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190720102729dHsKZN21Qg.JPG

林晓金融观察:陆金所或获消费金融牌照 对中国平安意味着什么?

林晓 2019-7-20 12:19:17

林晓

7月18日,市场传闻陆金所将退出P2P业务,陆金所可能获得消费金融牌照。陆金所官方回应指出:陆金服P2P业务正积极响应和配合监管“三降”要求,现有产品与客户权益不受影响。

尽管未明确坐实暂停P2P业务,但从陆金所这份回应中可判断,其配合及响应监管的动因明显,是行业中的“乖孩子”代表。

但作为市场参与人士和投资者,我们可以设想,若传言属实,对陆金所和整个平安集团将会有何影响?

对此,笔者认为,P2P业务在陆金所体系内占比低,对其自身发展无碍。陆金所退出P2P领域应是响应监管之举。过去几年,陆金所逐步推进‘去P2P化’,凭借自身的风控及运营能力,节奏上应该能够做到平稳过渡。

更重要的是,这似乎意味着陆金所将迎来一次新的转向发展机遇。这对陆金所,对平安集团而言都是十分值得期待的。

近年来,陆金所一直积极寻求多元化发展路径。2016年,陆金所通过一系列改革,从单一网贷业务,革新成开放性综合平台。其中,陆金所对网贷业务进行拆分,陆金服成为专营网贷业务的平台,主要经营出借端业务,P2P业务只约占到其全部业务量的10%。

此后,陆金所进行业务改组,构建陆金所控股。参照中国平安2019年一季报,陆金所控股已融合线上财富管理、个人借款、政府金融("智慧财政")三大业务线,其收入持续稳健增长,且实现盈利。

平稳转型和过渡是关键。即便陆金所退出P2P业务,对存量客户没有任何影响。陆金所会在监管的指引下,循序渐进地实现。此外,陆金所本身有良好的风险控制能力,市场应该会比较理性。

至于陆金所控股,本次被指将退出P2P业务,这使得其未来的上市故事将发生变化。但从资本情况来看,陆金所控股已完成C轮融资,投后估值达394亿美元,资本充足无压力。

作为中国平安孵化的首家金融科技独角兽,陆金所曾因P2P备案问题屡被推迟上市。据路透社消息,放弃P2P业务和关注消费金融,可使陆金所的上市路径变得顺畅。

如果陆金所收获消费金融牌照,消费金融牌照在当下是更有价值的业务,在中国经济正在转型的大背景下,消费处于升级的状态中,消费金融恰逢其时,而目前已经成立的消费金融公司盈利非常可观,这或许是中国平安剑指消费金融的初衷。

事实上,消费金融的重点在三个,一个是资金,一个是技术,一个是消费场景。作为世界排名靠前的金融控股集团,中国平安自然不缺资金;平安最近几年孕育了诸多科技独角兽企业,是金融科技方面的翘楚,技术方面更是优势可观;而中国平安旗下庞大的生态体系,众多的独角兽企业更是创造消费场景的能手。

所以,有了消费金融牌照的陆金所,能起到如虎添翼的效果,在平安集团的“金融+科技”、“金融+生态”的战略下,不排除孕育出新的商业模式,对陆金所、对整个平安集团而言也就蕴藏新的价值。

责任编辑:冯樱子 主编:冉学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