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191008162755P83eCzL0xm.jpg

博瑞生物成功过会 科创板推动资本涌入医药市场

冯樱子 2019-10-8 17:16:31

本报记者 冯樱子 北京报道

8月底,茗嘉资本被投企业博瑞生物医药(苏州)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博瑞生物)成功获得科创板股票上市委员会审核通过。

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茗嘉资本创始合伙人饶春梅表示,博瑞生物是2017年初茗嘉资本第一期基金投的第一个项目。同时,她透露,除了博瑞生物,茗嘉资本还有多家被投企业已符合A股IPO要求,并于近期陆续申报中。

这个仅成立近3年的PE机构将迎来首个收获季。

首只基金初战告捷

今年,医疗健康无疑是寒冬中最亮眼的赛道之一。

36氪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医疗健康领域共计发生投融资事件374笔,交易金额达到502亿元。不论是交易笔数还是交易金额,都位居各行业之首。其中,医药及生物技术赛道异常火热。

而科创板的落地进一步助推了生物企业上市,拓宽了该领域内VC/PE的退出途径,提高资金流动性,吸引更多资本进入生物医药领域。

8月底,茗嘉资本被投企业博瑞生物医药(苏州)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博瑞生物)成功获得科创板股票上市委员会审核通过。茗嘉资本这家仅成立近3年的PE机构即将进入收获的季节。

招股说明书显示,博瑞生物一直从事高技术壁垒的医药中间体、原材料和制剂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业务,产品和服务的最终客户主要为全球知名的仿制药厂家。

该企业自2001年成立至今,每年保持快速成长。博瑞生物2018年度营业收入为4.08亿元,同比增长28.64%。值得注意的是,与同行业相比,博瑞生物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排名第三。除未披露研发费用的百奥泰外,19家申报科创板的医药制造业企业中,博瑞生物的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23.37%,排名第三;其研发人员数量为207人,占员工总人数的38.19%,排名第二。

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的博瑞生物自然备受VC/PE的追捧。其中,红杉资本、国投创新、开平管理、元生创投、基石资本、国发创投、茗嘉一期、国鸿创投、元禾控股、隆门投资、三江资本、等创投基金均位列股东行列。

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茗嘉资本创始合伙人饶春梅透露,博瑞生物是2017年茗嘉资本第一期基金投的第一个项目。

茗嘉资本首期基金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专注大健康行业的股权投资机构。基金管理规模并不算大的茗嘉资本,能顺利投进博瑞生物,还得益于其创始人饶春梅在医疗领域的多年布局。

早在2012年,饶春梅就创建了中国医药投资并购俱乐部,为大健康行业的投资人及企业家进行投融资推荐、资源整合等。7年时间,该俱乐部几乎覆盖到国内医药行业中所有大型企业,并成功促成20多起上市公司收购及一级市场股权融资,帮助诸多企业做大做强。《华夏时报》记者从茗嘉资本获悉,饶春梅是中国最早一批从事医药投资的专家,她个人医疗行业的专业背景,精准的投资眼光,是医药投资领域中公认的领军人物。

博瑞生物创始人袁建栋也曾是中国医药投资并购俱乐部的会员。因此不论对袁建栋还是博瑞生物,饶春梅都颇为了解。她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博瑞生物通过构建高端药物开发技术平台树立了市场竞争壁垒,目前已成为中国医药行业的领先企业。自己对博瑞生物“心仪已久”,因此2017年,茗嘉一期顺利投进博瑞生物。

实际上,这样的投资对于刚刚成立的基金而言,并不算容易。在投资过程中,茗嘉资本内部出现了小小的分歧,但饶春梅坚定地相信这家企业的爆发力和市场前景,最终说服了投决会。此后两年,博瑞生物以不断攀升的利润证明了饶春梅选择的正确。2016年至2018年,博瑞生物净利润分别为1706.10万元、4587.64万元、7320.20万元,毛利率为57.67%、58.93%、58.45%。2019年第一季度,博瑞生物毛利率达62.97%,几乎超过了A股6家同行业可比公司。

在仿制药方面,博瑞生物现已掌握包括恩替卡韦、卡泊芬净、米卡芬净、泊沙康唑、依维莫司以及黄达肝葵钠在内的多种高端化学仿制药物的生产核心技术。同时,博瑞生物也致力于创新药研发,目前多手性药物技术拆分出高活性单体,已获得国家药监局一类新药临床批件;原创靶向高分子偶联技术开发的抗肿瘤药物BGC0222已提交临床申请。

“目前,整个时代都在变化,过去有效的投资逻辑、投资策略似乎都失效了,市场被重构了。一级市场股权投资机构其实很迷茫,即使募到资金,也有些找不到方向。”饶春梅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但科创板的推出,为投资医疗企业的VC/PE们增加了一个退出通道,给了股权投资机构很大的信心。医药项目的退出不再是遥遥无期,资金有了流动性,投资机构就有了活力。

除了博瑞生物,饶春梅透露,茗嘉资本还有多家被投企业已符合A股IPO要求,并于近期陆续申报中。

医药行业剧烈洗牌

生物医药领域虽然仍在风口,但近两年,随着政策的落地和完善,项目估值逐渐降温,趋向理性。

2018年1月17日,国务院办公厅于发布《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方案》。医药市场洗牌时刻随之正式到来。而2018年12月开始,随着“4+7带量采购”名单陆续揭晓,医药股开始出现暴跌情况,医药企业估值逻辑被重构。

在饶春梅看来,未来的医药领域一定会呈现寡头垄断局面。她说:“4+7带量采购对仿制药行业的影响是致命的。虽然政策对于国家采购、降低药品价格来说是利好,但对于很多中小药企来说是一种打击。有的药品价格降幅达到90%。”例如,在中标结果中,成都倍特的替诺福韦二吡呋酯减价幅度达95%;正大天晴的恩替卡韦降幅93%;心血管类药物起步降幅60%-70%。

综合实力强的龙头药企实现了规模化生产,可以通过成本领先战略,以价换量、薄利多销,但这样的价格小公司几乎是无法承受的。“很快市场上又会死掉一批企业。医药行业尤其是传统的仿制药领域,集中度会快速提高。“

在这种背景下,医药市场会出现“二八分化”格局,且具有国资背景的药企或成为市场主力。目前市场上的药企从前几年的7000多家到现在的三四千家,以后可能只剩下几百家。

而与此同时,在资本寒冬的影响下,市场上的钱少了,子弹少了,基金的投资策略也会发生改变。饶春梅表示,投资变得更加理性,机构都会集中精力,寻找更优秀的团队进行投资。项目的估值也趋于理性。“从4+7政策出台后,我就劝大家赶紧降价融资。项目的首要目标是活下来。”饶春梅表示。

药采新政下,业内普遍认为,中国仿制药企业会面临巨大挑战,生产空间被大幅挤压,但同时给创新药带来分食市场的机会。然而,中国新药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创新不足”、“技术不过硬”等问题依然困扰着创业企业和投资人。

可以看到,医疗行业,尤其创新药赛道企业,需要非常长的研发周期。有数据显示,新药研发全周期平均约13年,平均耗资13.95亿美元,无论是时间周期和资金都不是一些小的创新药企可以承受的。尤其一些大跨国药企,其研发经费比国内药企加起来还多。饶春梅说,目前国内一些看起来不错的创新药团队都还在早期阶段,最终能成功的几率只有1%。有些新药研制企业的产品还是以Me-too为主,创新的成分非常小。国内的研发能力还达不到国际水平。

目前,在国内政策对医药创新的激励,以及国内庞大的市场体量,正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高经验值海外人才归国,汇聚成了一股“海归潮”。但一部分归国人员并没有技术优势,而是为了获得政策给予的启动基金或政府的各种奖励而回国发展。

在政策红利驱动下,很多人投身国内医疗行业。投资人需要更加理智的分清谁才是真正的创业者,哪些又是混日子的创始人,饶春梅说:“我们喜欢问创始人的问题是,从项目成立至今,你们投入了多少资金?如果创始团队自己投入,他们会更能坚定地把项目一直做下去。”

现在港股上市的创新药企业,大多股价低于预期。追其原因,主要还是公司技术无法在全球市场上形成有力竞争。未来,创新药企业想取得成功,技术需要在中外市场都具备竞争力。这是医疗领域投资的一个逻辑。

此外,还有些创始人知道企业的新药研发不会有结果了,就急于融资,回流资金。在如此市场环境下,医疗投资人有时候会特别迷茫,饶春梅说,国内创新药目前是一个高淘汰率行业,未来一定会迎来“大浪淘沙”的过程。

对于茗嘉资本而言,作为一家中小规模基金管理机构,其更愿意选择平台型企业投资。单一产品线的新药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不够强,平台型企业可以在现有技术上,研发出很多种药品,治疗不同的疾病。如此选择可以降低医药领域投资失败的高风险。

“我们并未期望企业能抛出‘重磅炸弹’,只希望项目一定能有优质产品出来,有足够的安全性。”饶春梅说,茗嘉资本不做博概率的投资,也没指望一个项目带来百倍的回报,这种项目赌性太大。因为我们基金规模较小,LP的每一分钱都不能随便花,要确保每一笔投资都至少能回来,且有一定回报。“平均每年投出去的资金能够有两三倍,在我看来就是成功的。”

饶春梅还提出“寒冬时不瞄准不打猎,追求稳健、确定性强、可兑现的回报,把资金安全放在首位”的“狙击手”投资策略。基于此,2018年,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下, 茗嘉资本选择观望,整年未投资一家企业。

“我们在观望,一方面看政策走向,另一方面观察企业能不能在寒冬中熬下去。真正优秀的创业者和创业项目,即使在融不到资的情况下,也能想办法存活。”饶春梅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时间是考量一切最重要的标准,也是考量企业和创业者的重要标准。”

通过一年的观察,2019年茗嘉资本看准目标后,迅速出击,即将投资三家企业。饶春梅的感受是,今年项目的价格与去年基本持平。泡沫不可能挤干净,但一级市场医药企业的价格在逐渐回落。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