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200911184711RaplFCy4vz.jpg

从高薪白领到渐冻人 田远红用爱为生命“解冻”

王晓慧 2020-9-11 20:48:44

田远红(男,左一)在种植基地

本报记者 王晓慧 北京报道

初秋的早晨,透着丝丝的凉意。湖北省咸丰县朝阳寺镇鸡鸣坝村的田远红套上一件长袖,准备去红蜜薯地里将采挖好的蜜薯装箱,这条路,他已经走了三年。

“之前,我每天靠两个拐杖走到地头,一公里的路,别人十分钟左右就能走到,而我却需要一个小时。去年,买了一辆电动三轮车,几分钟就可以到了。”田远红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的蜜薯大丰收,预计有200吨左右,这日子过得越来越有盼头。

红蜜薯地的地头,来自武汉的货车早早就等在了那里,地里的蜜薯将被它们拉到武汉,然后,通过电商销往全国各地。

看着眼前的这一切,37岁的田远红觉得很满足,甚至,想起自己6年前的遭遇,也已可以坦然面对。

6年前,白领突成渐冻人

6年前的田远红,是深圳一家科技公司的中层管理人员,年薪30万元,看起来前途一片光明。

但是,2014年,他的人生发生巨大的转折。一天早晨,田远红发现自己全身乏力,不能动弹。他拼尽全力也起不了床,他以为是中风,便向公司请假检查,奔波了好几家医院都没有结果。后来,他又辗转北京、武汉、上海、重庆、广州等城市各大医院检查。

在奔波了全国多个医院后,田远红被确诊为渐冻症。

作为全球五大绝症之一的渐冻症,学名叫肌萎缩侧索硬化,患上这种病的人就会像被冻住一样,逐渐失去行动、咀嚼甚至呼吸的能力,已去世的霍金就是典型的病例。

得知这一消息,田远红几近崩溃。短短一年里,田远红的病就发展到四肢萎缩,双下肢瘫痪,连嘴唇都张不开。为了治疗,他跑遍全国各大医院,几乎花光了所有积蓄,病情始终不见好转。最终,他只好回到老家,用中药浸泡双腿自行治疗,家里也因此成了贫困户。

屋漏偏逢连夜雨。此后,妻子离开了他,留下不到两岁的女儿。田远红说,最艰难的那段时间,他想到过死,但看到女儿纯真灿烂的笑脸,看到苍老的父母日夜为他操劳,他放弃了这个想法。

为了改变日渐“冻住”的身躯,田远红无数次靠双手挪动着活动,试着站立起来,为此,他经常摔倒。每当此时,他会像虫子一样向前蠕动,找到可以用手攀着的东西艰难爬起来;或者躺在原地,等有人经过时拉他一把……

终于,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摔倒之后,田远红可以借助双拐慢慢站起来了。现在,他可以拄拐行走。每隔一段时间,他会到广州、重庆、北京等地复查,从不要人陪同,靠着轮椅、双拐,在众多好心人的帮助下完成进出站、上下车。

借助双拐,田远红的身体重新站了起来。此后,田远红开始思考如何让自己的意志重新站起来,如何让自己和家人过得更好。

2016年,在湖北省残联和咸丰县当地政府和县残联的帮扶下,田远红参加了残疾人创业培训。通过培训,他发现,老家鸡鸣坝村土质良好,灌溉便利,有着烟叶这一主导产业,还靠近朝阳画廊,搞观光农业具有优势。于是,他通过扶贫贷款等多种方式,筹集资金15万元,在村里的协调、帮助下流转土地20亩,建起8个大棚,创办生态农业种植基地,种植绿色无公害大棚蔬菜,同一年,他的园宏生态农业种植基地正式建成。2017年正式投产后,黄瓜、青椒、西红柿、四季豆、茄子等蔬菜还未成熟就被咸丰、黔江等周边地区超市提前订购,且不时有驴友徒步到基地现场采买蔬菜。

2.jpg

田远红一下子找到了人生的方向,生活也变得越来越宽裕。

6年后,助残扶贫暖社会

田远红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从前途光明的公司白领,一下子变成了无法活动的渐冻症患者。同样没想到,在经历了各种绝望和极度的治疗痛苦后,靠种植大棚蔬菜创业,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身体残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残疾。我经常奉劝我的老乡们‘脱贫致富靠双手,勤趴苦做奔小康’。虽然我是残疾人,但不能坐等补贴、靠吃低保,必须靠自己劳动去争取帮扶,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幸福。”田远红说。

2018年,为了更好地带动周边村民发展,他没有扩建大棚,只是拓展露天种植基地,租赁150亩耕地发展地膜辣椒,带动12户贫困户发展蔬菜50亩,吸纳劳动力15人,引导2户农户建大棚15个,带动周边农户增收30万元。

今年,他又带着全村贫困户发展了300多亩恩施硒土豆马尔科、82亩辣椒,吸纳35人就近务工。引导农户自建大棚15个,带动37户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91亩。

3.jpg

一路走来,喜乐自知。田远红告诉记者,他之所以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他要感谢给予自己生命的父母。6年来,母亲帮他照顾女儿,还要操持家务;父亲不论天晴下雨,都坚持帮他管理种植基地。他也要感谢党和政府,感谢驻村帮扶干部,感谢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和所有关心他、帮助他的人。

4.jpg农户在种植基地采挖土豆

据记者了解,乖巧懂事的女儿,是田远红最大的骄傲。他记得,女儿两岁半时,就学着爷爷奶奶的样子,拿着毛巾给他擦背。如今,女儿到城里上小学了,也经常会给他打电话,像大人一样叮嘱他要多休息,不要太操劳。

田远红说,他要用不息的奋斗,继续回报这个充满爱的社会。

“现在,我每月需要七八千治疗费用,除了8个大棚的绿色无公害蔬菜是最主要的收入外,我还在村里发展一些短期的种植产业,给别人做农业技术顾问,再有就是利用微信销售一些农特产品,这些收入,不光能维持全家人的生活和自己每月的医疗费用,还能有不少的富余,总收入基本赶上了曾经在深圳打工的年薪。”田远红表示,最让他高兴的是,在他的影响下,村里两个多年吃“救济”的“健康懒人”也开始发展了自己的产业,他们的精神面貌也有了很大的改观。

虽然病痛尚未远去,但田远红已做好充分的准备,他要用积极的心态去克服一切困难,承担起作为儿子、作为父亲的责任,同时,把种植基地的规模做得更大更强,带动周边更多村民一起发家致富。

责任编辑:方凤娇 主编:文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