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1908151158190dJmfetsHq.jpg

印度修宪引发纷争 中巴克制管控危机

马晓霖 2019-8-15 11:58:19

马晓霖

8月14日,巴基斯坦总理伊姆兰汗在独立日当天,视察巴控克什米尔地区,强调声援印控克什米尔地区民众“争取自决权利的正义斗争”。同时,巴基斯坦已正式敦请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紧急会议,讨论印度新近做出的单方面改变印控克什米尔地位的“非法行动”。

近日巴基斯坦和印度外交部长也相继访问中国阐释各自的立场。尽管中国也属于印度修宪行为的受害方,但是依然以大局为重居中调停,以免克什米尔局势再次激化,印巴也均重申愿意通过和平与谈判方式解决争端。印度已成为此轮冒险的实际赢家,但改变印控克什米尔法律地位将为未来的印巴、印中关系埋下新的祸端。

莫迪政府修宪改制,印度民族主义水涨船高

本月5日,印度司法部以总统科温德的名义,宣布废除一直执行的1950年宪法第370条,取消据此赋予查谟和克什米尔邦的自治地位,将其调整为两个二级行政单位“联邦直辖区”。这个名为《2019年宪法令(适于查谟和克什米尔)》,并获得议会通过批准的修宪动议成为法律并立即生效,兑现了印度总理莫迪的竞选口号,也从法律和形式上实现了其领导的印度教民族主义人民党实现印度梦、改变印控克什米尔地位的夙愿。

路透社称,印度修宪是新德里迄今对印控克什米尔采取的最重大政治举动。分析家们认为,这一举措不仅对内将改变这个穆斯林人口大邦的国内法律地位和人口结构,也因为克什米尔主权争议将触动其国际法地位。此举不仅进一步推进印控克什米尔的印度化而加剧同巴基斯坦的争端,而且将中印边境西段部分主权争议地区划入“中央直辖区”,伤害到中国核心利益。

1947年印巴分治后克什米尔问题也随之产生,当地政治领导人由于信仰印度教而希望加入印度,占人口多数的穆斯林民众则倾向独立,巴基斯坦则希望将克什米尔并入,印巴为此爆发第一次克什米尔战争。1948年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停火决议,规定克什米尔将通过全民公决确定未来归属,但是,决议在印巴干扰下并未落实,双方也沿停火线各自控制部分地区并形成今天的割据局面。

此后,印度联邦政府通过与印控克什米尔地区最大党派谈判,赋予该地区相对独立的法律地位,允许其作为自治邦存在并拥有自己的宪法、邦旗,以及外交、国防、通讯之外的一切事务处置权,并限制非本地居民永久定局、购买土地、担任公职并获得政府奖学金。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自治地位最终通过1950年宪法第370条得到保障,并延续70年。

印度单方面改变印控克什米尔法律地位与现状不仅酝酿已久,此次付诸行动更是有备而来。变更宪法前,印度政府即向该地区派遣近两万名士兵并实行军管和宵禁,随后要求朝圣者和游客离开,切断通讯服务并逮捕500多名谋求独立的活跃分子。

8日,莫迪发表全国讲话为这一大胆决定进行辩护,声称宪法370条制造了“分离主义、恐怖主义、王朝政治及腐败”,强调允许非克什米尔人拥有土地将带动更多投资和发展,增加和平与民族团结的机会。莫迪及其所属人民党一直认定宪法370条赋予克什米尔地区自治地位是个历史错误,强调印度人与克什米尔人的分裂已经消除,主张实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

印度取消宪法370条款,最大的意义在于撤销对外邦印度人在克什米尔定居、就业、置地、任职和获得教育补助的限制,进而鼓励、支持和保护外邦人口流入。当然,奉行印度教民族主义并仇视穆斯林的人民党,已成功地将印度教民族主义替换为印度民族主义,希望推动更多非穆斯林特别是印度教徒定居印控克什米尔,逐步改变原有人口结构而实现印度教化,切断或淡化土著居民与伊斯兰邻国巴基斯坦的宗教与感情联系,最终达到将克什米尔印度化的战略诉求。因此,此番修宪是印度教民族主义和印度民族主义的双重胜利,并获得印度多数舆论的支持。事实上,将克什米尔地区印度化也是莫迪及人民党今年取得大选胜利的重要驱动力,体现了“印度梦”光环下印度教民粹主义与泛印度民族主义双双高涨的时代特征。

客观上,近年源于克什米尔地区的恐怖袭击不断冲击印度安全与稳定,也给莫迪政府提供了一定的现实理由,使其不断渲染该地区自治状态与分离主义、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的逻辑关系。今年印巴间多次流血冲突,刺激了莫迪政府的态度,而莫迪作为“印度强人”以压倒性优势实现连任,又助长了民族主义的底气和信心,进而迈出继续同化印控克什米尔的关键一步。

从外部环境看,随着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和印度经济实力的增长,世界大国纷纷拉拢印度,均提升了其地区和国际地位的优越感,特别是美国寄望印度扮演构建印台战略伙伴并在阿富汗稳定中发挥重要角色,大长了印度的威风和勇气。另外,中国与巴基斯坦共建穿越巴控克什米尔部分地区的经济走廊对印度构成某种刺激,而中国低调化解洞朗危机以及其后采取的一系列怀柔和睦邻政策,也被印度视为在克什米尔地区加强控制的难得战略机遇。

印度如愿以偿,巴中克制管控危机

印度单方面改变克什米尔地位和人口结构的行为严重刺激了巴基斯坦,致使其于7日宣布降低与印度外交关系级别,召回驻印度高级专员(大使)并驱逐印度大使,暂停双边贸易。但是,鉴于双方实力对比悬殊,地缘环境差异较大,今年又数次发生流血冲突并依然剑拔弩张,巴基斯坦也难有更多回击行动。巴基斯坦外长库雷希强调,巴方不考虑采取任何军事行动,愿意通过政治和法律途径,改变印度对克什米尔地区有争议的做法。

印度一直单方面将中印边界西段和中巴边界部分领土争议地区视作克什米尔组成部分,划入所谓“查谟-克什米尔邦”,中国从来坚决反对且不予承认。此次印度修宪调整行政区划,再次分别将位于中国新疆和西藏的阿克赛钦等部分地区划入“拉达克中央直辖区”和“查谟-克什米尔中央直辖区”,侵犯中国领土与主权完整,也违背了两国政府和领导人达成的相关共识。对此,中国政府称印方这一做法“不可接受,也不会产生任何效力”。

9日晚,巴基斯坦外长库雷希“专程紧急”访问中国进行磋商并寻求帮助。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与库雷希会谈后表示,中国将在国际舞台上为巴方“主持公道”,认为“不应采取使局势复杂化的单方面行动”,作为殖民历史遗留争端,克什米尔问题应该根据《联合国宪章》、安理会相关决议及双边协定,以和平方式加以妥善解决。观察家们注意到,中国对巴基斯坦安抚有加,但是避免点名抨击印度,并希望双方作为地区大国“和为贵”,有明显的息事宁人考量。

印度当然感受到来自巴基斯坦与中国的压力,既不希望由此强化中巴准盟友关系,也不想失去印中关系改善的红利,因此也派其外长苏杰生于11日到北京沟通。中国国家副主席王岐山、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分别会见了苏杰生并重申中国既定立场,批评了印度的错误做法。

苏杰生则对中国做出“三不”澄清,即印度修宪不产生新的主权声索,不改变印巴停火线,也不改变印中边界实际控制线。他同时表示印度希望同巴基斯坦改善关系,愿意保持克制,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同时也愿意继续与中方通过磋商妥善解决印中之间存在的边界问题,并将恪守两国就维护边境地区安宁达成的共识。

克什米尔问题是个殊为棘手的老大难问题,已在印巴间引发数次大规模战争和无数次中小规模冲突,一直障碍着双方关系正常化并影响地区安全与稳定,但是,印巴目前也都无心无力为此诉诸战争而拖累经济发展。另外,中印边界问题也悬而未决,双方同样无法很快找到妥善解决的有效路径,只能搁置争议,维护双边关系大局。

基于上述复杂因素,此次印度修宪固然令巴基斯坦与中国不满,但是,目前也只能点到为止。当然,随着印度实质性地通过移民、投资等措施强化对印控克什米尔的并吞和印度化,印巴、印中间的摩擦依然会不断出现,并给双边关系制造新的麻烦。(作者为著名国际问题学者、浙江外国语学院教授、“西溪学者(杰出人才)”)

见习编辑:李茜楠 主编:商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