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未来 青岛报道
63岁的张荣军(化名)前几年刚从北京某国企退休,老伴去年就已去世,他平时一个人散散步,和邻居下下象棋,在家看看书,退休生活基本上就是这样,单调但很安逸。小区是熟悉的,邻居也是熟悉的,生活倒是便捷,但张荣军觉得缺少了一项很重要配套,那就是医疗。
“我现在60多岁,生活可以自理,身体有小毛病可以去2公里处的社区医院,大毛病可以去5公里处的三甲医院,但是哪一天我突然有急性病发作身边没有人怎么办?年纪越来越大生活不能自理了该怎么办?”张荣军向记者表达了自己的担忧。
目前中国的现状是,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居家养老是主流,但子女大多不在老人身边,所以很多老人都有“居安思危”的想法。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社会各界均在探索各种养老方式,比如医养结合、机构养老等等,企业抓住这一机遇,纷纷进军康养产业,做的有声有色。品牌房企也在康养方面有所布局,比如融创的“融爱家”,万科的“幸福家”,远洋的“椿萱茂”等等。
主动式养老
融创进入康养产业是在2019年,于当年12月5日成立了康养服务品牌“融爱家”。其进入并不算早,但起点却很高,第一个项目落地在青岛藏马山,也就是“融爱家”藏马山颐养社区。藏马山绵延30公里,森林覆盖率有76%之高,空气自然清新,山、水和植被所营造的环境也很优质,早些年融创就在这里打造了集吃、玩、住为一体的综合文旅社区——阿朵小镇,“融爱家”的加入让阿朵小镇又增添了康养的功能。
今年10月,“融爱家”藏马山颐养社区正式交付,并于近日开园,记者实地走访了该项目,并采访了相关负责人。
“青岛海岸线长,所以海景并不稀奇,山、湖反而是青岛比较稀缺的资源,而且冬天临海会比较冷,藏马岛是比较宜居的地方。”融创阿朵小镇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内部设施都是依老年人习惯而设计
该社区背靠大山,几栋乳白色的洋房整齐排列,内部设施均是依照老年人习惯而设计,如座椅、扶手、床等都很人性化,目的只有一个:让老年人的生活更方便、更舒适。社区功能多样,除房间呼叫、餐厅、休闲室这样的基本配套外,还有游泳馆、医院等。
这是典型的CCRC模式,即持续照料退休社区,通过为老年人提供自理、介护、介助一体化的居住设施和服务,使老年人在健康状况和自理能力变化时,依然可以在熟悉的环境中继续居住,并获得与身体状况相对应的照料服务。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融创美邸国际康养中心,该中心是“融爱家” 藏马山颐养社区的一大亮点,主要照顾患有认知症的老人。美邸国际康养中心院长大久保幹男一直向记者强调,“我们的理念是‘自立支援介护’”。
他解释称,康养中心里的每一处设计,都将满足适老助老需求,并重视长者的情绪心理需要。通过适老助老的硬件帮助与运营机制的激励,辅之以做“减法”的“被动式照护”,康养中心尊重、认可长者的自立能力,鼓励和帮助长者实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从而使其获得更有尊严感的日常生活体验。
“主动式养老”,这就是“融爱家” 藏马山颐养社区的理念,利用游戏化思维,将“零工经济”和“伊甸园模式”的运营特色融入其五重颐养持续照护服务体系,将传统长者被动接受照护的观念,转变成长者主动创造价值并积极享受生活的新养老理念。
险资、房企抢滩康养产业
在“健康中国2030”战略及最新的“十四五规划”中,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在推动养老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培育养老新业态、构建医养相结合的养老体系等方面,都需要有更多资源整合能力强大的企业与社会力量加入其中。
融创的加入,壮大了行业力量。在进入行业之初,融创就开启了资源优势,依托其布局全国的多产业资源,并整合来自清华、日本美邸等专业合作伙伴的优势,决心要做三大核心竞争力:集合顶尖医疗资源的专业医疗能力;提高定制化的高品质康养服务能力;高标准候鸟式养老的全国规模布局。
从2019年进入行业至今,融创已在全国范围布局规划了22个医养类项目。
康养产业方兴未艾,有各行各业的企业进军其中,但始终没有找到很好的盈利模式。记者走访京津冀多家养老机构了解到,养老产业前期投入大,但回报期较长,而且行业人才紧缺,许多年轻人不愿意做这项工作。
险资是较早进入养老行业的,如泰康保险旗下的泰康之家,太平保险旗下的梧桐人家等等,中国平安、中国人寿在养老产业方面也有布局,它们本身具备“长线投资”的能力,且能将养老业务与集团业务结合起来。房企则依托与生俱来的开发优势,再引进先进的运营管理经验,珠联璧合,可以闯出一片天地。
而面对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还需要更多的社会力量加入,康养产业的风口已经到来,政府如何引导,企业如何把握,都是值得关注的话题。
责任编辑:张蓓 主编:张豫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