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2303/20230324201949AsW5yd8AEw.jpg

互联网巨头扎堆外卖市场 饿了么宣布未来十年战略

卢晓 2023-3-24 20:46:02

(饿了么首席运营官谌伟业)

本报记者 卢晓 杭州报道

“今年制定公司战略的时候,我们明确了未来十年饿了么公司的发展战略就是放心点,准时达。”3月21日,饿了么COO谌伟业对《华夏时报》等媒体记者说道。

他同时表示,这一战略靠饿了么自身的能力远远不够,在基于平台数字能力的基础上,饿了么也在努力构建一个多方共治的餐饮外卖品质评价体系。作为探索之一,饿了么与中国预制菜产业联盟研究院旗下的“食极星”标准评价体系也在当天达成战略合作。

在外卖评价标准从便利、口味再到营养背后,消费需求发生着变化,新的跨界玩家也在不断冲击着以外卖为代表的本地生活市场。除了比拼商家、骑手、履约基础设施等硬性指标外,外卖巨头们也在寻找着新的差异竞争点。

谁离消费者更近

“我们认为未来的行业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谁能离消费者的健康更近。”谌伟业当天这样说。据记者了解,他此前曾在同为阿里系的淘宝、闲鱼、支付宝等公司任职。一年多以前来到饿了么,“我其实见证了电商从萌芽到逐渐发展,最后成为我们中国人最重要的消费方式之一。”

谌伟业认为,餐饮是一个5万亿的大市场,而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每一年有5亿人会点外卖。“过去的15年,吃饱这个问题在餐饮行业已经基本解决,营养健康成为很多人对餐饮外卖的一个需求。”

这其中,作为外卖平台的饿了么能做什么?

《华夏时报》记者从饿了么方面了解到,除了体现食品安全透明化的小蓝心标准,以及基于消费者评价的放心点的榜单,饿了么还将在其App上为完成食极星认证的菜品进行标识及推广。据悉,截至目前,食极星已与96个餐饮品牌合作,认证了106道菜品,覆盖饿了么平台上3万家餐饮门店。

“食极星是餐饮外卖行业首次从健康营养出发为菜品评级,这是行业透明化的一大步。”谌伟业说。他同时认为,只有商家、消费者、专业机构、监管部门和平台一起,“我们共同参与才能推动餐饮行业越来越好。”

需要提及的是,3月24日记者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还看到,饿了么的运营主体拉扎斯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此前已提交了一系列“放心点”相关的商标注册申请。其中最新的申请是其在今年3月提交的放心点小蓝点商标,系统显示正等待受理。

外卖战场激烈竞争

饿了么是阿里在本地生活的主战场。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兼CEO张勇在今年2月的财报会议中曾表示,过去,阿里把握住的两个机会,除了云计算还有面向消费互联网的中国电子商务。而本地生活无疑是消费互联网的重要一环。

据记者了解,2018年,阿里和蚂蚁金服以95亿美元完成了对饿了么的全资收购,饿了么与口碑合并为阿里巴巴本地生活服务公司。两个业务分别聚焦到家和到店。

而经历行业多番洗牌,线上外卖市场早已形成两强格局。前瞻产业研究院的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第一季度,美团和饿了么就已合计占据外卖市场超九成份额,其中美团外卖占比为67.3%,饿了么占比为26.9%。

2021年7月,阿里还将基于地理位置服务(LBS)的三大业务,即高德、饿了么和飞猪,组成生活服务板块,由阿里巴巴合伙人、高德集团董事长俞永福统一管理,向张勇汇报。

在截至去年12月末的阿里巴巴2023财年Q3财报中,当期本地生活131.64亿元的收入,同比上涨6%。其中,到家业务饿了么持续录得正GMV增长,且受到饿了么业务效率改善所带动,本地生活业务的亏损持续收窄。财报还显示,当期饿了么每笔订单的单位经济效益持续录得正数,“这是由于平均订单金额同比提升,及每单派送成本同比下降所致。”

需要提及的是,3月22日原本归属饿了么的口碑还和高德正式宣布合并。海豚智库创始人李成东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阿里在本地生活的主要投入还是在外卖业务上,而随着抖音发力本地生活,阿里也需要集中资源把两块相近的业务合并。

此外,去年8月时,饿了么已经和抖音宣布合作。此外,京东零售CEO辛利军去年6月在接受采访时也曾透露,京东正在研究进军外卖领域的可能性。

有业内人士在跟记者交流时认为,互联网巨头进军外卖市场,更多是将其作为本地生活服务的流量入口,希望通过高频业务带动低频业务,核心目的在于为自己导流。不过他同时也认为,外卖平台在用户、商家以及履约配送网络等方面都需要长时间积累,有一定行业壁垒,新玩家想玩转并不容易。

责任编辑:黄兴利 主编:寒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