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傅碧霄 见习记者 卢梦雪 北京报道
2月24日早晨,百亿私募大佬但斌发微博宣布,对东方港湾的所有产品累计净值在1以下的产品免受管理费,回到1以上再收。
费率的“优惠”不仅基金有,银行理财产品也在不断“让利”投资者。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多个银行发公告表示下调理财产品相关费率,部分甚至为“零费率”。
金融学博士罗皓瀚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短期看,投资者对全面净值化环境的接受需要时间,这个阶段对于机构而言,可能更重要的是吸引更多客户和积累规模,占据“先发优势”,降低费率更多属于机构的一种市场化手段,通过“打折”的方式让利给投资者,吸引更多客户和资金规模。
理财产品“打折”销售
近期,多家银行及理财子公司发布理财产品费率优惠的公告,部分产品甚至出现了“零费率”。
据《华夏时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仅2月23日1天,招商银行就发布了8款理财产品费率优惠的公告,涵盖兴银理财、信银理财、交银理财、招银理财等公司发行的产品。
如招商银行代销的“兴银理财稳添利周盈1号净值型理财产品”,就对其管理费实施了阶段性优惠费率,从优惠前的0.30 %降至0.10 %,优惠截止日期将另行通知。
而招银理财发行的“招银理财招越打新策略季开二号混合类理财计划”更是出现了零费率,费率由此前的0.5%降至0,优惠期为2022年2月25日至2022年4月1日。
记者注意到,除招商银行外,今年以来,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农业银行、南京银行、华夏银行、光大银行等多家银行先后发布了理财产品的费率调整公告,调整的包括管理费、销售服务费等。
罗皓瀚向本报记者表示,银行理财产品相关费率的下调与目前的短期行情有关。有关数据显示近期市场上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有所下降,这跟市场整体表现不佳有关。降低费率更多属于机构的一种市场化手段,通过“打折”的方式让利给投资者,吸引更多客户和资金规模。
吸引投资者
普益标准数据显示,2022年1月共新发了3137款银行理财产品,产品发行量环比减少1280款,其中银行理财子公司发行了878款理财产品,环比减少781款。同期,银行理财子公司共有2297款理财产品在售,环比减少445款。
从产品类型来看,银行理财产品以固收类为主,占比达92.48%,其次是混合类产品和权益类产品,分别占比5.10%、0.27%。
固收类产品主要投资于存款、债券等债权类资产,混合类及权益类产品则配置了一定比例的股票、股票型基金等权益类资产。受宏观环境影响,今年资金面整体宽松,市场利率持续走低,债市利率也出现探底,加之A股市场动荡,银行理财产品收益表现不及往期。
具体来看,据普益标准数据,1月份固收类产品的平均业绩比较基准为4.17%,环比下跌0.03个百分点;混合类产品的平均比较基准为5.23%,环比上涨0.23个百分点;权益类产品的平均比较基准为5.25%,环比下跌0.28个百分点。
罗皓瀚分析称,投资者对全面净值化环境的接受需要时间,短期来看,这个阶段对于机构而言,可能更重要的是吸引更多客户和积累规模,占据“先发优势”,收益和利润可能不是最看重的。
相关业内人士也表示,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是银行中间业务重要的收入,银行通过降低利率甚至零利率的手段来获客,可谓“割肉”之举。
“价格策略在市场早期有用,随着市场和客户的成熟,价格策略可能体现的作用会下降。”罗皓瀚指出,“长期来看,未来金融机构的核心竞争力将体现在资产管理能力和客户综合服务能力上,光靠‘低价’是无法取胜的。且随着行情的好转,可能费率也会有所调整”。
也有业内人士提醒,不同银行对理财产品的收费标准不同,除管理费、销售服务费外,银行理财产品可能还包括认购费、申购费、托管费、销售费、赎回费、投资管理费等,在“促销”环境下,建议投资者谨慎申购,详细查看理财产品说明书,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支出。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