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191023124049wwC3PvGFLe.jpg

为什么中美贸易争端对中国就业市场冲击可控?

汪涛 2019-10-23 14:20:06

汪涛

理解中国经济结构性变化带来的影响

无论是对投资者还是决策层而言,中美贸易摩擦会对劳动力市场造成多大冲击都是一个值得密切关注的问题。截止目前,贸易摩擦对劳动力市场的冲击小于预期,失业率仅小幅上行,而国内消费保持稳健。

我们认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过去十年来中国经济和劳动力市场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无论是整体制造业还是出口活动对整体经济的重要性都有所减弱,体现在出口在GDP和整体就业中的比重下滑。我们根据OECD最新的贸易相关就业数据库估算,中国出口相关的整体就业人数自2007年以来已下降了27%。但朝前看,随着美国对剩余中国出口产品(尤其是消费品和劳动密集型商品)额外加征关税,我们预计劳动市场面临的下行压力还会加剧。政府可能出台更多措施来稳定经济增长、支持就业。此外,政府还可能下调明年的新增城镇就业目标至1000万,并将明年的调查失业率目标上限从今年的5.5%上调0.25-0.5个百分点。

国内经济增长放缓对劳动力市场影响几何,中美贸易摩擦又会对就业造成多大冲击?无论是对投资者还是决策层,这都是一个值得密切关注的问题。政府政策支持的力度和形式也将主要取决于就业市场面临的压力。

截止目前,劳动力市场尚未出现此前预期中的明显恶化。自2018年中中美贸易摩擦升级以来,劳动力市场会受到多大程度的冲击是市场和决策层重点关心的问题。IMF也表示加征关税会显著拖累受直接影响经济体的相关行业增加值、就业和生产率,并通过供应链关系影响其他经济体。

贸易摩擦对劳动力市场的冲击要小于预期

今年前8个月,官方调查失业率的确有所上升,但仅比去年同期水平小幅上行20-30个基点;统计局PMI的就业分项指数从2018年9月开始下滑,但最近几个月企稳于47左右。今年前8个月城镇新增就业984万,仅略低于去年同期的990万人。

UBS Evidence Lab于5月进行的中国消费者调查显示,有更多的受访者表示过去12个月薪资有所上涨(78%,去年为75%)、薪资平均涨幅也略高于去年,这不免令人有些意外。不过,这也大致符合我们对劳动力市场所受影响好于此前担忧的判断。此外,继去年四季度大幅放缓(同比增长0.5%)之后,今年上半年外出农民工数量同比增速小幅上行(1.2-1.3%),而农民工薪资增速也从去年平均的7.5%小幅放缓至7%左右。

制造业和出口相关部门就业已趋势性下行

过去十年以来中国经济已发生了显著的结构性变化,这可能是贸易摩擦对就业冲击相对较小的一个重要原因。过去15个月,美国逐步对中国出口产品加征了额外关税。2019年初并未出现农民工大规模裁员,因此当时市场情绪有所改善;不过,贸易摩擦升级主要出现在2019年下半年。这可能意味着贸易摩擦对劳动力市场的拖累尚未完全显现。但值得注意的是,制造业和出口部门对GDP和就业的重要性已趋势性降低。

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工业占GDP的比重持续下降,而服务业的比重则逐渐上升。与之相对,近几年工业部门(包括制造业)就业人数及其在整体就业中的占比双双下行。根据OECD的贸易增加值(TiVA)数据库,我们估算中国用于国外最终需求的出口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也已从2007年的23.6%降为2018年的14%以下。

过去十年以来,出口相关部门就业也显著减少。这可能是因为出口对于经济的重要性减弱、且劳动生产率有所提高。我们使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例近似估算该行业产品的出口比例,进而推算其出口直接拉动的就业规模。我们估算2018年工业部门出口直接拉动就业从2007年的3000-3500万下降到了2000-2500万(其中制造业就业从2800万左右下降到了1700万左右)。OECD的贸易相关就业(Trade in Employment,TiM)数据库基于投入产出表来衡量与国外最终需求相关的总就业水平。根据TiM数据库,我们估算与国外最终需求相关的中国整体非农就业人数从2007年的9300万下降到了2018年的6800万。该估算即包括了与出口直接和间接相关的工业部门就业(其中制造业就业3500万),也包括了与出口活动相关的服务业就业(约2700万)。但需要注意的是,TiM数据可能并未考虑到出口部门的生产率或许高于其他一些国内部门,因此可能高估了部分出口行业的就业规模。

劳动力市场面临的下行压力可能会加剧

虽然到目前为止贸易摩擦对就业的冲击相对较小,但未来可能会有所加剧。首先,最新的中国企业家调查问卷显示,目前企业更多通过削减资本开支、而非裁员来应对贸易摩擦,但随着加征关税的冲击逐步显现,未来可能会有更多企业裁员。其次,美国第四批2700亿美元加征关税清单上的商品(尤其是计划自12月15日起加征关税的1600亿美元商品)以消费品为主,加征关税生效后这部分商品的需求下滑幅度可能超过前几批关税清单商品,同时消费品行业也是劳动密集型行业。此外,美国对中国实施科技出口限制也可能会阻断供应链,并导致供应链的转移。

根据OECD的TiM数据库估算,与国外最终需求相关的出口增加值下降5%可能会造成300万失业,其中略超过一半集中在制造业部门。当然,实际失业规模将取决于企业的裁员规模是否、或者在多大程度上与其产量降幅成正比。政策支持能部分缓解就业压力。如果计划加征的关税都如期生效,我们预计就业压力将主要体现在今年12月到明年3月份,且可能集中在部分对国外最终需求敞口较大的行业中,例如纺织、计算机、电子产品、电气设备等。

政府可能会下调2020年新增城镇就业目标、上调2020年失业率目标。虽然今年实际GDP增速有望达到6%左右、城镇新增就业可以再达1200-1300万,但政府可能会将明年的新增城镇就业目标下调至1000万(近几年为1100万)。此外,明年的调查失业率目标也可能从去年和今年的“5.5%以下”调整为“5.8%以下”或“6%以下”。

政策有望加码,以减轻劳动力市场所受冲击

考虑到劳动力市场的下行压力可能进一步加剧,我们预计政策将进一步加码支持,从而稳定经济增长、减轻劳动力市场受到的冲击。首先,我们预计政府会进一步放松货币和财政政策来提振基建投资,进而避免GDP增长大幅减速。其次,政府可能会继续降低对小微企业和民企的税费负担、放宽其进入相关行业和市场的准入门槛,同时出台更多促进消费和服务业发展的措施。这应有助于吸收出口相关部门的裁员。第三,政府可能会增加就业和失业相关的补贴、完善社保体系、进一步推动户籍改革。第四,政府可能会在2020年进一步扩大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院校招生规模来提供更多就业岗位、促进经济的转型升级。

人口结构的持续转变也可能有助于缓解劳动力市场的下行压力。劳动年龄总人口从2011年开始下滑,未来几年每年进入劳动力市场的人数都会有所减少。

(作者汪涛为瑞银亚洲经济研究主管,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拥有纽约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以及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系学士学位。)

见习编辑:李茜楠 主编:程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