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2205/20220513195321PeFczu6aZV.png

多家银行推出信用卡延期还款,疫情期间多举措促进消费

傅碧霄 2022-5-13 20:53:20

本报记者 傅碧霄 北京报道

近日,多地监管部门出台文件,强化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和消费复苏。如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深圳外汇局于5月9日推出十四条细化举措,其中一项重要举措就是优化金融服务支持释放消费潜力,对于隔离人员和受疫情影响失去收入的人员,金融机构应对其信用卡等个人信贷采取延长还款等措施。

在这一背景下,多家银行的信用卡部门展开行动。5月11日,中国民生银行信用卡中心党委委员、副总裁许强告诉《华夏时报》记者,上海市的民生银行信用卡客户,可以申请延期还款。今年民生银行要加大力度让利于C端客户。

银行信用卡推出优惠

5月13日,《华夏时报》记者向多家银行了解到,其信用卡部门都推出了针对受疫情影响客户的优惠政策。如建设银行为卡状态正常,无取现,未逾期,且当前账单未还清的信用卡客户提供延期还款服务;工商银行允许感染新型住院治疗或隔离人员、参加疫情防控工作人员等申请延迟还款;农业银行客户如受疫情影响暂时无法还款可申请延期一个月还款,等等。

除国有大行外,股份制银行也积极开展行动。5月11日,许强向《华夏时报》记者介绍了民生银行推出的一系列关怀政策,如上海市民生信用卡持卡客户,可以申请延期还款。而且,为保证金融服务的持续性,民生银行开展全天侯运作,全力支持和保障消费稳定。

“在当前的大环境下,为促进消费复苏,民生银行今年要加大力度让利于C端客户。” 许强对《华夏时报》记者这样表示。同时,面向三四线城市客户,民生银行也做了很多支持工作,给与更多实惠,引导客户增加消费。针对不同客群和不同情况,民生银行执行不同程度的利率下浮优惠。

许强指出,三四线城市的消费场景还有待进一步开发,对此,民生银行通过场景搭建和场景打造,在全国20多个商圈进行全面推广,优惠活动涉及数万家商铺,涵盖餐饮、图书、亲子等各个行业,让客户的消费行为尽量少受到的疫情影响。在线上,民生银行与多个电商平台开展购物优惠补贴活动,让客户足不出户就能买到所需商品,享受方便快捷服务。

除了购物之外,民生银行还推出了以“水电燃暖”等公共缴费为基础,其他日常生活场景为特色的“全民管家”服务平台,目前已覆盖全国数百个城市,满足居民消费需求。

另外,许强向《华夏时报》记者介绍,今年民生银行与银联云闪付进行互联互通合作,双方共同投入资源,让利于客户,帮助消费者渡过当前这个特殊时期。

新市民需要更多金融支持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为促进消费复苏,支持民生,银行等金融机构可以发挥很大作用。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金融科技研究室主任尹振涛在5月11日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金融机构有职责去打赢防疫攻坚战,面向C端客户,银行更要体现出有温度的服务,例如信用卡业务,要给与客户更多的信任。在利率方面,银行也需出台更多的减免政策,以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群。

另外,新市民也是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人群,新市民的消费需求更需得到银行的支持。

对此,尹振涛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银行服务新市民,首先要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其次,金融机构要意识到,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市民是很重要的客户群体,服务新市民不仅是银行的责任与义务,更是一个巨大的蓝海市场。

“围绕着新市民和城市的成长,哪家银行能把服务做好,捕捉到客户需求,就很有可能在下一步的发展中,获得很有利的竞争优势。”尹振涛对《华夏时报》记者这样说道。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自2020年以来,疫情已经对人们的消费理念与消费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国民消费更趋于理性。

尹振涛在瞭望智库与中国民生银行信用卡中心于5月11日举办的《2021年“百城、千街、万店”消费指数报告——防疫常态下的国内消费复苏实录》发布会上指出,消费者的极端消费往往是借助杠杆来完成的,今年以来,很多消费者主动降杠杆,有些用户拖欠信用卡的费用也主动去还清。居民消费行为的改变对于金融机构的业务会产生一定影响。

《2021年“百城、千街、万店”消费指数报告》显示,居民对消费跨期安排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过去10年间,由于新一线城市消费基数及基础设施发展较快、信息基建和信息接受速度较快、人口净流入量巨大、外来务工及流动人口需求不稳定等因素,超前消费、过度消费等不良消费观对新一线城市居民影响相对较大。目前,这些城市居民对个人消费额度、收入的安排已趋于合理,但在单笔大额消费、使用信用卡提前消费等方面仍有改善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一批大城市的消费规模已于2021年下半年趋于稳定,正在发挥“定盘星”的关键作用,稳住全国消费基本面,且防疫常态化并未深度影响三线城市居民的线下消费需求。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