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20120113014661pbxr1F71.jpg

国内首家本科公益教育项目停招 公益事业仍存基础教育短板

文梅 杨德泽 2020-12-1 14:42:25

本报记者 文梅 见习记者 杨德泽 北京报道

今年,作为国内首家本科公益慈善教育项目——“北师珠公益班”正式停止招生,这意味着2022年将是最后一班学生毕业。

停招的部分原因来自北师大珠海分校自身调整。此前,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同意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建设的批复》指出: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正式变更为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学校更名之后,公益慈善班依托的原专业不再招生,无法继续招收辅修。

据了解,“北师珠公益班”是由上海宋庆龄基金会、基金会中心网和北师大珠海分校合作创办的公益慈善人才培养项目,创立于2012年,是国内首个公益慈善领域本科层次专门人才培养项目。这次停办,在公益圈激起了不大不小的浪花,热度平息后不少人开始思考——公益慈善教育该往何处去?

成立至今8年时光,公益班共培养八届学生,目前,第八届学生已经入学,校内称其为“公益班8.0”,将于2022年毕业,距离公益班创立刚好10年。

对此,宋庆龄公益慈善教育中心主任杨志伟对《华夏时报》表示:“公益班开办的直接原因是郭美美事件。行业都在反思为什么这件事对慈善行业的生态造成如此大的影响,大家得出的结论认为人才培养不足是我国慈善事业很重要的短板,也是当前的瓶颈。”

国内公益事业暴露出基础教育短板

1981年,我国成立了第一个公益基金会,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公益行业风生水起地发展起来,但同时也呈现出注重实效、人文教育略显不足的特点。2011年郭美美事件“暴雷”之后,影响之大波及到整个公益行业,社会开始呈现出对公益的不信任,国内公益事业逐渐暴露出基础教育不足的短板。如何建立起社会的公益生态,如何让公益人才培养可持续成为公益行业不得不去面对的问题。

2012年,在北师大珠海分校、上海宋庆龄基金会和基金会中心网三方合作下正式成立宋庆龄公益慈善教育中心(下文简称“教育中心”),当年9月,教育中心面向该校所有本科生开设为期两年的公益慈善管理方向课程。

在此之前,国内公益慈善学历教育几乎空白,行业人才的教育训练主要依靠培训,当时基金会的用人模式都是先招聘,进入行业之后再进行职业培训。北师珠公益班可以说是首次探索从学历教育上寻求新的突破。

公益班最初希望能够借鉴美国经验,与全球首家设有慈善学博士学位的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合作.“但是我们随后发现,美国大学的本科教育很注重通识教育,他们的公益慈善课程融汇了人文社科、伦理等学科。这与我们的教育现状和培养定位是有错位的。”杨志伟说,甚至后来有老师讲述慈善法时,找不到一本可以用来讲授中国慈善法的教材,只得把十多份有关基金会的法条与《慈善法》都打印出来,手持A4纸讲课。

在公益班办学的8年间,学制分别尝试过2年、3年、4年三种模式,最终确定为培养周期为3年的辅修培养模式。学生在原有专业基础上,大一下学期开始报名公益班,通过竞争性录取进行为期三年的培养,毕业时颁发辅修证书和结业证书。杨志伟对本报记者说:“这种模式最大的优势就是结合了原专业+慈善的特点,例如金融学+慈善、会计学+慈善、社会工作+慈善,学生在公益慈善领域就业的优势很明显,经过几年的培养,很受基金会就业市场的欢迎。”

“公益班是公益慈善人才培养的黄埔军校。”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教授、中央民族大学基金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李健后来这样评价。

公益班正式开班之后,学生和老师一样,都感到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第二年我就毫不犹豫地参加了。” 吴滨是公益班2.0的学生,大一时候在社团帮学院办活动开始了解到公益班。他说:“在公益班更多的是找到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以前虽然也做公益,但跟人家讨论人家不懂,在这里有很多人可以交流,这种氛围是我最喜欢的。”

公益班不是四年制专业,当时以独立教学单位的形式,采取跨专业“2+2”的“嫁接”方式办学。从一些专业的大二、大三学生中,招收“公益慈善事业管理专业方向”的学生。

吴滨回忆,招生是以面试的方式进行,除了自我介绍、过往经历,还问到了家庭支持态度和未来规划,因为“公益招生理念不是招最优秀的人,而是招到最合适的人。”

和普通的大学专业教育不同,除了理论课程,公益班还开设了三分之一以上的实务课程,诸如公益筹款、项目评估等,学生在第二年的时候要进入基金会实习,为以后进入公益行业做准备,也有很多基金会会抓紧在这个时候招人。吴滨回忆道:“来给我们上课的有本学院老师、博士生、基金会的大佬,还有国外请来的老师。”

毕业之后,吴滨去美国读了慈善学的硕士学位,这也是部分公益班毕业生的选择。

杨志伟告诉本报记者,公益班有近六成学生毕业之后选择了进入公益行业或者出国进修。吴滨正是这众多出国进修者之一,从公益班毕业之后,吴进入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如今已经学成毕业归国进入基金会行业,几年内已培养成为基金会的副秘书长。

杨志伟说:“其实很少有学生只是为了证书来读这个课程的,在公益班学习过程中,他能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一点是体验这种多元的教育方式和看待世界的方法。这是很多学生进入公益班的主要原因。”

公益教育未来将往何处去?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个为本科生所设的公益班有必然基础和创新优势,8年来在人才培养方面亦是成果不菲。

根据教育中心官网公布的消息,截止2020年9月,该中心已培养八届学生共317人,其中在校生81人,毕业生236人。已有的六届毕业生中约有60%已进入公益慈善、企业社会责任等相关领域就业,其中不乏联合国粮食计划署、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等顶尖机构。

回望8年经历,北师珠对于课程设置和教学探索给予了很大的空间。从某种程度来说,公益班是在高校体制内进行了慈善教育的全新探索。很多授课形式关注学生的互动与参与,通过多元的授课模式提升课程内容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实务课程的增加,也打破了传统高校的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有综合考虑行业的声音与社会需求。

中央民族大学李健表示:“首先北师珠把人们的目光吸引到了高校这个层面。在以往我们谈到公益慈善人才的时候,基本上没有人关注高校,行业在抱怨没有专业对口人才的同时又没有办法去解决这一个问题,而高校原来培养人才又没有专业对口,其实双方矛盾是长期存在的。北师珠的价值更多在于它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在李健看来,北师珠公益班所培养的人才对于整个公益行业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根据他提供的数据,中国公益慈善领域从业人员已有超过600万人,按照每年10%的流动率,再排除一些企业基金会中的挂职人员及社工机构的专职人员,约剩四五百万人,按照10%的流动率每年大概就有40-50万人的缺口。

因此,李健认为,高校非常有必要推动公益创新创业人才培育。北师珠的意义更多在于带动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其一,带动了基金会对潜在人才的关注和对高校的支持;其二,带动了高校开始注重公益慈善方面专业的打造,包括通识教育的人才的培养。

北师珠之后,国内公益教育逐渐开始了一个增长期,“目前高校开设公益课还谈不上成为一种‘潮流’,却仍在快速成长。”这是李健在公益教育耕耘多年来的结论。

李健表示:“做慈善专业教育挺难,推广慈善通识教育的阻力就小一些,成本低一些。搞专业教育,需要倾整个学院之力才能做起来;搞通识教育,只要这所学校有一个老师愿意面向全校师生开一门选修课,慈善通识教育就能办起来。通过开展慈善通识教育,我们可以为高校培养一批师资,教师们共同探讨,推出教材,渐成体系,与专业教育就能相得益彰。”

责任编辑:方凤娇 主编:文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