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190215225630d9SKwWms5r.jpg

关键的90天:从北京到华盛顿,中美贸易摩擦迎来转折点

徐芸茜 2019-2-15 22:50:39

本报记者 徐芸茜 北京报道

目前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中国和美国,正在努力通过谈判达成协议来解决贸易争端。

14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与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财政部长姆努钦共同主持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开幕式。本轮高级别磋商为期两天。在磋商的最后一天,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莱特希泽和姆努钦。

习近平指出,这两天,世界的目光聚焦在北京。双方团队的磋商又取得了重要阶段性进展。下周,双方还将在华盛顿见面,希望你们再接再厉,推动达成互利双赢的协议。

事实上,在本轮北京磋商开始之前,已经透出一些积极信号。

1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内阁会议开始时说,如果北京和华盛顿接近达成协议,他就可能给谈判更多时间。13日,他又在办公室对记者说,谈判“目前进展很顺利”。在中美磋商召开之际,特朗普的几番表态无疑释放出和解意图。

而市场也直接做出了“正面解读”。在特朗普发表愿意延长贸易磋商最后期限的言论后,美国股市12日迎来上涨,三大股指均获得本月迄今最大单日涨幅。道琼斯工业指数结束4日连跌,上涨1.5%;标普500指数上涨1.3%。13日,亚太股市也普遍上涨,而中国沪深股市在此前连续多个交易日上涨的情况下,13日再次大涨1.84%。

“事实上,中美双方都在向着达成最终协议的终点不断靠近,这一点很重要。”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中美问题专家刘博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中泰证券研究所高级经济学家杨畅则判断,中美贸易磋商大概率能达成最终协议。事实上,近期中国对美进口不断扩张,对美贸易顺差也在收窄。“协议一旦达成,对美进口将会大幅增加,贸易顺差收窄的同时,对国内一些产业也将产生一定的影响。”

磋商释放出的积极信号

15日,本轮中美经贸高级别北京磋商顺利结束。会后,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莱特希泽和姆努钦。

习近平指出,去年12月以来,两国经贸团队开展了密集和有益的磋商。中美两国谁也离不开谁,合则两利,斗则俱伤,合作是最好的选择。对于双方经贸分歧和摩擦问题,我们愿意采取合作的方式加以解决,推动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协议。当然,合作是有原则的。

距离3月1日的最终期限还有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如果届时双方不能达成协议,那么美国将把价值200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从10%上调至25%。贸易战持续下去,对于中美两国而言都将损失巨大,因此,双方谈判的时间也越来越紧迫。

据透露,这两天的中美磋商又取得了重要阶段性进展。接下来,双方还将在华盛顿见面,进一步推动达成互利双赢的协议。

半个月前,中美双方刚在华盛顿举行了高级别磋商。除了中国的进口扩大政策和市场开放外,还磋商了知识产权、技术转让等结构性问题。本次磋商能在多大程度上敲定具体举措成为焦点。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对本报记者表示,此次中美磋商大致上主要谈三大方面。第一是贸易不平衡问题,实际上,中国已经多次承诺大量进口美国农产品,因此这一点谈判难度不大;第二是结构性改革的问题,比如知识产权、强制转让技术等。目前中国越来越重视知识产权保护,而新的外资法也已明确规定,加强外商产权保护,不得强制转让技术。所以这一点也比较好谈;第三是执行机制的问题。谈判的难点可能在于补贴问题,对国有企业的支持,以及发展高端制造业等。

不过,当前利于中美谈判的条件正在不断汇集。此前,特朗普曾暗示他需要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晤后才能达成最终协议。虽然目前并未确定会晤时间,但白宫助手随后表示,总统仍希望尽快会面,以结束贸易战。

因此,据知情人士透露,本轮磋商双方都希望制定出一份框架协议,从而能在两国领导人峰会中最终达成协议。但峰会的日期尚未确定。

事实上,在14-15日北京磋商启动之际,美国商界正集体向特朗普施压。随着中美两国达成重要贸易协议的最后期限临近,一些担心谈判失败会对经济和市场造成影响的美国商界高层正推动双方作出妥协。

据媒体报道,黑石集团首席执行官Stephen A. Schwarzman是推动达成协议的重要人物之一。他一直在给特朗普及其高级顾问打电话,警告说如果不能达成协议,就将破坏经济、扰乱市场,而市场正期待美中两国结束经济争端。

此外,进一步向特朗普施压要求迅速结束贸易战的,还有深受关税重创的构成共和党关键阵营的农业州。美国农业部的数据显示,2018年,美国对华大豆出口减少98%,农民净收入下降20%左右。在贸易战开始之前,中国是美国农产品的最大进口国。由于贸易战,加拿大、阿根廷和巴西不仅取代了美国的对华农产品出口,而且证明了它们作为供应国的可靠性。

刘博对记者表示,目前中美磋商释放出了一些积极的信号,双方都意识到贸易战打下去对大家都不利,都希望达成协议。不过,在一些根本性问题上客观分歧依然存在,因此希望通过一份全面协议彻底解决中美之间的贸易纠纷不太现实。最好的情况是,对于现阶段难以谈妥的问题,双方能够达成继续谈下去的共识,只要能谈就是好的结果。

将改变贸易格局

据美国世界政治评论网站2月12日刊登文章称,自两国元首去年12月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同意暂停贸易战以来,双方已取得了一些进展。

根据美国贸易代表的最新调查报告,中国放宽了某些部门对外国投资的限制,包括银行、商用飞机、某些汽车和新的作物品种,除了小麦和玉米。最近,中国官员加快了一项新的外商投资法的通过进程,规定必须加强和完善保护外国知识产权,禁止合资伙伴强制技术转让。

就在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正在进行中时,海关总署公布了1月外贸数据。

在白明看来,中美贸易战的影响在1月份的外贸数据上终于得到了体现。海关数据显示,中美贸易总值为3158.2亿元,同比下降10.1%,占中国外贸总值的11.6%。其中,中国对美国出口2521.1亿元,同比增长1.9%;自美国进口637.1亿元,下降38.6%。

白明向本报记者表示,1月份中国自美国进口同比下降了38.6%,但是中国自欧盟进口则同比增长13.5%,欧盟市场与美国市场的相互替代性很高,都是高端制造业,因此,我们很多产品也可以从欧洲进口。

去年一年,尽管特朗普已经对部分商品增加关税以试图缩小这样的逆差,但中国的贸易顺差仍然在2018年达到了3230亿美元,创下2006年以来新高。

不过,海关数据显示,1月份对美贸易顺差录得272.99亿美元,较上月收窄了25.7亿美元。杨畅认为,当前中国对于扩大进口的政策意图还是很明显的,如果中美贸易谈判达成一致,那么进口还会进一步扩大,而中国对美贸易顺差将会进一步收窄。

事实上,中国已经在着手改变现有的贸易格局。习近平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商品展览会开幕式上宣布,中国未来15年进口的商品和服务总额将超过40万亿美元,其中商品和服务将分别超过30万亿美元和10万亿美元。

阿里巴巴集团执行副主席蔡崇信表示,如果中国政府按照承诺的那样在未来15年累计购买40万亿美元的商品,那么美国对中国之间的贸易逆差或将会被填平。他认为,尽管目前贸易战愈演愈烈,但是从长期来讲,即便没有额外的征税,中国的贸易逆差本身也会自动逆转。因为中国3亿中产阶层会持续不断地从包括美国在内的全球市场购买商品。

在中美双方贸易战停战的90天内,到目前为止,中国已购买了约500万吨2018年收割的美国大豆。根据美国农业部的数据,中国2017年预订了超过2300万吨美国大豆。此外,中国还新批准五项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涉及美国产大豆。此举可能拉抬美国对中国的粮食销售。

杨畅分析认为,下一步中国对美国进口的主要产品集中在大豆、肉制品等农产品,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产品,以及汽车和飞机等制成品上。这也将对国内的相关产业产生冲击。

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