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210918160254wKN93xsLq4.jpeg

企业加速进入碳中和赛道:碳交易相关企业超1500家,广东、江苏、山东位列前三甲

王悦 2021-9-18 21:39:45

本报记者 徐芸茜 见习记者 王悦 北京报道

时至今日,碳中和已经成为各行各业未来发展言之必提的关键词。在实现碳中和的道路上,政府、企业、个人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而随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不断推进,企业作为其中至关重要的参与者,已经开始积极布局。

据天眼查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9月15日,我国有碳交易相关企业共计1529家,其中广东地区内的企业数量排名第一。今年以来,碳交易相关企业注册数量达到了173家,已超过往年全年增长数量。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特聘教授、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碳交易的推进相当于一个利好信号,未来将带动更大范围的上下游产业、更多人参与其中。”

碳交易相关企业数量剧增

2011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是国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发展起点,文件提出将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广东、湖北、深圳七省市启动碳排放权交易地方试点。2013年,我国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正式展开。

在7年的碳市场试点之后,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市场正式启动上线交易,第一个履约周期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162家,年覆盖约45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

随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企业踊跃地参与到了碳交易中。

屏幕快照 2021-09-18 下午4.03.56.png

《华夏时报》记者通过查阅天眼查数据发现,目前我国有碳交易相关企业共计1529家,有90余家为高新技术企业。从地区分布来看,广东、江苏、山东三地是企业数量位列前三,分别为247家、129家、104家,数量均已过百;内蒙古、湖南两地位居四、五,两地均有近百家相关企业,数量分别是93家和85家。

截至9月15日,今年新增碳交易相关企业注册数量已和近几年全年数量相近,达到了173家。据天眼查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新增碳交易相关企业数量为186家,2018年全国新增碳交易相关企业数量为151家;2019年全国新增碳交易相关企业数量为186家,2020年全国新增碳交易相关企业数量为120家。从成立时间来看,5年以内的企业数量占比达到53.4%。

目前,广东地区内的碳交易相关企业数量排名第一,共有247家,占全国数量的16%。在碳排放权交易方面,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末,广东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1.72亿吨,累计成交金额35.61亿元,分别占全国碳交易试点37.86%和33.77%,位居全国第一,成为国内首个配额现货交易额突破35亿元大关的试点碳市场。

对此,林伯强对本报记者表示,广东省的经济条件相对优越,其节能减排需求也更大。作为碳排放交易试点地区先行者,并且具有更强的支付能力的前提条件下,其碳交易更为活跃,也就能够带动更大的碳排放权交易额。因此,广东地区的碳交易相关企业数量更为可观的情况出现也不足为奇。

碳中和带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希良教授在“中国碳市场的发展与展望”的主题演讲中指出,碳市场对于实现碳中和目标、推进节能减排具有关键性作用。目前我国全国碳市场的建设和运行已经有了基本的框架,但就长期来看,还需要在发展中不断加以完善。当务之急是扩大碳市场的行业覆盖范围,优化配额分配,提高全国碳市场运行的效果、效率和公平性,为低碳技术创新和经济产业转型提供有力的激励。

事实上,越来越多的企业正通过创新,融入“碳中和”的蓝图,如联想推广使用新型低温锡膏技术(LTS)以解决电子产品制造业高热量、高能量、高排放的难题。从天眼查专利数据来看,碳交易相关企业的专利类型主要为发明专利与实用新型,其中发明专利占比95%以上。

在林伯强看来,以市场为主导的减排机制是有效的,既能实现减排目标,也能让企业自主选择减排手段,给企业足够的灵活度,减少企业压力,平衡企业成本。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得到了极大提高,低碳创新专利增加了20%。

此前,中节能生态产品发展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霍中和在2021中国碳中和发展论坛针对实现双碳目标发表演讲时表示,在技术创新层面,中节能将形成零碳技术+负碳技术双轮驱动的格局,做强做优节能和清洁能源的板块。

“中国走碳中和道路是大方向,要低碳、要清洁是大趋势,碳交易起到的是一个促进作用。碳中和作为最热门的赛道,所有人都要往这边看齐,所以会有更多人往这个方向走。”林伯强表示。在碳中和大背景下,碳交易既是企业走向技术创新的助燃剂,也将是带动上下游更多产业的指路标。

实现减排的企业可以出售多余的碳排放配额,超额排放的企业要在碳市场上购买配额。减碳压力在不同产业间再分配,也在产业链之间传递。当减碳压力从上游原材料传递到下游产品的应用,不断扩大影响范围,这将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驱动因素。

林伯强认为,通过碳交易市场和电价体制改革抑制高耗能产业或助推实现产能转移。产业结构调整实际上是实现资源在产业间再分配的过程,市场化工具是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从而助推产业结构调整和产能转移。

未来,全国碳市场将不断完善和发展,进一步覆盖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和航空等七大行业,届时纳入全国碳市场的排放总量将超过50亿吨。“碳交易未来将进一步影响产业结构调整、消费方式转变等更多方面,包括你我在内,都会影响到,”林伯强对本报记者表示,“碳市场的发展趋势肯定是越来越好,我们希望他能更快一些。”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