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190517201906m0CTDkSF3s.png

高科技与大基建齐头并进 重大项目配套资金加快下达

杨仕省 2019-5-17 20:17:52

本报记者 杨仕省 北京报道

稳投资正在发力。

5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前4月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平稳增长。

《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到,自4月以来,从中央到地方都在督促稳投资快马加鞭,相关计划下达和重大项目开工进度明显加快。仅2019年一季度,全国超过20个省份开工重点项目达万余个,投资总额超过5万亿元。

进入4月,投资进一步提速。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1-4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55747亿元,同比增长6.1%,比上年全年加快0.2个百分点。其中第三产业投资增速提高了0.4%至7.9%,基础设施投资增长4.4%;铁路运输业投资增长12.3%,增速提高1.3%;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11.4%和15.5%,增速快于全部投资5.3%和9.4%。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刘学智指出,2019年以来大量基建项目出台,提前下达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地方债规模也大幅增加,拉动基建投资增速平稳增长。

重大项目快马加鞭

自今年4月底以来,稳投资的相关重大项目都在加快推进。

5月13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开始试飞,将在今年6月30日前竣工。同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为长三角区域发展按下快进键。

一系列重点项目也即将开工,其中以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先行。谋划了多年的渝昆高铁项目,官方预计今年7月动工建设,总投资1308.86亿元。

与此同时,4月底以来多地也在召开会议,密集部署全年重点项目建设计划。例如,5月6日湖北省召开全省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推进工作会,强调要进一步加强项目谋划。

稍早些,黑龙江省召开二季度扩大有效投资视频调度会;浙江省发改委近期也印发了2019年重点项目建设计划,共安排省重点建设项目810个,总投资26112亿元;江苏则计划在2018-2022年期间,在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城市轨道和城市快速路建设投资总规模力争突破一万亿元。

稳投资仍是当前稳经济的重要选择。5月15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未来投资在促进产业升级、补齐发展短板方面,仍然有很大的潜力。

而近期各地交通基建等重大项目投资密集开工,预计将在下半年助力经济增长。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也强调,未来需要抓重点、补短板,强化中西部地区通道建设,布局5G等新型基建,激发民间投资的积极性。

与此前不同,在今年重大项目投资中,高科技与大基建齐头并进。“5G技术开始进入商用领域,5G基础设施正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建设。”中国移动公司河北分公司一负责人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说,按照三大运营商规划,2019年在5G上的投资将遍及多个城市。

其中,基建投资依然是投资的重中之重。2019年年初中央就给出了全年大基建投资数目: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超过8000亿元;公路水路固定资产投资1.8万亿元;民航固定资产投资力争达到850亿元。

除了中央投资,记者查阅多个地方政府工作报告获悉,交通大基建方面各地都给出了自己的投资计划。

比如,山西省2019年计划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441亿元,浙江省计划综合交通建设投资2600亿元以上力争突破3000亿元,云南省预计基础设施投资2600亿元以上,山东省计划综合交通建设投资1622亿元,重庆计划重大基础设施投资1568亿元,而广东、贵州、广西三个地方交通运输基本建设计划完成投资均为1200亿元,湖北、河北两地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均为900亿元。但宁夏、辽宁两地的投资较少,两地交通计划投资仅为100亿元。

项目配套资金何来?

推进基建项目的同时,如何解决项目所需资金?

一般来说,基建投资资金来源主要有财政资金、政府债、企业债、地方融资平台贷款、民间投资等。

记者对比发现,今年明显加大了财政资金对基建投资的支持力度。在存量财政资金上,近几年财政存款余额逐渐上升,截至去年三季度末有5.18万亿元,比上一年新增1.06万亿元。这部分资金趴在存款账户上,成为基建投资可用资金,需要通过财税体制改革来盘活,把钱用在补短板上。

在财政赤字水平上,今年财政赤字率计划为2.6%,赤字额度为2.38万亿元,赤字额与上年度相当。2016、2017年财政赤字率都为3%,2018年有所下降, 2019年可考虑适当提升赤字率,增加的赤字额度重点用于“补短板”领域,支持基础设施。

据业内预测,2017年基建投资总额17.3万亿元,2018年全年接近18万亿元,假设2019年基建投资增长8%,需要的投资额将达到19.5万亿元。

事实上,最近重大项目配套的财政资金正在快速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一季度已下达超过80%,保障了重点建设项目资金需求。”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兼新闻发言人袁达近日表示,下一步,将抓紧下达剩余投资计划,督促各地加快投资计划执行。

那么地方的钱从何而来?发债便成为各地筹资的重要渠道。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陈岩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