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凯旋 李未来 北京报道
年过古稀的李福成近期陷入舆论漩涡,备受市场关注。日前,这位“草根”企业家因为犯受贿罪、虚开发票罪、行贿罪被判有期徒刑三年,缓期五年。李福成是上市公司福成股份(股票代码:600965)的实控人之一,从养殖业起家,“暴富”于房地产,还将产业链的触角延伸至殡葬业。
《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近一年,李福成频繁被监管层面“点名”。2021年6月份,李福成涉嫌短线交易被证监会立案调查,随后被予以监管警示。同时,福成股份的子公司也“麻烦不断”,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被立案侦查。
被“判三缓五”
“牛年”即将结束时,“燕郊首富”接到了一封判决书。1月29日,福成股份发布公告,表示公司实控人之一李福成收到来自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区人民法院的刑事判决书。这位昔日的河北优秀企业家被判刑。
判决书显示,李福成犯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虚开发票罪、单位行贿罪。法院判决,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三年,缓期五年,并处罚金50万元。同时,退缴的违法所得3000万元、行贿款600万元,由扣押机关上缴国库。
公开资料显示,李福成已75岁,在2016年河北胡润富豪榜上排名第9位,财富值达到50亿元,被称为“燕郊首富”。目前,李福成家族旗下拥有包括房地产、食品、殡葬、养殖等在内的多个产业。
针对李福成接到判决书一事,福成股份方面表示,李福成目前未担任公司董事及其他任何职务,未参与公司日常经营管理,案件不涉及上市公司,上市公司经营正常,公司董事会和经营管理层围绕既定短期和长期目标经营管理。
此外,福成股份方面表示,判决书不涉及公司和控股子公司、不涉及公司的经营业务,对公司的经营、财务和经营业绩没有影响。整体来看,春节开盘后,福成股份股价走势平稳,维持在6.5元/股左右,未受到负面影响。
此前独董辞职、董秘更换
值得关注的是,一年时间内,李福成曾多次触碰监管“红线”。2021年6月初,李福成收到了中国证监会的调查通知书,其因涉嫌短线交易被立案调查。随后,福成股份开始自查,并公布自查结果。据悉,福成股份的两位员工先后买入又卖出公司股票,买入股票的资金来自李福成,超过5000万元。
在这场短线交易中,李福成获利21万元。彼时,福成股份股价表现不佳,李福成剩余未卖出的股票浮亏达到2000万元左右。调查之后,上海证券交易所对李福成予以监管警示,李福成也将获利全部交回公司。
而在李福成这次收到判决书之前,福成股份曾有较大的人事变动。2021年12月16日,福成股份发布公告,表示收到公司独立董事的书面辞职报告。据悉,辞职原因为个人原因,在辞职后,该独立董事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
同日,福成股份披露了关于更换公司董事会秘书的公告。公告显示,因工作岗位调整为董事长助理,李伟提交了辞去董秘一职的书面辞职报告。同时,公司聘任邓重辉为董秘。邓重辉为清华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北京大学软件工程硕士。此前,邓重辉曾担任一家汽车公司的车身设计工程师,还曾做过财务、投资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从邓重辉的学历背景和工作经历来看,其是从机械设计方面转型至公司管理领域。
股价节前曾上演“过山车”
公开资料显示,福成股份目前的主营业务包括畜牧业、餐饮业以及殡葬服务,福成集团旗下的房地产业务为纳入上市公司。1月12日至1月17日,福成股份股票涨幅达到47%左右,一度收获“四连板”。
但是,在1月20日、1月21日以及1月24日三个交易日,福成股份股票连连下挫,跌幅达到20%。彼时临近春节,预制菜概念火热,相关领域的股票接连涨停。而在1月14日,福成股份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十几年前便进入预制菜领域,具有实力以及品牌影响力,这一消息也使得投资者看涨福成股份的股票。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第三季度末,福成股份营业收入为9.84亿元,同比2020年增长28.66%。此外,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为1.48亿元,同比2020年增长69.69%。
从数据上来看,尽管福成股份2021年业绩相比较2020年同比有所增长,但依旧没有恢复到2019年疫情前的水平。
此外,有着A股“殡葬第一股”之称的福成股份近年来殡葬业务发展同样不顺。此前,福成股份收购了湖南韶山天德福地陵园,但该公司2019年度、2020年度均未完成业绩承诺。同时,这一被给予业绩重托的子公司在2021年10月底还因为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被立案侦查,目前相关案件仍在侦办中。
针对公司实控人被判刑一事以及公司经营等问题,《华夏时报》记者按照福成股份披露的联系电话连续两日致电公司进行采访,但公司及董秘电话均处于无人接听的状态。后续,记者会持续关注福成股份的动态。
责任编辑:张蓓 主编:张豫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