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220106121120cvEz6XMPAH.jpg

我们最缺什么样的经济学家

高善文 2022-1-6 14:24:36

高善文


2018年晚秋的一天,我像往常一样,坐在办公桌前,静静地望着窗外发呆。远处的楼群高低起伏,错落有致,与北京的天际线融为一体,下午的太阳照耀着高大的玻璃幕墙,闪烁出金色的光芒,一阵风吹过,黄叶在空中飘落。

城市的秋日风光没有吸引我太多的注意力,我在心中一遍遍地梳理着前期的经济数据、市场涨落和政策动向,试图在纷乱的信号中找到把握内外变化的关键线索。由于一系列复杂原因,当时的资本市场持续大幅下挫,估值不断跌破历史极值,投资者的情绪十分悲观和沮丧,对宏观形势的关注程度空前高涨。我抬眼望向深蓝色的长空,默默地在心中搜寻着答案,这时,敲门声响起了。

一位同事拿着一摞纸,笑盈盈地走了进来,说:“我知道你很少看中文的研究资料,但我还是要向你推荐一篇研究报告。”他扬了扬手中的纸,接着说:“这是一篇正在微信群里刷屏的报告,投资者纷纷阅读、议论和转发。”

我转过身靠在椅背上,仰起头问道:“这篇报告讨论的是什么内容?好在哪里呢?”

他一边把报告递给我,一边坐下来,开始认真地讲:“它从幸存者偏差这一统计概念出发,讨论了工业数据的背离和反常,进一步使用细分行业的企业数量和性质等数据进行横断面对照,指明了主要来源于去产能和环保限产等政策的影响,从而揭示了平稳的经济数据背后不平稳的现实。通篇报告逻辑严密,数据扎实,细节可靠,行文平实,很有说服力。”

我望向报告的封面,在《落花无言:民营企业的衰退》的醒目标题之下,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丁安华。

我笑了起来:“丁安华是我的好友,他受过很好的学术训练,为人谦逊内敛,做研究很扎实,不忽悠,不煽情,属于实力派高手,你们慢慢会熟悉他的。”

事实也正是如此,从国有企业该怎样分红,到蚂蚁金服该如何监管;从中国债务和不良资产到底有多严重,到应该如何为中小银行补充资本。在中国诸多公共政策的公开讨论中,丁安华平和理性、中立客观、富有启发性的意见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近日,丁安华将他多年来的报告结集成册,在付梓之际请我写几句话。我很荣幸有这样的机会,在系统地学习他多年来的思考和观点的同时,分享我的点滴心得。

当代经济社会的运行日益复杂,公共政策的调整常常牵一发而动全身,其制定过程无疑需要将具有预见性的深入分析作为依托。在移动互联网广泛普及的当下,信息的传播异常便捷迅速,上情下达和下情上达都十分通畅,这很有利于进行公开深入的政策讨论。然而,对从计划生育政策调整到中美贸易摩擦应对等事实的观察来看,现实情况似乎不尽如人意,这无疑值得我们进行深入思考。

从过往的情况看,围绕公共政策的讨论大致有三种类型。

第一类主要诉诸感情共鸣,以感性的叙事为手段,以形象化的比喻来说理,常借助一定形式的阴谋论作为解释体系,通过广泛的传播和巨大的流量来获得影响力,也许还有商业上的利益。由于政府对舆情颇为关注,这类讨论一旦成为网络热点,不能不对政策有所牵制。这种做法在思维方式上十分朴素,有相当广泛的潜在受众,但无疑缺乏深度、前瞻性和建设性。

第二类主要在事后解读政府的政策,判断政府的意图,分析政策的必要性和合理性。由于政府的公开文件通常微言大义,言近旨远,受众常不易理解,因此具有政府背景,甚至参与过政策讨论和文件起草的专家学者就充当了解释者的角色,这对于引导公众预期,推动政策执行无疑是很必要的,但似乎无助于改善事前的政策制定。

第三类以必要的专业理论为基础,以对事实和数据的详尽调查为依据,通过密实的逻辑演绎来揭示真相,并合理地推断在不同的政策情景下,真相会如何变化,从而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依据。

应该说这类分析和讨论是政府制定良好政策所迫切需要的,但也是当下高度缺乏的,而丁安华无疑属于这种类型角色的佼佼者。

一个自然的问题是:为什么会如此缺乏第三类讨论呢?简单的答案是:因为这存在很高的专业门槛,也需要必要的制度保障。

真相往往隐藏在数据的迷雾中。

在一些方面,经济社会系统的复杂性,使得弄清真相及其演化路径十分困难,从而需要适当的理论准备和必要的数据处理技巧。

这一专业上的门槛,使大多数人难以有效地深入参与公共政策的讨论中。由于学术训练方面的原因,许多人在处理复杂数据的能力和技巧方面也存在明显短板,这进一步制约了其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发展。

此外,研究公共政策需要必要的财力保障,从而使研究人员可以心无旁骛地专心思考;还需要必要的防火墙,使研究人员可以免受各种压力和利益的干扰,始终保持必要的独立性、客观性和专业性。

大学里的学者忙于论文发表和课堂教学,对公共政策的兴趣不足,也缺乏充分了解政策面对各种困境的必要渠道;政府里的研究人员需要始终坚守政府的立场和利益,无法具有独立性;社会上的研究机构常面临财力上的制约,处于“等米下锅”的困境。

这些方面的原因综合在一起,基本揭示了高质量的公共政策研究缺乏的关键原因。

丁安华自2017年初从招商证券调入招商银行任首席经济学家起,就创建了招商银行研究院。作为立足服务公共政策的智库,招商银行研究院具有雄厚的财力支持和必要的独立性;由于丁安华受过良好的学术训练,具有出色的数据分析能力,再加上开阔的国际视野和以天下为己任的家国情怀,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他会是实力派高手,能不断撰写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研究报告。

在喧嚣的舆论场上,他的声音也许不是最大的,他所说的内容也许不是最激动人心的,但一定是耐人寻味、传播久远的,这就像一杯陈年的老酒,初闻之下未必芳香扑鼻,入口才体会到醇厚绵密,回甘悠长。

眼前的这本书,涵盖了过去多年大多数宏观政策的最重要的议题,记录了人们围绕这些议题展开的讨论和进行的思考,见证了时代的进步和变迁,这无疑是作者花费经年酿出的一杯老酒,值得我们认真收藏,细细品味。

是为序。

(作者为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本文为《见解》一书序)

责任编辑:方凤娇 主编:程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