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未来 北京报道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这很贴合新能源各种路线竞相追赶的场景,很难说谁是领头羊,但光伏一定是佼佼者。
过去十年里,光伏的度电成本下降了90%,因此即便进入平价时代,光伏的成本优势依然十分明显,光伏技术还在进步,成本还将继续降低,这将进一步激发下游市场需求。
2021年光伏市场波动较大,有原材料价格的影响,有上下游博弈的推波助澜,有技术路线的因素,也有政策的助阵。那么,2022年光伏市场将走向何方?光伏产业的发展前景如何?以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应该怎样确立自身的定位?
针对以上问题,《华夏时报》记者对晶澳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晶澳科技”,002459SZ)轮值总裁杨爱青进行了专访,深入探讨新能源的产业新格局。
《华夏时报》:我国正式启动“东数西算”工程,这对新能源产业发展来说意味着什么?
杨爱青:目前,我国数据中心大多分布在东部地区,由于土地、能源等资源日趋紧张,在东部大规模发展数据中心难以为继。而我国西部地区资源充裕,特别是可再生能源丰富,具备发展数据中心、承接东部算力需求的潜力。通过“东数西算”能够将高耗电的数据中心放置在西部具有丰富风、光、水电资源的地区,将大幅提升绿色能源使用比例,缓解我国可再生能源资源与用电负荷的时空矛盾,不仅能够实现减碳目标,也能够拉动新能源及配套设施的建设需求。
《华夏时报》:2021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传统能源逐步退出要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那么,在我国依然以煤为主体的基本国情下,怎样看待新能源和传统能源各自的角色与定位?
杨爱青:随着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有限性以及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以环保和可再生为特质的新能源越来越得到各国的重视。
近年来,全球各国对于净零排放的追求更显积极,多数主要国家都设下了2050-2060年达到净零排放的目标,这将带动新能源市场需求逐年攀升。除了各国政策端的支持外,新能源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是实现净零排放目标的关键,对未来新能源市场影响巨大。
但新能源发展过程中也有一些需要突破的环节,比如大型的集中式电站,发电量和整个电网运行消纳上可能会出现不匹配的现象。但是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改善,每年都在进步,但就目前来说还需要一个过程。所以目前阶段我认为还需要煤炭资源来维持我们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保障国家的能源安全,所以它依然还是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
《华夏时报》: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光伏行业的发展前景怎样?新能源技术将对市场造成什么影响?
杨爱青:随着“双碳”行动的推进,以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行业将有一个非常好的发展历史机遇,也奠定了我们在未来接近40年的发展空间。
经过数十年发展,光伏电力克服了技术、成本等难题,迎来了平价的时代。过去十年光伏的度电成本下降近90%,是近10年成本下降最快的发电类型,已经是各类电源中成本最低的之一。
在世界各国共同面对气候变暖、能源结构调整等挑战的背景下,发展具有竞争力的以光伏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电力将成为全球实现脱碳目标的重要途径。光伏作为新能源的代表,我们认为未来行业拥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技术创新使得更多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应用等成为可能:新材料更环保、可回收性更高、更绿色;新工艺产品质量更优、产品效率更高、可靠性更高;新设备产能更大、自动化更高、能耗更低、单瓦成本更低;电站系统更加智能化、运营更安全、更高效、成本更低;分布式、BIPV等应用技术发展、储能技术进步、氢能技术及应用增长,不断提升光伏新能源电力消纳;随着技术进步,光伏项目的全部能量回收期越来越短,目前已经不足一年(光伏项目1年的所发电量,已经高于所有设备生产过程中的耗电量);绿电交易模式和技术的创新也将为新能源市场发展提供动力。
以上方面将有助于加快以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市场发展,助力实现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华夏时报》:近年来,许多企业在节能减排方面都做了有益的尝试,作为新能源企业有哪些可靠的路径?
杨爱青:节能减排、减少对能源的消耗、对环境留下的足迹,一直是企业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策略与任务之一,许多企业更是将节能减排、持续改进量化为一个重要的业绩考核指标。
从广义的供应链角度,每个环节都有节能减排的改进机会,从产品设计、原材料选择、供应商管理、运输方式、生产制造过程、客户交付乃至最终产品终末处理,每个环节都充满机会,并且没有尽头。
如果单从制造环节,我们主要关注生产过程消耗和排放到环境这两个环节。就拿我们晶澳科技来说,生产过程消耗环节我们通过风机改造、变频控制、空压机余热回收、循环水切割等手段降低能耗;排放到环境这个环节我们利用浓水回收、RO过滤、增加中水回用、对洗涤塔进行三级洗涤、对废弃物进行更准确的危害性质归类等多种措施减少环境污染排放,从而减少对环境的压力,2021年,晶澳科技中水回用达320万吨,这也是我们年初制定的节能减排指标之一。
回到我们晶澳科技所在的新能源行业,我们的历史使命就是开发新型能源、减少传统能源消耗与依赖,不仅是企业自身,更要帮助千万个企业、行业、广大消费者、全社会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目标,我们责任重大、前途无限!
责任编辑:陆肖肖 主编:张豫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