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2012/20201231123611UcMmCWf4Rc.png

陈浩武:中国公益事业的根本问题,是国民公共精神的匮乏

文梅 陈柯宇 2020-12-31 13:41:28

本报记者 文梅 见习记者 陈柯宇 北京报道

“我一直认为,中国公益事业的根本问题,其实是一种公共精神匮乏。”深圳市石门坎教育公益基金会理事长、长江证券公司创始人陈浩武说道。

今年12月23日,在北京举办的2020中国公益年会中,陈浩武发表了“公益精神与社会责任”的主题演讲。他认为,公益活动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通过推动社会共同体的发展,培育国民的公共精神,促进人们主动积极地参与公益活动。

陈浩武长期从事经济工作,在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初期创立了长江证券,并任董事长。他长期关注川滇黔地区的少数民族儿童教育,例如在2011年成立石门坎后援团,在2015年成立石门坎教育公益基金会,为少数民族的儿童提供教育资源,推崇和贯彻公平教育的理念。此外,他还尝试运用网络来推动“慕课”,希望在偏僻的乌蒙山区推动教育公平建设。

根据多年在公益实践中的体悟,陈浩武对公共精神做了自己的解释,他认为公共精神就是普遍的利他主义、普遍的公共关怀、普遍的向善意志,和普遍的践行“金规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公共精神的匮乏是核心问题

《华夏时报》:您为什么要选择这样一个主题进行今天的演讲,有着怎样的思考?

陈浩武:做公益十年有余,我觉得中国的核心问题是一种公共精神的匮乏。中国在历史上一直是分散的小农经济,而小农经济的一个最重要特点就是缺乏共同体,它是分散的、独立的。所以中国人在传统上缺少一种凝聚精神,因此,公共性是整个国民精神中最匮乏的东西。

而公益精神的核心恰恰在于它的公共性,它是对公共事务的关怀,对共同体成员的关怀,出于一种利他主义和向善意志,因为公益的本质就是利他的。

《华夏时报》:那中国人的品质当中是否有利他成分的存在呢?

陈浩武:当然存在。从中国的传统文化来讲,轴心时代起就强调向善意志,孔孟的“以仁释礼”,核心就是强调人的向善意志。到了明清时代,王阳明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观点——致良知。

什么叫致良知?王阳明阐释地很明了:当看到邻居的孩子要掉到水井里的时候,人的第一反应是要把这个孩子抓住,不让他落水。但想去抓住这个孩子的人,他可能和孩子的父亲有仇隙的,但是这个人第一反应一定是去救孩子,而不是犹豫仇隙问题。王阳明认为这就是人内心中本能的良知。“不虑而知,是为良知”,因此,只要把每个人心中的这种良知焕发出来,它就是一种公共精神。

公共精神的来源,除了我所说的向善意志,还有人骨子里的悲悯之心。孟子说,悲悯之心人皆有之。根本是要培养国民的公共精神,只有让国民公共精神培育出来,他的向善意志、利他精神、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会自然而然做到了。

通过发展公益组织建造社会共同体

《华夏时报》:您觉得应如何让国民具有公共精神?怎样引导大家?

陈浩武:非常好的问题。方法有三条,第一条是发展教育,要从小学、中学、大学都培养人的利他精神。其实今天的社会风气是非常令人悲观的,老人倒在地下没有人敢去扶,很令人心寒。我们社会的利他精神培养还有极大空间。

第二是建立共同体来培育公共精神。比如一个公益组织组织就是一个共同体,大家在这个共同体中互相学习,互相帮助,长期就会产生一种热爱共同体的情怀,这就是公共精神。

第三条就是要更多的宣传国民的公共精神,应该树立这方面的榜样,让大家能够找到一个学习的典范。

《华夏时报》:该如何发展我们自己的共同体呢?

陈浩武:在中国,公益活动恰恰就是社会共同体的最重要胚胎,通过发展公益组织来形成一些大大小小的共同体。发展公益组织的核心就是社会重建,要注意这种社会重建它是社会的,不是行政的、机关的、体制的。它是民间和社会的重建,这就是公益组织,它是共同体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发展公益组织就是发展共同体,所以人们应该主动积极地参与公益组织的活动。

企业家应承担起社会责任

《华夏时报》:您觉得在这样一个社会重建的过程中,企业家应该有什么样的担当和责任?

陈浩武:企业家在这个时代,是要努力通过国民收入的第三次分配,从而促进社会公平。从经济学的角度讲,国家通过征税来实现国民收入的第二次分配,那么现在的核心其实要解决财富第三次分配的问题,第三次分配就是要先富带动后富。

所以,今天的企业家阶层,要拿出更多的悲悯精神支持和发展公益事业,在每年的财富收入当中拿出更多的比例去扶持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促进社会的公平。

我认为企业家的贡献是几个方面的:

第一,企业家发展企业可以增加社会就业,这是他的第一层贡献。第二,他制造产品可以提供税收。第三层贡献,就是做公益慈善。目前企业家的第一层贡献和第二层贡献都可以通过制度得以保证,但现在所提要提倡的是企业家的第三个方面的贡献,这是没有制度约束的,它属于企业家的良知和社会关怀范畴,这是他们的时代责任。

《华夏时报》:站在企业家更多承担社会责任的角度看,您觉得未来整个公益行业的发展会走向一个什么样的趋势?

陈浩武:

大概有这几个方面,第一是在社会重建当中,社会共同体越来越多,纳入到共同体范畴的人口比例越来越大。

第二,第三次分配占国民收入总分配的比重越来越大,目前我们这个比例是很小的。我在世界上走了80多个国家,像日本、英国、法国、德国这样非常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在这些国家中,学校、医院、实验室有大量以私人来命名的教学楼。很多人终其一生,最后把他所有的财富贡献给了这些公共部门。我这里说的公共部门是指教育、医疗、社会福利、养老等这些公共部门。西方的清教精神有三句话:拼命的挣钱;拼命的节省;拼命的捐赠。

我想,清教精神并非西方企业家的专利,我们中国的企业家也应该有自己的公共精神,需要不断探索。

责任编辑:方凤娇 主编:文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