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瑜 于娜 北京报道
随着在国内渗透率的快速提升,生长激素药物成为一块诱人的蛋糕。
1月5日,A股生长激素龙头长春高新(SZ:000661)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0年净利润同比增长70-80%。
对此,长春高新董秘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业绩预告是初步测算结果,具体利润构成要等年报公布。不过从2020年前三季度财报看,公司生产生长激素的子公司金赛药业利润贡献占比超过88%。根据长春高新2020年中报显示,该类药物毛利率高达92%以上。
在这块诱人的蛋糕背后,一场激烈的争夺战蓄势待发。
1月8日,安科生物(SZ:300009)宣布公司年产2000万支生长激素生产线已处于审评审批阶段。除了安科生物,国内上市药企福安药业以及国际巨头诺和诺德、辉瑞等公司均开始发力布局生长激素市场。
药企扎堆布局生长激素产品
2021年伊始,A股一波大市值公司股价强力拉升。广大中小投资者给各行业龙头冠上“酱茅”、“水茅”、“油茅”、“纸茅”等戏谑称谓。在“药茅”的候选者中,长春高新呼声颇高,而在5年前这还是一家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区域企业。
资料显示,长春高新主营业务为生物制药及中成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辅以房地产开发租赁等业务。1月5日晚间,长春高新发布了2020年业绩预增公告,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上年同期大增。随之公司股价大涨,市值突破2000亿,较2019年1月并入金赛药业前增长了4倍多。
在长春高新大幅盈利的同时,更多其他公司也向生长激素领域“增兵”。
1月8日,A股另一家生长激素生产商安科生物宣布,公司年产2000万支生长激素生产线已处于审批阶段。新生产线投产后,安科生物生长激素年产能将提升200%。
另一家医药巨头华润三九(SZ:000999)也于2020年7月宣布,将在中国大陆地区通过合约销售模式推广国际知名药企诺和诺德的生长激素注射液诺泽。
除此之外,据《华夏时报》记者统计,美股上市公司天境生物,A股上市公司福安药业(SZ:300194)、通化东宝(SH:600867)、仁和药业(SZ:000650)、亿帆医药(SZ:002019)等多家药企的生长激素产品都处于临床试验或研发阶段。
一场激烈的市场角逐将上演
巨大的市场前景和超额利润是众多企业布局生长激素的主要原因。
数据显示,我国生长激素行业市场规模从2012年的9.1亿元增至2018年的41.8亿元,增幅高达359%。全球知名咨询公司Frost & Sullivan预计,2018-2030年中国生长激素年复合增长率可达15.7%,至2030年市场规模将超过220亿元。
根据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2019年发布的一组数据显示,中国矮小身材儿童的发生率约为3%,数量近4000万。7岁以下身高低于标准身高2个标准差以上、每年身高增长小于5厘米属于矮小身材儿童。
如果临床诊断是因为生长激素分泌不足造成的身材矮小,则要依靠注射生长激素进行治疗。目前国内生长激素主要分为粉针、水针及长效水针三种剂型,即第三代至第五代生长激素。其中,粉针治疗费用约2万元/年;水针治疗费用约5万元/年;长效水针治疗费用约20万元/年。
长春高新旗下的金赛药业是国际唯一具备长效、水剂、粉剂生长激素生产能力的药企,其产品占据了国内70%以上的市场份额,可以最大程度享受市场增长红利。
2019年长春高新业绩中,金赛药业收入占比为65.39%,净利润占比为81.63%,毛利率超92%。2020年前三季度,金赛药业实现收入42.49亿元,同比增长16.35%;实现净利润19.89亿元,同比增长32.98%。
由于生长激素研发壁垒较高,药物从研发到上市周期可长达数年,因此短期内金赛药业的龙头地位稳固,其最大的挑战者当属市场占有率为15%的安科生物。
2014年至2019年,安科生物营业收入由5.42亿元增长至17.13亿元,复合增长率25.88%。从营收和净利润来看,2019年安科生物营收规模约为长春高新的23%,扣非归母净利润为长春高新的14%。
但安科生物正在快速补齐产品管线,短效水针于2019年9月上市。此外,其正待审批的新生产线为长效生长激素水针制剂,上市后将成为第二家管线齐全的生长激素玩家,同时该公司生长激素年产能也将达到3000万支。
《华夏时报》就新生产线投产后的营收增长预期采访安科生物,但截至发稿时对方并未回复。一个可供参考的线索是:2018年金赛药业扩建二期生产线时曾在官网中表示,项目落成后,金赛药业将实现年产生长激素3000万支,每年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
虽然目前金赛药业的年收入只相当于当初100亿畅想的一半,但足以为同样产能的安科药业打开想象空间。可以预见,未来200亿的生长激素市场,随着众多玩家的进入,一场激烈的市场竞争将随着未来几年各家产能释放而上演。
责任编辑:方凤娇 主编:陈岩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