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210814134816jLEHVmttxX.jpg

南模生物科创板IPO:“小白鼠”企业扎堆上市,市场占有率不具优势

赵奕 胡金华 2021-8-14 19:54:56

本报记者 赵奕 胡金华 上海报道

“小白鼠”等生物模型作为药物临床前研究的重要工具,正在随着药物研发行业的高速增长而获得更多机会。记者了解到,8月6日,专注生物模式研究的上海南方模式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南模生物”)在科创板上市的审核状态已经变更为提交注册。

根据招股说明书,本次IPO,南模生物计划募集资金4亿元,将用于生物研发基地项目、基因修饰模型资源库建设项目、人源化抗体小鼠模型研发项目、基于基因修饰动物模型的药效平台建设项目等。

针对本次IPO相关问题,《华夏时报》记者向南模生物发送了采访函并向其致电。南模生物证券事务部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采访函已经收到,但是不方便回答相关问题,以上交所官网信息为准。”

“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生物医药研发领域相对较弱,尤其是原研药。近两年我国在医药研发方面的投入不断加大,生物模式作为产业链上的一环,也随之得到了发展。”中国科学院西南多样性中心助研李雷向本报记者表示。

背靠科研院校

公开资料显示,南模生物成立于2000年9月,南模生物主要从事基因修饰动物模型及相关技术服务,业务涉及的模式生物包括小鼠、大鼠、斑马鱼、线虫等,其中以基因修饰小鼠模型为主。

截止招股书递交日,南模生物的控股股东为砥石咨询,持股47.49%。实际控制人为费俭、王明俊,二人通过砥石咨询、璞钰咨询和砥君咨询合计控制南模生物48.87%的股份,费俭担任公司董事长,王明俊担任董事和总经理。

财务方面,根据招股说明书,2018年至2020年,南模生物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21亿元、1.55亿元、1.96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1511.12万元、2324.99万元、4455.59万元。2021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2亿元,较上年同期上升57.76%,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69.52万元,较上年同期上升307.97%。

记者注意到,在研发方面,南模生物的研发费率比同行高出很多。2018年至2020年,南模生物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分别为1760.26万元、2868.59万元、3441.64万元,占各年度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4.49%、18.53%和17.54%,而行业可比公司研发费用率平均值分别为10.14%、12.36%、10.14%。

图片 1.jpg

2.jpg

图片来源:南模生物招股书注册稿

对于研发投入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南模生物解释称,近年来公司越发注重模式生物平台建设,为人类基因组解码提供更优质的基础服务,鼓励内部研发,丰富企业内部基因修饰动物模型品系,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故研发投入占各期收入比重较高。报告期内,南模生物研发费用率与集萃药康基本趋同,2018年的研发费用率低于集萃药康,主要系当年集萃药康营收规模较小所致。

对于生物模型的研究,李雷表示,药物研发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我国原药研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生物模型也是一样的。事实上,在动物模型研发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投入,且存在非常大的不确定性。

“研发一个成功的动物模型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其中还存在大量失败的可能性,一些看起来被称为某某疾病的动物模型,在实际应用上会发现差得很远,一部分根本就不能用,还有一部分只能用于某一方面。这也是为什么很少有企业专注于该领域,一般的企业往往是与高校、科研机构联合,从而避免风险。”李雷表示。

根据招股说明书,南模生物的客户群体是从事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的高校、基础性科学研究机构、研究性医疗机构、药物研发和生产企业及CRO服务公司。目前已与中国科学院、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著名科所院校;瑞金医院、中山医院、华山医院等知名医院;药明生物、信达生物、恒瑞医药、百济神州、中美冠科等知名创新药研发公司和CRO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2018至2020年,来自科研机构客户的收入在营业收入中占比为82.06%、73%、66.29%。

“小白鼠”市场有待发掘

记者了解到,近几年,基因修饰动物模型服务行业发展变化极快。近期,同为生物模式企业的集萃药康、百奥赛图也都在冲刺科创板IPO。其中,集萃药康已处在问询阶段,而百奥赛图此前于今年2月与中金公司签署了上市辅导协议,但却在8月9日终止辅导协议。

对此,深圳中金华创基金董事长龚涛向本报记者表示,生物模型企业扎堆IPO的重要原因是疫情导致各大院所加大对生物疫苗研发的力度所带来的市场效应。

“因为国内很多生物模型企业都是小而美的公司,在疫情爆发之前规模一直上不来,主要的销售对象也是一些院校的科研单位,而疫情之后各种医疗机构纷纷介入疫苗研发,国家也在政策上和资金上不遗余力,所以造成了生物模型公司业务暴增。同时,由于底子较弱,盈利能力无法满足主板或创业板要求,所以选择科创板。”龚涛如是说。

在龚涛看来,我国生物模型公司目前正在逐步形成产业规模的阶段,特别大规模的企业比较少,市场规模增速较快,中外市场规模差距较大,同步CRO公司本身也在一个大发展时期,一些资本已经敏锐的发现了商机。

根据Frost&Sullivan统计,在标准化模型领域,2019年国内市场规模为16亿元人民币,Charles River的境内子公司维通利华该项业务收入规模为2.17亿元人民币,占据13.7%市场份额,居于首位;集萃药康业务收入规模为9527万元人民币,市场份额为6.0%,位于第二,集萃药康目前累计形成超过1.6万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准化模型。

与此相比,2019年,南模生物的标准化模型营业收入为3944.77万元,市场占有率为2.5%,与Charles River的境内子公司维通利华、集萃药康存在一定差距。对此,南模生物在招股说明书中表示,如在标准化模型领域未来无法实现高速增长,则将面临无法缩小上述差距、提升市场占有率的风险。

记者了解到,以基因修饰动物模型为核心的动物模型服务在全球范围内均属于新兴产业。美国目前是全球最大的动物模型和小鼠模型市场,2019年市场规模分别约为81亿美元和61亿美元,其中小鼠模型的全球市场份额高达约80%。国内方面,基因修饰动物模型的全球市场份额虽然不高,但随着新药研发CRO行业的蓬勃发展,模型使用量快速增加,应用领域不断拓展。

龚涛认为,生物模型公司在一般情况下技术壁垒就比较高,在以往接触到这个领域的技术人员都是在科研院所的实验室,而最终销售对象大部分也是这些科研院所,所以目前国内的大部分动物模型公司都是这么诞生的,这些公司一诞生就带着很深刻的院校或科研单位的烙印,销售面也很窄,基本围绕着这些院所。上市后这些企业会借助社会资本的力量扩大规模和产品线,核心技术和销售能力成为这些企业谁能胜出的关键,大品种拼成本,小品种比技术。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