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210519214220zxxkA6gb18.jpg

工业仍强,经济不弱

李超 2021-5-19 22:27:51

李超

4月经济延续较高景气度,供需两端均有不错表现,调查失业率回落至5.1%,经济处于稳增长压力较小的窗口期。供给端,工业表现仍强,4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8%,两年平均增长6.8%,保持较高景气度;需求端,消费低于预期,主因3月数据出现跳升,4月回落属于正常现象,未来仍有复苏空间;投资增速保持良好表现,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速表现更好。

货币政策当前以金融稳定为首要目标,采取稳健中性的政策基调,即边际收紧,主要体现为信用收缩,即信贷、社融及M2增速的回落。但我们预计2021年四季度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加大,使得货币政策首要目标切换至稳增长,触发政策基调转向稳健略宽松。总体看,今年前三季度政策保持“紧信用、稳货币”,四季度转为“稳信用、宽货币”,信用收缩下半年将渐入尾声。

四季度货币政策转为稳健略宽松,资本市场有望迎来股债双牛行情。预计10年期国债收益率回落至3%以下,信用利差有所收窄;“宽货币+稳信用”的政策组合下,货币端和信用端均利好股市,不仅带动市场风险情绪,同时随着10年期国债收益率的下行,也将从估值角度推升成长股行情,建议三季度末提前布局。

用工需求提升,就业持续好转

4月全国调查失业率为5.1%,较3月回落0.2个百分点,就业压力持续好转。4月份城镇新增就业140万人,超出2020年同期的125万人和2019年同期的135万人,城镇新增就业岗位数量显著增加。

图片 1.jpg

调查失业率下行有以下几方面原因:其一,线下消费恢复较快,餐饮、零售、旅游等行业快速修复,用工需求快速提振,4月26日人社部一季度新闻发布会上提到,旅游、餐饮等线下消费类职业用工短缺程度均有所增加;其二,二季度进入生产旺季,工业生产保持较高热情,部分行业“招工难”现象仍显著存在,如汽车生产、芯片制造等;其三,疫情期间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得以延续,如延长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延长小规模纳税人和受疫情冲击较大行业的税收优惠政策等等,对小微企业的吸纳就业能力有所支撑。

往前看,我们认为二季度就业情况有望持续向好。一方面,二季度是传统生产旺季,调查失业率往往呈现季节性回落的特征;另一方面,随着疫情防控的成功以及疫苗的逐步落地,餐饮、酒店、旅游、文体娱乐业等行业将逐步回归正常增长路径,特别是“五一”假期刺激服务业用工需求,其吸纳就业的能力将进一步体现。

工业稳中加固,生产渐回正轨

4月份工业保持较高景气,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8%,两年平均增长6.8%。4月工业增加值增速相比3月加快0.6个百分点,但与一季度近两年的平均增速持平,工业生产稳中加固,总体来看未来工业生产渐回正轨的趋势不变。

4月份工业生产总体延续前期景气态势,但强度呈现一定的边际放缓迹象。据国家能源局数据,4月份第二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2.3%,较3月用电量环比回落。从高频数据上看,4月螺纹钢产量、PTA产量、汽车半钢胎开工率等数据景气强度较3月份边际放缓,强度与2019年相当。焦炉开工率、高炉开工率受碳排放要求有一定回落,低于前两年同期,但同时开工钢厂的达产率提升,使得钢产量仍有一定支撑。

国内需求对工业生产有一定支撑。第一,下游消费持续回暖,但边际强度稍降,例如4月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较去年及前年同期大幅提升,但增幅较3月略有放缓,另据中汽协数据,3月乘用车环比分别下降9%和9.1%,同比分别增长7.9%和10.8%;第二,投资方面,制造业、地产、基建等投资保持良好态势带动相关工业品需求,例如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行业数据,4月各类挖掘机械产品销量同比涨幅2.5%(去年同期基数较高)。

外需在4月仍有一定支撑,但随着海外供给的修复,供需缺口弥合,支撑力度或边际降低。随着海外疫苗的落地,美欧日韩等经济体PMI数据持续改善,海外供给有望逐步修复。截至4月底,CCFI指数仍保持高位,反映海外需求强劲。但同时海外供给能力也在加快恢复,发达经济体及发展中经济体工业生产端数据改善,例如美国库存指数回升,美国原油、粗钢产量和开工率在4月份有所上升,美英德韩等国家出口数据改善。

4月PPI数据再超预期,工业品价格上涨由上游向中游传导顺利,激发上中游制造企业生产热情,其中工业品黑色系产业链领涨,焦炭价格大幅修复,铁矿石、钢材价格再创新高。PPI上涨的影响也开始向CPI传递,据统计局披露,受原材料上涨影响,家电、笔记本电脑、自行车等价格均有所上涨,不过涨幅较小,在0.6%—1%之间。再通胀过程中,若上中游产品的价格快速上涨未能充分向终端消费传导,将使得终端消费品的制造企业面临一定的生产压力。

服务业稳步复苏对相关产业链有促进作用。4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18.2%,两年平均增长6.2%,服务业稳步复苏,从第三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31.3%可得到印证。从细分行业上看,铁路运输、航空运输、住宿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高于65.0%;同时,部分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恢复明显加快,住宿、餐饮、生态保护及环境治理、文化体育娱乐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高于上月1.8-5.7个百分点,表现强劲的复苏态势。随着国内疫苗的普及和气温提升,服务业有望加快恢复。

2.jpg

从分项数据上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2%;制造业增长10.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0.3%,制造业表现强劲。我们主要关注的工业产品除原煤(-1.8%)外均表现强劲:水泥(6.3%)、钢材(12.5%)、汽车(7.7%)、发电量(11.0%)、十种有色金属(11.6%)同比增速较高。另外,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集成电路、微型计算机设备同比分别增长175.9%、43.0%、29.4%、13.5%,两年平均增速均超过19%。

我们认为,5月工业生产有望保持良好态势,但部分支撑因素的利好强度可能边际放缓及低基数影响渐弱,读数将有所回落。

消费低于预期,仍有复苏空间

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同比增长17.7%,大幅低于市场一致预期23.8%,与我们的预期值20.2%更加接近。与2019年相比,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两年复合增速为4.3%,较前值6.3%有所回落。我们认为,4月社零增速回落主要因为3月数据出现跳升,就地过年导致春节期间的一部分消费延后至3月,使得1-2月社零不及预期而3月社零大幅走高,因此4月数据回落属于正常现象,整体上消费仍处于复苏通道。在“五一”小长假的带动下,预计5月社零两年复合增速有望回归到5%左右。

3.jpg

往前看,我们认为消费复苏仍有复苏空间,预计到2021年四季度社会品消费品零售总额的两年复合增速达到6.5%以上。

一方面,随着经济回到合理增长区间,就业情况好转,居民收入稳定,消费意愿渐次回升,消费潜力正在逐步释放。据文旅部测算,“五一”期间,全国国内旅游出游人次达2.3亿,恢复至疫情前同期的103.2%;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132.3亿元,恢复至疫前同期的77.0%。五一档总票房破16亿元,打破五一档票房、人次、场次三项影史最高纪录。海口海关披露,五一海南离岛免税销售额、购物人次、购物件数分别同比增长248%、141%、229%,均远高于2019年同期水平。商务部披露,5月1日-5日,重点零售企业日均销售额比清明假期增长32.1%,呈现加速回升态势。

另一方面,随着疫情因素趋弱,线下消费场景正在快速正常化,消费进入供需同向扩张的阶段。上海、江苏等地近期放开景区75%载客上限,诸多景区推出主题活动吸引游客来访;企查查数据显示,2021年一季度新注册餐饮相关企业62.6万家,同比增长113.3%;CBA篮球赛分三阶段放开观赛人员上线。疫情期间被迫关闭的营业场所正在重新恢复活力,有助于消费重回正常增长路径。

9.jpg

投资延续回落,制造业修复速度快符合预期

2021年1-4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19.9%,较前值回落5.7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3.9%。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21.6%,较前值回落4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18.4%,较前值回落11.3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3.8%,较前值回落6个百分点。从与2019年相比的两年复合增速看,地产、基建、制造业投资两年平均增长8.4%,2.4%和-0.4%,仍是地产最为强劲,制造业投资偏弱。但从4月当月同比增速看,制造业投资增速达到14.7%,高于地产投资的13.7%和基建投资的2.6%。

4.jpg

1-4月制造业投资增速较前值回落6个百分点至23.8%,虽然两年复合增速为-0.4%仍为负值,但相比1-3月的-2%已经明显修复。且4月当月同比增速14.7%处于较高水平,高于基建、地产投资的当月增速,4月环比增速看,同样有强于季节性的表现。

制造业投资增速主要受下游需求、工业企业利润、产能利用率等基本面数据及信贷、社融等的资金面数据影响。我们认为工业品价格上行、企业利润的恢复、库存周期的开启将使得企业中长期资本开支意愿进一步提升,在信贷资金支持的情况下,有望对制造业投资提供较强的支撑,后续制造业投资增速下行仍将较为缓慢,对制造业投资数据不必悲观。其中,预计央行仍将通过MPA考核加大制造业融资考核权重,增强对制造业领域的资金支持,制造业企业融资可得性仍将较好。

行业结构方面,高技术制造业投资仍然表现最好,是制造业投资的主要支撑。数据显示,1-4月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34.2%,两年平均增长13.7%,其中,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医药制造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40.3%、33.1%,两年平均分别增长13.4%、13.8%,明显高于整体制造业投资。其他传统行业中两个行业环比回升值得关注,其一是受益于前期需求改善较为明显的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1-4月增速44.5%,较前值回升2.7个百分点;价格和盈利向中游传导,1-4月纺织业投资增速22.9%,较前值回升4.7个百分点。

全年看,行业出清预计有望从数据统计的维度使得制造业投资略超预期更高,我们预计全年制造业投资将在库存小周期及行业出清的共同推动下,有相对较强的表现,但下半年需求回落的趋势下,制造业投资增速也较难大幅走高,维持全年回落至5%左右的判断。

5.jpg

基建方面,2021年1-4月基建投资(不含电力)累计同比增长18.4%,两年复合累计增速2.2%,4月当月同比增速2.6%,两年复合当月同比2.4%。其中,1-4月道路运输、水利管理、铁路运输和公共设施管理投资增速分别为16.8%、24.9%、27.5%和14.1%,前值分别为25.7%、42.5%、66.6%和23.5%。

基数影响逐步下降,4月基建增速总体平稳。疫情冲击导致2021年前4 个月基建投资基数效应明显, 4月基建投资当月同比2.6%,维持正增,基数效益的扰动逐步下降。1-4月基建投资两年复合增速为2.2%,体现出基建投资平稳增长的特征。

重大项目投资落地助力基建投资。我们提示关注重大项目推进对基建的拉动,截至5月12日,除东北三省、湖北、山西、西藏以外,共有25个省份印发了重大项目名单。其中,有20个省份公布了总投资额共计51.40万亿,有24个省份公布了2021年计划投资完成额共计11.89万亿。进入4月,部分省市已开始二季度集中开工部署,积极促进项目持续推进,重大项目投资落地为4月基建的稳步增长奠定基础。

水泥、钢铁等建材高频数据也有印证。从建设项目所需钢材水泥情况来看,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带动基建投资改善也有印证。自3月起水泥、玻璃、建材指数等高频价格指数环比回升,4月延续回升态势。同时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发布数据显示,4月下旬,重点统计钢铁企业钢材库存量1341.38万吨,比上一旬减少249.57万吨,减幅15.69%;比上月底减少129.30万吨,减幅8.79%;比去年同期减少131.45万吨,减幅8.92%。4月旺季来临,水泥企业出货加速好转,目前全国库存低于五成。

6.jpg

新增专项债发行提速,后续对基建提振有限。2021年一季度新增专项债发行缓慢,进入4月专项债发行有适当提速,特别是4月下旬至5月上半月期间,每周新增专项债发行达到1000亿上下。2021年全年安排新增专项债3.65万亿元,未来5月至9月可能是发行高峰,流向基建领域资金有望适度增加。值得注意的是,我们认为新增专项债的发行对后续基建提速影响有限,其一是今年流向基建领域的资金比例可能适当下降,其二是2020年以来影响基建投资的核心掣肘是项目质量和压实责任的防风险态度,而非资金。因此,我们预计2021年基建投资大概率稳步增长,全年增速为3%左右。

7.jpg

2021年1-4月,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同比21.6%,与我们预测基本相符,前值25.6%,较2019年两年复合增长8.4%。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和土地成交价款累计同比为4.8%和-29.2%,两年复合累计增速分别为-4.0%和-13.0%。新开工、施工、竣工累计同比12.8%、10.5%、17.9%,两年复合累计增速分别为-4.0%、6.4%、0.4%。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累计同比分别为48.1%和68.2%,较2019年两年复合增长9.3%和17.0%。房地产开发到位资金累计同比35.2%,前值为41.4%,较2019年两年复合增长10.1%。国内信贷、自筹、定金与预收款和个人按揭贷款累计同比为3.6%、15.4%、74.1%、41.3%,前值为7.5%,21%,86.1%,50%。

2021年4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当月同比增13.68%,两年复合增速10.27%。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和土地成交价款当月同比-15.4%和-45.4%,两年复合增速为-1.92%、-0.25%;新开工、施工、竣工当月同比为-9.3%、-11.3%、-3.1%,两年复合增速为-5.4%、-6.7%、-6.0%;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当月同比分别为19.2%和32.5%,两年复合增速为8.0%和12.2%。房地产开发到位资金当月同比增19.6%,两年复合增速为9.04%,其中国内信贷、自筹贷、定金与预收款和个人按揭贷款当月同比为-9.6%、0.8%、48.5%、22.0%,两年复合增速为0.0%、3.3%、15.5%、10.1%。

8.jpg

政治局会议定调下,利用稳增长压力较小的窗口期解决中长期结构性问题,坚持房住不炒,落实长效机制。我国经济、房地产显著依赖于房地产政策的变化,从2020年Q3以来房地产长效机制持续发挥作用,三道红线、房贷集中度新规、土地集中供应等举措已有体现。430政治局会再次强坚持房住不炒,5月四部门约谈房地产税有深意。我们认为,考虑利用稳增长的窗口期解决中长期结构性问题的逻辑,“房住不炒”稳定楼市预期和打击投机性需求的同时,政策开始积极鼓励扩大供给,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房地产市场的错配问题,长效机制持续作用有助于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下一步扩大房地产税试点范围与房地产税立法并不相佐。我们认为,在上海、重庆的经验上,进一步扩大核心城市试点的方式可能更有利于积累政策经验,从而更有利于房地产税立法的落地,尤其是在我国因城施策的房地产调控机制下,长期供给能力不足、供给压力较大的城市推进房地产税的概率会较高。

短期调控是因城施策下地方维稳楼市的体现。今年以来部分地区楼市表现出一定“0过热”迹象,上海、杭州、深圳等地区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为楼市降温。我们认为,短期政策调控符合地产政策调控的长期思路。在大国大城的新型城镇化时代,扩大供给是解决一二线核心城市过热的关键,“四限”政策并不会导致需求灭失,只是延后,不应过度解读,认为楼市出现系统性转向。

低基数带来高增长,复合增速印证地产平稳增长。受2020年低基数影响,2021年1-4月地产投资实现21.6%的高增长,从两年复合增速来看,增速为8.4%,高于2020年全年7%,印证平稳增长,符合预期。

地产需求较强,销售数据亮眼。2021年1-4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累计同比分别为48.1%和68.2%,较2019年同期增长19.5%和37.0%,两年平均增长9.3%和17.0%。销售数据亮眼印证了较强的地产需求,资金回款也有印证,房地产开发到位资金累计同比35.2%,较2019年两年复合增长10.1%,其中定金与预收款、个人按揭贷款保持较高增速也有印证。未来,考虑430政治局会议定调及前期一系列地产支持政策的边际收紧,预计地产销售会逐步稳步回落。

关注销售的滞后作用和被动再投资链条,地产投资平稳增长。销售数据改善通过滞后作用有助于支撑后续投资走势,特别是被动再投资链条。在房地产长效机制引导下,在降负债、透明化经营等短期监管政策的要求下,三道红线、房贷新规等政策对房企土地前融和主动再投资产生扰动,房企有加速销售尾款回收的压力和意愿,预售待竣工库存有望去化,被动再投资链体有望对建安投资形成支撑。年内数据基本符合我们前期预判,相比于2019年,2021年1-4月新开工、施工、竣工累计同比12.8%、10.5%、17.9%,两年复合累计增速分别为-4.0%、6.4%、0.4%,竣工与施工的较好表现印证被动再投资链条的积极表现,对地产投资形成支撑,并有助于地产后周期消费的改善。

(作者为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程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