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仕省 北京报道
2月25日16时,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国家乡村振兴局牌子正式挂出。这既是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一个标志,也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奔向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国家乡村振兴局的诞生将承担从脱贫攻坚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使命。2020年12月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
“乡村振兴局的成立非常及时,今年两会将是热点话题。”被誉为“公车改革第一人”的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告诉《华夏时报》记者,乡村振兴局不仅让中国农村的人们过上幸福的生活,更重要的是经济内循环还有了抓手,城乡发展会更均衡。
据悉,去年底在全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强调,顺应“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移的新要求,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工作第一位的任务。
1月4日,胡春华到国务院扶贫办调研时要求:用乡村振兴统揽新发展阶段“三农”各项工作,接续支持发展产业、建设基础设施、改善公共服务等;要健全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机制,分层分类做好帮扶救助等。
而国家发改委秘书长赵辰昕去年12月就表示,“十四五”时期,将联合有关部门和地方,结合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战略,进一步完善后续扶持政策体系。
本报记者梳理地方两会发现,各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部署2021年工作时均把乡村振兴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
由农业农村部代管
本报记者此前获悉,国家乡村振兴局系由国务院扶贫办整体改组而来,由农业农村部代管,为副部级。国家乡村振兴局的人员编制、内设机构及行政关系,与国务院扶贫办基本一致,“三定”方案(部门职责、内设机构、人员编制)已初步形成,待公布。
去年12月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强调,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2月16日出版的《求是》杂志发表了一篇题为《人类减贫史上的伟大奇迹》的文章,署名为“中共国家乡村振兴局党组”,这是国家乡村振兴局党组的首次亮相。
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国家乡村振兴局局长人选也在当日公开。
乡村振兴局官网显示,王正谱在2021年1月已担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兼办公室副主任,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国家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局长。他原任四川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2018年8月,王正谱由辽入川,在四川工作两年多后,他离川回京。
调离四川后,王正谱先后现身两场重要会议:1月26日,胡春华在京主持召开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全体会议,央视新闻电视画面显示,王正谱参加;2月2日,“国家脱贫攻坚普查领导小组”再度召开全体会议,胡春华主持会议并讲话,央视新闻画面显示,王正谱也参加了这次会议。
王正谱曾在原农业部工作多年,2010年作为中组部选派的66名干部之一,到辽宁交流任职,2018年调任四川。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中央认为,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极为重要,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时间是2018年3月,要实现产业、生态、文化、人才、组织五大振兴,所以要有个机构来推动这五大产业振兴。”叶青说。
谈及乡村建设,在2月22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表示,在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以后,“三农”工作重心要历史性地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5年内投7万亿
按照《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定位,2018年至2022年这5年间,既要在农村实现全面小康,又要为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
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做好“三农”工作长期坚持的重大方针。“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人口比重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加强农村薄弱环节的建设,因此需要大量资金投入。”长期研究农村市场的黑龙江省食品产业联盟副秘书长王小语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本报此前报道,原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韩俊透露:经初步测算,要实现乡村振兴战略5年规划的目标,至少要投资7万亿。“我们必须建立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健全适合农业农村特点的农村金融体系,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农村的薄弱环节,满足乡村振兴多元化、多层次的金融需求。”韩俊说。
钱从哪来?为此,农业农村部提出两大资金来源:一是农村金融,二是社会参与。
就农村金融来说,尽管目前农村金融体系非常薄弱,除了农业银行、邮政储蓄、农商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之外,放宽农村金融市场准入政策,健全农村金融体系必须跟上。
随着新版土地承包法的出台和土地管理法的修订,农房、承包地的抵押贷款有望在全国推广。“这些过去沉睡的资产,一旦农村土地交易市场成熟,会撬动千亿级别的资金。”长期研究农村土地改革的京鼎律师事务所律师杜兆勇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在社会参与方面,政企合作共同推动乡村振兴被置于重要地位。比如,山东临沂兰陵国家农业公园,由政府补贴,民间资本投资,建成总62万亩的园区,集农业生产、加工、旅游等产业于一体,包括餐饮、住宿、娱乐、康养等设施。这样政企合作项目,达到了让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的目标,又能带来经济效益。
而其他更多的地方则正在探索的政企合作项目,涵盖农村易地扶贫搬迁、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等领域,社会资本的参与,同样让乡村振兴有了更强的资本造血能力。
在采访中,本报记者注意到,在资金方面,各地正在积极探索多元化形式以帮助乡村振兴的发展。天眼查发现,多地积极探索股权投资服务乡村振兴,以政府引导基金为主的母基金担纲大任,探索“引导基金+平行子基金+项目库”多措并举。
“很多地方财政参与基金建设,并交付专业投资公司进行管理。”东部某市财政局一位科长告诉本报记者,近年来,很多地方通过加大专项资金统筹的整合,筹建乡村振兴发展基金。天眼查数据显示,目前已成立的乡村振兴母基金多达86只。
杜兆勇则表示,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到2025年,农业基础设施现代化迈上新台阶,农村生活设施便利化初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可见要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是需要巨量资金的。
责任编辑:方凤娇 主编:陈岩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