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2205/20220518212252lnfSZx3vN8.png

手握订单坐地起价,爆赚后台积电三星又要涨价!中小厂商砍单消息不断

卢晓 2022-5-18 22:23:11

本报记者 卢晓 北京报道

疫情反复、地缘冲突、高资本支出等因素,让原本就脆弱不堪的芯片供应链更加不稳定。

进入今年5月,台积电、三星半导体等去年纷纷大赚一笔的芯片代工厂,又集体传出涨价消息。但故事的另一面,看起来有些矛盾的是,消费电子行业,特别是手机这个历来的芯片消耗大户,今年一季度的出货统计数据却在下跌,不时传来砍单消息。

在涨跌错位中,芯片代工厂这轮涨价的底气和原因是什么?层层传导的涨价潮中,最受伤害的又是谁?

坐地起价

作为芯片产业链上门槛最高的一环,代工厂的涨价并不是新鲜事。

近日,产业链传出消息称,全球最大的芯片代工厂台积电5月10日与客户提前开展2023年的订单会议,并告知明年1月起将再次全面调涨先进与成熟制程的代工价格,按客户、产品与订单规模不同,涨幅约为5%-8%。

据《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台积电的上一轮涨价是在去年8月,当时台积电宣布其先进制程约涨价10%,而成熟制程则涨价约在10-20%。当时消息称,这是台积电十年来最大的一次提价。

全球第二大芯片代工厂三星半导体也在这个5月传出提价消息。业界消息称,三星半导体目前正在与客户谈判,预计2022年下半年将对代工费用提价15%-20%,其中传统制程芯片的涨幅会更大。

《华夏时报》记者通过不同渠道分别向台积电和三星公司求证上述涨价消息,但截至记者发稿,尚未收到回复。

不过中芯国际联席CEO赵海军在5月13日的一季度业绩说明会中曾称,“涨价这件事上,我们跟同行状况不完全一样。”他当时表示,中芯国际正在与客户协商调价,但并没有宣布要统一涨价。中芯国际的原则还是跟客户友好协商,然后考虑到长远的战略合作。“而不是短期看谁赚到更多。”

芯片厂的这波涨价颇有些手握订单,坐地起价的味道。

自去年“芯片荒”愈演愈烈后,抢产能成为下游厂商的头等大事,订单雪花般下给芯片代工厂。一个例子是,今年4月末三星电子在其一季度电话会议中透露,其芯片代工业务未来5年在手订单金额,是去年销售额的8倍。

有半导体业内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据他了解,确实头部代工厂都不缺订单,台积电目标在2025年量产的2nm芯片,预期也已有订单客户。他认为,头部代工厂涨价的真实原因,可能是“想借现在订单还多的状况,再多赚一波。”

结构性缺芯

但一个看起来与芯片代工厂涨价有些冲突的是,下游的消费电子终端却需求不振。

以手机为例,Omdia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近13%。而中国信通院发布的报告显示,今年一季度,国内市场智能手机总体出货量同比下降近三成。

有手机行业人士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去年Q4手机市场需求就不太好,多家手机厂商调低了出货预期,不管整机还是零部件企业都在清库存,今年Q1面板、摄像头、电源管理芯片等上游零部件遭遇砍单严重。他对记者表示,“手机芯片目前已经不紧张了,中低端也不太紧张。”

身处手机摄像头产业的舜宇光学,发布的出货量数据也是一个缩影。今年1-4月其手机摄像模组出货量持续下滑,平均下滑幅度超过20%。此外,今年一季度其手机镜头出货量的平均下滑幅度也超过10%,今年4月才转为正向增长3.5%。

不过WitDisplay首席分析师林芝告诉《华夏时报》记者,虽然消费电子行业目前确实砍单严重,市场并不景气,但整个中高端产品并没有减少,而出于技术以及供应链稳定等方面的考虑,这部分订单大多都交给了台积电和三星电子等代工大厂手中。

另一方面,消费电子产品的“结构性缺芯”,也并没能影响整个芯片产能的火热。此前,日本本田汽车就曾宣布,由于芯片短缺,位于日本的三座工厂将在5月部分停产,最长停产六天。

看懂研究院分析师、通信高级工程师袁博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目前依然处于全球产业数字化转型阶段,智能汽车、能源、IoT、工业控制对芯片的全球需求一直保持高位。此外,他认为除了缓解通胀带来的成本上涨外,“涨价还可以部分遏制芯片囤货的现象。”

他对记者表示,目前全球由于开工不足所造成的“芯片荒”,已经逐步缓解,但是眼下的地缘冲突影响了氖气、钯金等芯片原料的供应。此外各种不确定性导致的大量囤货,也造成芯片的供应紧张。他表示,如果地缘危机解除,预期到2023年下半年,芯片荒会得到彻底缓解。

谁更受伤

看起来,导致芯片代工厂涨价的关键原因在于芯片产能不足,以及供应链缺乏稳定性。但必须提及的是,在这轮涨价之前,芯片代工厂们已纷纷抛出了今年的高昂资本支出计划,显示了自己扩充产能的决心。

据《华夏时报》记者了解,中芯国际今年全年的计划资本开支约为320.5亿元,主要用于持续推进老厂扩建及三个新厂项目。而台积电去年公开的扩产计划显示,到2023年其将斥资1000亿美元来增加产能。

在高支出计划背后,开足马力生产的芯片代工厂们财报都十分亮眼。

今年一季度,台积电4910亿元新台币的收入,同比增加了36%。当期其毛利率达55.6%,环比上升2.9个百分点。台积电总裁魏哲家还在今年4月的法人说明会中表示,今年产能维持紧绷,不会调降代工价格。中芯国际今年一季度营收18.4亿美元。同比增长67%。毛利率也达到40.7%。三星电子半导体事业暨装置解决方案部门(DS)今年第一季度营收为 26.87万亿韩元,同比增长39%;而运营利润8.45万亿韩元则同比增长151.5%。

但上述半导体产业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芯片代工厂的建厂周期大约是18-24个月,这意味着去年宣布的建厂计划大概要到2023年年中才能产出,而芯片产能还需要慢慢爬坡。但据他了解,芯片代工厂的产能扩展并不顺利,“设备没有那么容易就买到。”

在产能没有明显增加的情况下,有限的产能自会优先供给利润更高的订单。这带来的一个连环影响却是,中小芯片设计商的日子却并不好过。

IC Insights的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大陆厂商在全球Fabless IC市场中份额为9%,仅次于美国和中国台湾地区。林芝认为,代工厂的涨价对这些中小体量的芯片设计公司影响更大。

他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涨价影响要看体量,芯片厂对体量更大的老客户不一定会涨价,他们要的是长单长利润。但为了规避风险,许多中小芯片设计公司面对涨价则会立刻砍单,“下半年如果市场真得很差,它的订单还在下,卖出去损失要上亿。”他表示,芯片量产过程中成本很高,“只流片就需要花费数千万元。”

责任编辑:黄兴利 主编:寒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