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2101151815282uK7vFjtGn.png

唤醒“沉睡资源”:凉山产业扶贫一子落全盘活

王晓慧 2021-1-15 18:56:14

本报记者 王晓慧 北京报道

因为贫穷,凉山让许多人对它印象深刻。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直到脱贫攻坚战打响前夕,凉山仍是深度贫困地区之一。据记者了解,脱贫攻坚初期,四川最穷的10个县,凉山包含了8个;全州17个县市, 11个均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贫困发生率高、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

为此,近年来,凉山坚持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积极承接国家和省系列支持政策,整合一切资源、集中全部力量攻坚克难、决战决胜,凉山人民消除千百年来绝对贫困之梦终将实现,凉山终与全国同步全面跨进小康社会。

记者从四川残联了解到,截至2020年底,凉山97.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072个贫困村全部退出,其中,所有残疾贫困人口已经全部脱贫。

四川的发展要取得质的飞跃,凉山脱贫是必经之战。

“两不愁三保障”全面达标

近日,家住凉山州金阳县对坪镇大红口村的残疾人王德珍有件大喜事:通过落实危房改造政策,他从潮湿阴暗的危旧土房,搬进了砖混结构的安全住房。

“以前的房子破旧不堪、漏水严重,墙体都开裂了,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王德珍感激地说,现在好了,多亏了党的好政策。房子结实了,心里踏实了,住得很舒心。

据记者了解,农村危房改造是解决贫困群众住房安全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是党和政府重要民生实事,也是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的重中之重。在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中,凉山精准把握中央政策走向,严格确认危房改造对象,切实解决四类重点对象的住房安全问题,即居住在C、D级危房中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低保户、贫困残疾人家庭。

2018年以来,全州共计实施完成贫困残疾人家庭危房改造7926户,全面精准完成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危房改造任务。

而贫困残疾人家庭的危房改造只是凉山“两不愁三保障”成绩中的一个缩影。自脱贫攻坚以来,凉山州各县市党委政府将贫困残疾人帮扶纳入脱贫攻坚工作大局,相关部门聚焦残疾人不愁吃、不愁穿、基本医疗、义务教育、住房安全保障和扩大基本康复服务、家庭无障碍覆盖面等,确保所有普惠政策对残疾人全覆盖,在各地实施的重大政策制度和项目、资金安排上为贫困残疾人叠加特惠,给予贫困残疾人重点和优先帮扶,落实各项扶贫到户政策,确保精准帮扶残疾人脱贫。

在贫困人口动态调整工作中,将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全部纳入建档立卡扶贫对象,持续推进残疾人脱贫攻坚。抓好政策兜底,将44914名残疾人纳入农村低保,做到应保尽保,防止返贫。精准核发“三项补贴”,2016年以来,全州共计发放扶贫对象补贴31337人次,发放资金4539.61万元,发放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28.04万人次、发放资金21134.299万元,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18.78余万人次、发放资金16283.78万元。

教育是凉山脱贫攻坚中最为基础和关键的一环。为此,凉山实施残疾人15年免费义务教育,采取“一人一策”,通过“随班就读”、“送教上门”、“特殊教育学校入学”等方式,防止残疾儿童失学辍学。截至目前,全州共有8个县(市)设有特殊教育学校(中心),开办41个教学班,在校学生490人(其中送教上门学生93人),在普通中小学校随班就读残疾学生3174人,普通学校送教上门残疾学生933人,全州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93.35%。为防止贫困残疾学生“因贫辍学”,大力开展贫困残疾学生及贫困残疾人子女入学资助工作,2016年以来,共计资助贫困残疾学生及贫困残疾人在校子女12888人次,资助资金1548.63万元。

同时,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和重度残疾人全部参加医疗保险,相关费用由政府代缴,低收入家庭的重度残疾人全部纳入医疗救助,贫困残疾人家庭实现医生签约全覆盖,贫困残疾患者县域内住院治疗医疗费用自付比控制在5%以内。

发挥产业扶贫“一子落而全盘活”效应

凉山作为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是影响四川乃至全国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的控制性因素。

然而,凉山地区的深度贫困既有自然原因,也有历史和社会原因:恶劣的自然条件、落后的思想观念、复杂的社会问题交织在一起,这里集中了典型的贫困疑难杂症。因此,这里的脱贫也需要治穷、治愚、治病综合施治,除了修路建房、易地搬迁这些经济“猛药”外,产业扶贫更是充分发挥了在脱贫攻坚大局中“一子落而全盘活”的积极效应。

据记者了解,凉山通过开展实用技术培训、产业扶持、资金支持,因地制宜扶持贫困残疾群众发展养殖业、手工业、服务业、彝绣、手工编织等项目,扎实开展残疾青壮年文盲扫盲教育培训,提高贫困残疾群众就业能力,增设残疾人公益岗位。

2016年以来,全州投入资金1465.67万元,对超过50000名残疾人提供农村实用技术培训。重点打造和扶持残疾人自主创业致富带头人,2017年至2020年,共计投入资金220万元,对安置残疾人5人到8人以上、就业创业达到一定规模、辐射带动残疾人致富的41户残疾人给予奖励并作为基地示范户或示范基地挂牌。

舒发军,凉山州德昌县热河镇棉花村二组人,他独腿残疾,却自立自强,外出闯荡多年,还学会了川剧变脸。

在脱贫攻坚战打响之年,舒发军回到家乡在雅砻江畔自家的陡坡上种了五十亩芒果。他不仅自己种,还动员乡亲们一起种芒果,并且成立了德昌县润捷富农芒果种植专业合作社,舒发军任社长,16位建档立卡残疾人和上百位村民参与进来,一共种植了两千多亩芒果。

其中,合作社为16名建档立卡残疾人提供股权量化资金分红,2017年每人分红468元,2018年每人分红937.5元,2019年每人分红1250元。此外,舒发军积极发展电子商务,促农产品“变现”,增加农民收入。2020年5月,舒发军荣获“四川省劳动模范”的称号。

一个个鲜活的典型人物,彰显着四川残疾人自强自尊、砥砺奋进的拼搏精神,他们用自己的行动感染着身边人,传递着源源不竭的精神动力,引导广大残疾人不等不靠,自强脱贫奔小康,吸引社会爱心企业和人士关心、关注贫困残疾人,助力他们如期脱贫。残疾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实现了生活和事业的梦想。

责任编辑:方凤娇 主编:文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