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220123132911HeFavqrL7S.jpg

公益的元问题是什么?如何探索适合中国土壤的公益道路?

陈柯宇 2022-1-23 16:33:45

本报记者 陈柯宇 王晓慧 北京报道

“第三次分配”被着重提出之际,公益该如何更好地参与其中?重新梳理公益行业的各种问题,明确未来发展路径是当下对公益行业发展的突出要求。

中国农业大学文科资深讲席教授李小云最先提出了“公益的元问题”这一概念。他认为,中国公益的困惑和纠结表现为:传统乡村社会治理的“善”与现代社会需要的“益”之间存在差异和张力;自上而下的公益面临商业发展的压力;从精英主义到重新理解以人民为主的大转向。在他看来,公益的使命是解决社会问题,这便是公益的元问题。

解决公益的元问题,探索路径十分重要。近日,李小云的著作《公益的元问题》新书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会上,《文化纵横》杂志社社长杨平说道,如何在西方公益理念被引进的大环境之下,探索中国本土公益化道路,找到适合中国自己的公益方向是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现代的公益是工业化、市场化的必然结果,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一种突出形式,而我们要走什么样的公益道路,是今天所有公益人亟需探索的问题。”

从慈善文化到公益文明

公益的元问题是什么?这是对中国公益发展理念与实践的根本性追问。

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可以从回溯李小云在云南勐腊河边村的扶贫工作中得到些许启示。

2015年开始,李小云在河边村长期驻扎,和村民们一起寻找改变贫穷的办法。他请来专家为村里设计新房子,找到了一条最适合当地地势条件的方案:沿坡盖房,不仅景色好,也是最省钱的办法。然而李小云一离开这个村子,村里的干部就找施工队将刚建好的房子拆掉,全部推平。因为干部们此举可以拿回扣。但李小云重新沿坡建造房屋的费用却多花了300万元。

在李小云的带动改造之下,五年后,这个原本被遗忘在大山里的瑶族村庄,已经是全国知名的扶贫典型村庄,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将河边村称为扶贫的中国案例。此后,李小云还在全国五六个地方复制了河边村的模式,通过改造民居、嵌入客房、改变传统生活方式等,让当地村民摆脱贫困的状态。

希望工程发起人、南都公益基金会名誉理事长徐永光将这一举动称为“从慈善文化到公益文明的转变”。

他讲道,《文明的进程》中说,文化是各民族之间所表现出的差异性的东西,而文明是普世的,是让民族的差异性逐渐减少的东西。

这一转变的发生目前还受制于公众的理念认知。“大多数公众目前还停留在认为‘公益慈善就等于做好事,做了好事别人就要感谢我’这一阶段,实际上,这种理解还处于比较朴素地认知阶段。公益慈善认为弱势群体的普遍问题不仅仅是个人面临的困境,更是由社会的某些不公平方面造成的。因此,做公益就是帮助弱势群体得到他本应有的权利,致力于解决困境背后的社会问题。我认为这一观念的转变是当下中国公益事业最需解决的根本问题。”腾讯基金会副秘书长刘洲鸿说道。

徐永光在会上说道:“管理大师德鲁克提出,公益组织的使命就是改造人类和社会,我认为公益文明创造的最大价值就是社会资本,就是人和人之间的信任关系。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之间处于一种和谐共生的状态,这就是我们从慈善文化走向公益文明的一个理想的境界,也就是说实现了公益文明,也就是共产主义社会来到了。”

探索适合中国土壤的公益道路

对中国公益的元问题进行不同维度的探索固然重要,寻求未来的发展出路也应提上日程。

要分析未来的发展路径,徐永光认为应先明确当前中国公益面临的挑战:即如何在政治上理解公益组织、在文化上理解日常公益生活以及从全球化视角看待我国的社会文化转型。

徐永光对《华夏时报》记者说道,首先,公益如何能够推动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值得关注。在“第三次分配”的历史大局面之下,如何把握时机推动公益真正回归民间、回归理性、回归法治,让民间真正起到主导作用,是当下面临的最重要挑战。

其次,商业文明对公益发展形成的挑战越来越突出。从ESG概念到社会企业、影响力投资的大热,都对公益未来发展造成了压力。

最后,中国缺少宗教传统,故而缺少让公众参与慈善能够从感性到理性的精神认同,此外,传统慈善模式也对现代公益形成了挑战,“例如一家水滴筹可以为大病救助筹集330多亿元,但全部的互联网筹款平台才能够筹集到100多亿元。”这说明公益不能用计划经济的模式来搞,还说明中国人的传统慈善观念根深蒂固,也就是孟子说的“守望相助”。

面对这三重挑战,杨平认为,我们应在西方的公益理念被引进的情况下,探索适合中国公益道路的土壤,就像毛泽东当年找到井冈山的道路,找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一般。“目前的中国公益人正在进步,公益环境也在发生必然的变化,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发生着剧烈的变化,在这个时候探索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公益道路,任务就更为艰难。”

适合中国土壤的公益道路能够快速找到,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贾西津认为,归根结底是追问:中国的公益是什么?她提到,西方有自成一套的西方文明,公益元素包括以志愿系统为代表的社会的自律性,以基金会为核心的第三方专业模式及其背后的财富的福音逻辑与信仰系统。在她看来,与西方不同的是,中国自古有慈善文化实践,但未形成明确的公益概念,而探究这一问题,不能回到古代的实践中,而是要回到“社会是什么,公益是什么”这两个最基本的问题上。她认为,公共是私的最大公约数,“中国公益不能快速推进,在于我们不够重视私益,只有每个人都有平等的个体目的时,我们才能发展出公益的规则。”

责任编辑:周南 主编:王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