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 龙源电力)
本报记者 苗诗雨 陆肖肖 北京报道
“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党的二十大对于能源行业未来五年的发展提出了新的部署。作为最早从事新能源开发的央企,党的二十大召开以来,龙源电力积极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其党委中心组成员结合实际工作就学习报告体会进行研讨发言(下称“研讨发言”)。
面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华夏时报》记者也从龙源电力方面获悉,未来,龙源电力将全力建设世界一流新能源企业,保障新能源电源发得出、用得上、用得好。
高质量建设新龙源
龙源电力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唐坚在研讨发言中指出,必须准确把握党的二十大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全面部署,弄懂吃透一系列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新思想、新阐述、新观点,准确把握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工作要求,准确把握新时代的新要求,将工作要求认真落实到发展实践中,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胸怀“国之大者”,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认真对标对表,强化安排部署,加快建设“本质安全、规模翻番、数字转型、科技引领、健康进取”的新龙源。
《华夏时报》记者从龙源电力方面获悉,为推动企业质量发展,龙源电力已经形成了“一个专注,四个突出”管理新格局。
通过采访龙源电力相关部门,记者获悉,“一个专注”指专注深耕新能源领域,“四个突出”分别指突出市场化改革激发企业活力、数字化转型助力提质增效、科技创新点燃发展新引擎、提升上市公司质量。
而在助力我国能源结构转型层面,龙源电力新能源研究中心向记者表示,将在积极推进能源供给革命,持续扩大新能源开发规模的同时,创新开展能源技术革命,以数字化平台建设为重点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据龙源电力方面介绍,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以来,龙源电力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头号工程,驱动高质量发展的科技创新“三步走”,即走好“优化科技创新体系”之路、走好“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之路、走好“驱动高质量发展”之路。
科技赋能塑造发展新优势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国家能源集团榆林化工有限公司时说道:“能源产业要继续发展,否则不足以支撑国家现代化。”
作为全球最大的风电运营商和国家能源集团新能源板块的龙头企业,龙源电力也牢记创新发展。
据悉,目前龙源电力已建成国内数据规模最大的新能源生产数字化平台,接入风电机组1.4万余台,建立“感知+决策+执行”协调联动系统,逐步构建具有新能源特色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智能化、管理智慧化水平显著提升,《龙源电力生产数字化管理》项目成功申报工信部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
数据显示,龙源电力的风机机组,2021年度100天、200天、300天连续无故障运行机组占比分别达82%、39%、17%,管理提升增发电量8.2亿千瓦时。2年来,龙源电力风电机组每月单机故障停机次数减少3.4次,停机时长减少13小时/台,设备可用系数长期保持在99%以上。
而据半年报显示,截至2022年上半年,龙源电力各项发电数据也向好。截至2022年6月,龙源电力总控股装机容量达到2882.8万千瓦,同比增长15.7%。其中,可再生能源占比达到93.5%。近五年,龙源电力风电装机的复合增长率达到5.2%,持续保持全球最大风电运营商地位。
多措并举助力新能源安全保供
作为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确保能源安全始终是做好能源工作的首要任务。
龙源电力新能源研究中心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双碳”目标的提出为“十四五”及中长期能源低碳转型发展提出了明确的方向,同时为可再生能源发展打开了广阔的空间。在能源保供问题上,未来,龙源电力也将坚持新能源规模化多元化增长。
龙源电力新能源研究中心向记者表示,作为新能源企业,因地制宜开发新能源资源,对于用电量大、资源好的区域可加快项目进度,无论在投资决策阶段和建设施工阶段,都要给予特殊支持。对于资源好,但送出有困难的,重点在送出上做工作,保障新能源电源发得出、用得上、用得好。保障能源安全,核心技术创新是关键。目前,我国已建立了完备的风力发电装备制造产业链,但是风力发电存在一定随机性、波动性。储能可以实现风力发电的平滑输出,能有效调节新能源发电引起的电网电压、频率及相位的变化,发展储能先进技术,是新能源安全保供的关键。
不仅如此,龙源电力表示,针对能源保供,还应当加快建设适应高比例新能源送出跨区域输电通道,加快实施配电网改造,通过发展智能电网和智能终端提升电力用户需求侧响应能力,从而在发输配用等环节提升电力系统韧性,实现能源低碳转型与保障能源安全的统一。
在龙源电力看来,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已经提到了国家战略层面。新能源已成为近年来我国电力装机的增量主体,未来将以年均超过1亿千瓦的速度增长。在发展路径方面,要坚持“五个并举”的多元化发展方式,即:坚持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陆上与海上并举、就地消纳与外送消纳并举、单品种开发与多品种互补并举、单一场景与综合场景并举,构建可再生能源多能互补、因地制宜、多元迭代发展新局面。
责任编辑:张蓓 主编:张豫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