截至发稿时为止,记者没有收到河北省农信社的回复。

一年非法牟利6300万元

2006年,刘晓静通过朋友介绍,认识了张亚东和毕立辉,三个人相互配合、分工合作,在债券市场兴风作浪。张亚东利用债券买卖审批的职务便利,毕立辉利用选择债券名称、交易对手、交易类别、磋商交易价格、磋商交易时间的职务便利,动用河北农信社资金买入债券,控制债券交易;通过刘晓静开设的丙类帐户,采取委托代理银行垫资、委托代理银行代为债券买卖的手段,购入预先设定的债券,再以高于买入的价格向河北农信社及其他金融机构卖出债券,获取扣除委托银行代理费后的债券交易差价。

刘晓静和毕立辉认识后,经常一起聊聊股票和投资。2008年年初,债券市场“丙类户”非常活跃,由于丙类户公司可以不出资,当天通过代理银行垫资进行交易赚取差价,无异于是空手套白狼,于是二人决定在债券市场挣点“零花钱”。刘晓静和毕立辉商量决定,由刘晓静成立丙类户公司参与债券交易,由毕立辉利用工作之便从市场上找有差价的券,然后把债券卖到刘晓静控制的丙类户公司,然后当天在市场上卖出,挣了钱二人平分。

随后,刘晓静注册成立了江阴楠楠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江阴楠楠”)。按照毕立辉的指令买卖债券,毕立辉帮刘晓静在市场上找券,再联系好买卖家,然后刘晓静按照毕立辉的指令填写好交易单传真到“丙类户”的开户行,一买一卖这个交易就完成了。刘晓静说:“我和毕立辉当时做的非常小,盈利好像就几千或者1万、2万元。”

经过最初的试水后,2008年下半年,毕立辉找到时任河北省农信社资金营运中心总经理张亚东说,现在债券市场有赚钱机会,没有法律约束和政策规定禁止通过“丙类户”赚差价。没过多久,刘晓静接到张亚东的电话,说他手里有一些债券升值了,问刘晓静能不能通过丙类户公司把升值收益转出来。最终刘晓静和张亚东达成一致,债券收益转出来后,刘晓静留下10%的资金交税费,余下的部分刘晓静和张亚东平分。张亚东负责把控具体的操作,然后由毕立辉通知刘晓静买卖时间,刘晓静根据指令以“江阴楠楠”等3家公司进行债券交易。

至此,张亚东、毕立辉和刘晓静三人结成利益联盟,通过“丙类户”进行债券买卖等系列复杂交易。2008年3月至2009年6月期间,以“代持”等多种名义购买债券,采用直接或间接等多种方式进行51组债券交易。经司法会计鉴定,其中46组直接动用河北省农信社资金55.78亿元,另外5组通过银行先行出资购券,再向河北省农信社质押融资的方式动用河北农信社资金7.22亿元,张亚东、毕立辉、刘晓静三人总计非法获利人民币6345.86万元。其中,张亚东共参与其中49组债券交易,涉及直接动用河北农信社资金59.68亿元,分得非法利益人民币2354.2万元。毕立辉参与上述51组债券交易,总计分得非法利益1166.61万元;刘晓静参与上述51组债券交易,总计分得非法利益2606.9万元。

虚构理财协议规避审计

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张亚东等三人赚得盆满钵满。但好景不长,随着相关部门对债券市场加强监管力度,“丙类户”成了清理整顿的重灾区。一场通过“丙类户”在债券市场疯狂敛财的盛宴终于散席,张亚东等人也不得不收手了。

张亚东跟毕立辉说:“挣的钱用于委托投资理财,以后根据政策情况再定。”张亚东将700多万投资到一家房地产公司,收取12%的年息,使用期为三年。1000万元投资到海航信托理财项目,还有500多万投资股票,整体上盈利200多万元。

为了规避法律风险,毕立辉也为赃款层层设置“防火墙”,希望将这笔钱“洗白”。毕立辉以亲属的名义让刘晓静开立了3个股票账户。拿到账户后,毕立辉还是不放心,担心刘晓静直接往里面汇钱容易被发现,便想自己先往里边打入一部分钱,等刘晓静将钱转进账户以后就混到一起炒股,以后再把钱转回来。为了掩盖刘晓静给钱的事实,毕立辉借了约700万元打入股票账户,之后刘晓静陆续把分给毕立辉的赃款转进这三个人的账户。

据毕立辉说:“后来我又担心我的钱和刘晓静给的钱混在一起说不清,就想逐步把我投入的钱撤出来,刘晓静给我的钱就放到股票账户上,以后一旦出事,我就退给刘晓静。”2012年4月到2012年10月,毕立辉分两次将投入的股票账户的钱转出,后来用这些钱购买了基金。

2012年年末,国家审计署开始审计以后,张亚东和毕立辉为了规避法律责任,先后和刘晓静签订假的委托理财协议,通过邮寄的方式由双方签字,各留一份,企图将赃款洗白。后来毕立辉觉得签个假的委托理财协议有点自欺欺人,便将委托理财协议撕了。

虽然二人小心翼翼掩盖犯罪事实,但此时已经没有了挣钱的喜悦,手中的赃款仿佛成了烫手的山芋。审计署调查后,张亚东给刘晓静退回200万元,并和刘晓静商量,等投资出去的钱到期后,将把2000多万元资金退还给刘晓静。而毕立辉干脆把以3名亲属开立的股票账户的股东卡寄给刘晓静,让她把里边的钱全部转走。

2013年,债市“打黑”风暴袭来,张亚东等人的违法行为“露馅”了。来自河北省公安厅经济犯罪侦查总队(下称经侦总队)一份情况说明显示,2013年5月3日,经侦总队根据公安部经侦局指令,配合抓捕张亚东。经侦总队在抓捕过程中,发现张亚东正在云南昆明,经电话联系,张亚东在电话中表示,5月4日他乘坐昆明至石家庄的航班返回石家庄配合调查工作。但是5月4日经侦总队发现张亚东取消了昆明飞往石家庄的机票,却重新购买了昆明飞往成都的机票,为防止张亚东逃匿,公安部经侦局直接指挥四川省公安厅在成都将张亚东抓获。

2013年5月4日同一天,张亚东、毕立辉和刘晓静被刑事拘留,同年6月9日三人被逮捕。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