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190703213527t0PHRUnFSX.jpg

蚂蚁金服“状告”企查查 企业信息现“乌龙推送”技术背锅?

何青汉 张 杰 2019-7-3 21:34:33

见习记者 何青汉 本报记者 张杰 北京报道

一家是消费金融产品公司,一家是企业大数据服务公司,看似不相干的两个行业却因“不正当竞争”而对簿公堂。

今年6月,浙江蚂蚁小微金融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蚂蚁金服”)因不正当竞争纠纷案向苏州朗动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朗动公司”)向杭州市互联网法院申请诉前保全。近日,成立近两年的杭州市互联网法院作出其首个“诉前知识产权纠纷行为保全”。

7月2日,苏州朗动所运营的企查查发布声明,直指蚂蚁金服存在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滥用行为,并表示企查查并不存在“商业诋毁”与审慎不严的问题。蚂蚁金服相关人员则对《华夏时报》 记者表示:“本案已进入司法程序,蚂蚁金服方面不方便评论。”同时表示“相信法院会做出公正的判决”。

“清算公告”引诉讼

事情的起因源于一则关于蚂蚁金服清算的推送。今年5月5日,苏州朗动旗下的企查查平台向用户推送“蚂蚁微贷公司新增清算组成员应某”的信息。据了解,企查查平台先后多次通过在平台推送消息、推送监控日报、以及以邮件发送监控日报等方式推送和扩散这一消息,并将该信息登记列为“警示信息”。清算消息一经发布,立即被媒体作为重磅新闻和热点素材被进一步深入报道和挖掘。

艾媒咨询发布的《2019Q1中国移动支付市场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19年第一季度,支付宝占据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市场份额的48.3%。坐拥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市场份额半壁江山的蚂蚁金服认为虚假信息所导致的负面舆情可能被随时触发,从而导致商誉产生损失,因此以涉嫌不正当竞争将企查查告上法庭,并提出了民事诉讼以及诉前行为保全的申请。

杭州互联网法院在组织双方听证后作出裁定:要求苏州朗动立即停止散布关于“清算”的相关信息、立即撤回已发推送并在原有信息发布范围内以相同方式推送澄清信息、并就此事在其经营的企查查平台首页刊登声明,澄清事实。同时驳回了蚂蚁金服其他的行为保全申请。

法院裁定认为,苏州朗动的行为降低了企业长期建立的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损害了企业正当的商业利益,其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的可能性较高。

目前该案已经进入司法程序,蚂蚁金服、企查查相关负责人则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目前不能透露相关信息,有进展会随时公布。”

技术失误“背锅”?

不过,事情在7月1日起了变化,企查查在当日发表声明,认为自身并不存在不正当竞争行为,并指责蚂蚁金服存在对《中国人民共和国不正当竞争法》的滥用。声明指出,蚂蚁金服旗下蚂蚁微贷与苏州朗动在经营范围上不存在竞争关系。同时表明“企查查坚持不去触碰、发布不实信息”、“风险监控功能基于国家公示系统的真实的、公开的企业信息数据。”

实际上,此次案企查查推送的“清算”消息确实来源与全国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但该信息已公示数年之久,而非2019年5月5日新增或变更信息,且系统显示目前蚂蚁微贷公司的经营状况为正常。

对于这一“乌龙”时间,苏州朗动选择让技术“背锅”。据了解,在听证程序中,苏州朗动明确表示涉案信息内容系主动推送内容,但该推送系因技术原因造成的错误推送。

对于为何出现技术错误记者向企查查求证,但并未得到正面回复。广东连越律师事务所律师林俊男向记者表示:“不论是否是技术问题,苏州朗动公布的清算信息客观上会对蚂蚁金服造成一定不良影响,尤其是在蚂蚁金服经营状态正常的情况下。”对于是否构成“不正当竞争”,林俊男则表示需要根据双方的后续举证来由法院裁定。

警示信息存在“前科”

实际上这并非企查查第一次因“警示信息”而遭到诉讼。2018年北京逸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因名誉权纠纷将企查查告上法庭,北京逸路认为企查查因数据错误擅自添加“疑似实际控制人”“自身风险1条”等警示信息,放大了错误信息的负面影响。

此次诉讼也是一起“乌龙”事件。据了解,企查查直接援引了全国工商总局的数据新增了北京逸路的风险提示,而信息错误来源则是北京逸路在北京海淀工商分局向全国工商总局传输数据的过程中出现参数错误。这起案件以企查查胜诉告终。

在新的科技和产业变革下,知识产权运营机制因为技术创新变得更具效率性,另一方面,侵害知识产权的行为成本也因此变得更加低廉。对于类似于企查查这种基于大数据的企业信息服务平台,有无资格发布企业相关风险信息引发质疑。

业内分析人士表示,此次两大巨头对簿公堂引起关注,或许会推动大数据企业在数据的质量和精度上作进一步规范从而推动行业有序发展,同时国家层面也应出台监督管理办法来进行有效监管。

记者观察发现,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和企查查平台在7月3日已无蚂蚁微贷公司清算消息,但截至发稿时仍未在企查查平台首页发现澄清声明。对于事情接下来的发展,《华夏时报》记者将持续关注。

责任编辑:黄兴利 主编:寒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