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仕省 北京报道
2月21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即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由新华社受权发布。这份文件共5个部分,包括:总体要求、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
这是“十四五”时期的首个中央一号文件,也是中央一号文件连续第18年聚焦“三农”问题。一号文件,对新发展阶段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总体部署,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和每个人的命运、发展,息息相关。
“一号文件确立了‘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的战略目标,确定‘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并提出了具体的举措,力度空前,具有重要历史意义。”2月21日,长期研究农村市场的黑龙江省食品产业联盟副秘书长王小语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与往年相比,“今年一号文件在结构上跟以前不太一样,板块相对较少,重点任务较集中,最重要的抓手就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2月21日,农业农村部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刘俊杰向《华夏时报》记者如是解读。
最重要的抓手就是乡村振兴
刘俊杰认为,今年一号文件出台背景也不相同。“今年文件是在两个100年历史交汇点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上制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如期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今年也是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在这个承上启下的重要历史的关头和时间交汇点,需要重新认识‘三农’在新发展阶段的历史定位和战略定位。”刘俊杰说,过去工作的重心是放在脱贫攻坚上,今年的一号文件对乡村振兴作再动员,这是一个特点。
此外,“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相比此前,今年的一号文件任务更集中。”刘俊杰指出,今年一号文件重点任务较集中,最重要的抓手就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从内容看有几个不一样的地方:第一,为“十四五”开新局起好步,进一步细化了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标:即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第二,部署落实有效衔接任务,要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不出现规模性返贫,这是今年的一个底线任务;第三,把稳产保供作为今年“三农”工作必须守住的第二个工作底线,抓住耕地、种子两个要害;第四,提出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要求抓县域,统筹县域内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基本农田、生态保护、村庄布局等。要求抓建设,除了传统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人居环境等,还提出大力开展数学乡村建设。
无独有偶,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也对《华夏时报》称,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富有新意,“三农”的地位比任何时候都高,比如,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在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副院长张红宇看来,2020年我国脱贫攻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脱贫不是终点,相比之下,乡村振兴是一个更为全面、普惠、长期的任务。“脱贫攻坚主要是9899万绝对贫困人口怎么样彻底解决他们的脱贫问题,而乡村振兴是怎么样让所有农民群众在乡村振兴中实现农业的高质高效、农村的宜居宜业、农民的富裕富足,带有全面的、普惠性的特点。”张红宇说。
谨慎开展农村土地改革试点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
“一号文件的目标很明确。”叶青认为,要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要新产业的入驻,这一切都离不开用地。
一号文件提出,有序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健全土地经营权流转服务体系。
在宅基地管理方面,文件特别提到,要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三权分置)有效实现形式。
在提及乡村改革问题上,文件多次用到“探索”、“稳慎”等词语,如提及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要“积极探索实施”;提及休闲观光农业的产业分散布局,要“探索灵活新方式”;提及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要“稳慎推进”。“这意味着在未来推进改革的过程中,会有更多的试点工作陆续出台”。中国社科院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李国祥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本报记者对比往年的一号文件也发现,今年的一号文件中在积极探索实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基础上,又加了一句“完善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政策,实行负面清单管理”。
“实行负面清单管理实质上就是放宽了利用的方式,即清单之外皆可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叶兴庆说,“所谓负面清单就是你不能改变土地的集体所有制性质,还有就是保护农民利益。”
在宅基地方面,“规范开展房地一体宅基地日常登记颁证工作”首次出现在中央一号文件。叶兴庆指出,所谓“房地一体”是针对实践中一些房地不一体的情况提出的,这一规定更加明晰了宅基地和农房的权属问题。
本报记者还注意到,“耕地”也是此次文件中的一个关键词。一号文件强调,采取“长牙齿”的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
“耕地‘寸土不让,寸土必争’,必须坚守五条红线,即18亿亩耕地红线任何时候都不能突破;必须确保17.5亿亩大粮食的播种面积;必须确保8亿亩的小麦和水稻种植面积;到明年要建成10亿亩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粮食生产功能区要保90%以上的谷物。”张红宇表示。
在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方面,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党国英也指出,中央已屡次强调不得以退出承包地和宅基地作为农民进城落户限制条件,政策意图很明确,各地不能也不敢对农民进城落户作出这样的限制条件。
责任编辑:方凤娇 主编:陈岩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