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190712214549R0lq36WWj0.jpg

超预期!国企改革跑出“加速度”

王晓慧 2019-7-12 22:20:27

王晓慧

上半年,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中,我国国有企业稳健运行,各项改革跑出了“加速度”。

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如今混改正在加速批量落地。近日,第四批混改试点名单已敲定,共有160家企业,资产总量超过2.5万亿元。与此同时,多地也在整体上加大混改力度,扩大范围,放宽限制。

据国资委透露,目前中央企业以及它的子企业混改,按照户数的比例,已经达到了70%。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在按照原来的路线图和时间表,积极稳妥有序地推进,这个成绩是值得肯定的。总体而言,改革的成绩很大,下一步将寻求突破。”7月9日,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接下来,改革需要进一步强调混改以后公司治理的完善,不能“难言之隐,一混了之”,一定要找出过去混改当中失败的教训,同时,从企业内部的制度完善上、从提高高管的诚信度和勤勉度上、从完善高管和职工的股权激励上下功夫,避免混改以后的企业治理有名无实的现象。

混改,“混”是第一步,“改”才是真正要做的工作。据记者了解,未来混改将以转换内部经营机制为重点,向更深层次发展。

从“管人管事管企业”向“管资本”转化

对于混合所有制改革内容,去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提法是“稳妥推进国资国企改革”。今年,在“稳妥”前面加上“积极”两字。

从上半年的具体改革来看,热点领域的确是动作不断。比如,大力度授权放权,国企市场化改革迈出关键一步;工资、考核等领域新政策接连出台,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激发内在活力;第四批混改试点敲定,“南北船”谋划战略重组,等等。

多家机构表示,2019年国企改革有望取得突破性进展,甚至是超预期进展。

“混改是一个新生事物,随着经验的不断积累,之前的一些分歧也慢慢达成了共识。为此,在稳妥推进的基础上,加上了‘积极’二字,表明了我们的改革要规范与发展并重,先规范后发展,比如国有资产安全,再比如混改给民营企业以及社会带来的风险控制等都要考虑在前。”刘俊海表示,经验不足时强调稳妥多一些,但当改革的经验积累到足以可复制、可推广的时候,就要强调“积极”多一些,确保混改有序推进。

为此,今年4月,《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方案》出台,提出了优化出资人代表机构履职方式、分类开展授权放权、加强企业行权能力建设以及完善监督监管体系等要求。

作为落实这一重磅文件的举措,国务院国资委随即公布了2019年版授权放权清单,重点选取了5大类、35项授权放权事项。就此,不少央企表示,清单聚焦企业关切,放权力度很大,在主业管理、产业进退、资本运作、中长期激励机制建设等一系列改革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上,为中央企业进一步“松绑”,无疑将对企业未来发展发挥促进作用。

作为国企改革的重要一环,国资委的授权放权清单于6月5日正式出炉。

“大力度授权放权改革,我个人觉得这是改革中最大的一个亮点,它进一步推进了国有企业的法人化、市场化、透明化、法治化、诚信化以及民本化的改革,让国企和民生挂钩,明确了政府、企业与市场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这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刘俊海表示,国有企业虽然有“国有”二字,但它不是政府的企业,政府没有所有权,政府也没有经营权,这个所有权归全国人民。过去之所以有人认为国有经济和非公经济存在不公平竞争,就是因为国有企业的国有标签带来的作用或者副作用,此后,国企改革将从“管人管事管企业”向“管资本”转化。

同时,值得关注的是,此轮放权不仅仅停留在企业集团总部层面,而是将“层层松绑”,要求把授权放权落实到各级子企业或管理主体上。

将以转换内部经营机制为重点

“混”是第一步,“改”才是真正要做的工作。混改之后的企业,不仅仅是双方企业的简单合作,更多的是从治理结构到体制机制的全面融合。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营商环境的改善和优化,多次指出要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营商环境有对外的和对内的。其中,对外要理顺国资委与国企之间的关系,理顺母、子企业之间的关系,对内则是完善公司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刘俊海表示,下一步,希望能够推动国企的全员持股,不光是高管要持股,包括普通职工也应有股份,从而实现利益捆绑,画大同心圆。

据记者了解,今年上半年,围绕激发微观主体活力、引导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文件相继“出炉”。其中,于今年年初开始实施的《中央企业工资总额管理办法》,直接“剑指”目前央企工资分配制度存在的难点痛点,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把内部分配权交给企业,有助于打破部分企业存在的“大锅饭”现象。

同时,业绩考核被视为央企经营活动的“指挥棒”。就此,今年3月,国务院国资委修订印发的《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办法》突出了“正向激励”,适当提高考核A级企业负责人的绩效年薪挂钩系数,并明确企业因实施重大科技创新、发展前瞻性战略性产业等,对业绩产生重大影响的,要按照“三个区分开来”原则在考核上不作负向评价。

除此之外,各种形式的中长期激励机制也在不断完善。

“国有企业有很多有形或者无形的资产,其中,国企的高管和职工也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过,由于国企过去的工资薪酬体制管得太死、太僵,导致国有企业人才流失,为此,要预防人力资本的流失。”刘俊海表示,要预防国企人才的流失,既要靠感情留人、靠文化留人,更得靠激励机制留人。

就此,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周丽莎曾表示,四批试点渐次展开,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等改革试点不断推进,未来混改将以转换内部经营机制为重点向更深层次发展。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陈岩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