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210714161233JFVc7jlmql.jpg

GE公司“中国化”再进一步,一场覆盖10余省份的走基层行动将带去这些资源

李未来 2021-7-14 18:43:32

本报记者 李未来 北京报道

在与中国的深入合作中,通用电气公司(下称“GE公司”)已经逐渐被中国化。

多年前,GE中国已在人才培养、研发创新、生产制造和采购等领域开展本土化建设,目前GE中国96%的员工和90%以上的管理层为中国员工。为了拓展在中国的业务,GE中国选择与中国客户一同发展,于是就有了与中航工业、哈电集团、华电集团的合作。另外,在全球数字技术的浪潮中,GE公司则与中国企业联手开发数字系统,升级产品。

近日GE公司旗下的医疗公益发起了“健康新征程,关爱走基层”的行动,以其在医疗方面的先进技术和优质资源在中国10余个省份开展一次普惠活动。这让GE公司的中国情结更深一步。

GE公司的“中国化”

GE公司的前身是爱迪生电灯公司,其于1878年成立,把一个个发明从实验室带向工厂,开发了热烤箱、荧光灯、涡轮螺旋桨发动机、喷气式飞机发动机等产品。

经过100多年的发展,GE公司演变为一个“巨无霸”,业务覆盖石油天然气、发电、航空运输、数字、医疗、互联网、金融等多个领域。

GE公司与中国的合作,从100多年前就开始了,1906年,GE与中国正式开始贸易往来,1908年GE在沈阳建立第一家灯泡厂。中国一直以来都是GE的重要战略市场,是除美国本土以外的最大单一国家市场,如今GE在中国的发展已成为GE全球未来发展的重要引擎和组成部分,业务涵盖能源、航空、医疗等工业垂直领域,以及金融、智能制造、研发和数字化等横向职能部门。

总体来看,GE公司在中国的发展有三大策略:全面本土化,全球合作化,全速数字化。

GE中国已在人才培养、研发创新、生产制造和采购等领域开展本土化建设,目前GE中国96%的员工和90%以上的管理层为中国员工。人才的本土化能够让其更加了解本地市场环境细微的变化,掌握日常经营并根据需求及时调整决策。

GE公司认为,拓展中国业务的唯一方式就是与在中国的客户一起发展,通过与中国的行业领军企业长期合作,帮助客户实现在本土及全球市场的业务增长。

成立于2012年的昂际航电便是GE与中航工业合资的公司。哈电集团、华电集团都是GE在中国的重要合作伙伴。

在全速数字化方面,GE航空集团正在与包括中国东方航空公司、中国商飞、厦门航空、长龙航空和昂际航电等客户开展数字化合作项目,为客户提供有关飞行安全、飞行管理、机队支持等领域的数字化解决方案。GE和大唐携手打造的北京国际电力数据监测诊断中心已经成功接入6座电厂的13台机组,部署在电厂内的10,875个传感器每天可产生2.3GB的数据。

将资源带向中国基层

GE公司在医疗方面起步较早,世界第一代X光机、第一代CT、第一台全身磁共振设备,都是出自GE公司。如今的GE医疗是一家领先的医学成像、监护、数字医疗技术提供商,可以提供智能设备、数据分析、软件应用和服务,实现从疾病诊断、治疗到监护全方位的精准医疗。

1990年GE医疗与当时的中国航天部和卫生部合资成立了GE中国第一个合资公司——航卫,后来又在北京成立了生产X光机的华伦工厂。

“在与中国百年交融的合作发展中,我们已经有6600多名员工,5个工厂,带动培养了中国150多个核心供应商,我们的医疗设备每天服务超过两千万的中国患者,正是过去多年在中国的深耕细作,才全面了解了中国基层市场的需求和挑战。” GE医疗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张轶昊表示。

根据“健康新征程,关爱走基层”的行动计划,GE医疗将重点覆盖江西、云南、四川、贵州、福建等超过10个省份的老区和偏远地域,在未来一年的时间内持续开展疾病公益筛查与健康宣教、基层医师人才培训、服务和技术应用交流等公益项目,助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

多维度的培训项目将覆盖放射影像、核医学、麻醉、超声、心血管介入等十多个学科领域,并联合中华医学会放射技术分会、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麻醉医师分会等权威机构、近百位专家,运用e学e用线上平台和线下的病例大赛、培训基地的定期/不定期培训等形式,陆续开展超过百场的基层医生能力建设和培训活动,覆盖全国十余个省份。

针对癌症、心血管、脑卒中等三大高发疾病,结合GE医疗已有的“JoinPink”粉红行动乳腺癌筛查、“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行动”等公益活动,联合公立和非公医疗机构,采用移动筛查车、人工智能和5G、远程读片和专家会诊等手段、面向基层免费开展高危人群开展包括心电检查、乳腺癌筛查、肺癌早筛等活动。

针对基层医疗机构不断变化的服务需求,GE医疗将集合远程服务和网络覆盖,为广大基层医疗机构提供主动的“预防性服务”, 从基础的设备运行保障延展至远程技术及远程临床应用的支持。

责任编辑:张蓓 主编:张豫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