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黄兴利 北京报道
作为麦当劳在华运营主体,金拱门背后的“金主”正发生变化。
11月20日,麦当劳全球与凯雷集团宣布,麦当劳全球同意收购凯雷在麦当劳中国内地、香港及澳门战略合作公司中持有的少数股权。在这一交易完成后,凯雷将退出金拱门股东行列,而麦当劳全球在完成大幅增持后持股将达48%。
随着中国市场成为旗下第二大市场,麦当劳全球正加大对于中国业务的掌控力度。当前中国餐饮业正引领消费复苏,连锁巨头跑马圈地步履不停,麦当劳中国本土化故事第二季又将如何演绎?
麦当劳大幅增持
在组团参与拿下麦当劳中国特许经营权六年后,凯雷先走一步。
时间回溯至2017年,中信股份、中信资本和凯雷与麦当劳全球达成战略合作,成立新合资公司,后者成为麦当劳未来20年在中国内地和香港地区的“主特许经营商”,在这个合资公司中,中信股份和中信资本持有52%股权,凯雷和麦当劳全球分别持有28%和20%的股权。
在11月20日披露的股权交易完成后,以中信资本为主的中信联合体将继续持有金拱门52%的股份,保持控股地位,麦当劳全球持股比例将由20%增加到48%。对于交易预期的时间表,麦当劳方面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上述交易有待相关监管机构批准,预计将于2024年第一季度完成。
以2017年为起点,麦当劳“本土化”打开全新路径,在中信系助力下,其在中国市场的开店曲线一路上扬。从公开数据看,截至2016年底,麦当劳在中国内地的直营和特许经营餐厅超过2400家,在香港超过240家。而按照麦当劳全球总裁兼首席执行官Chris Kempczinski最新披露的数据,中国现在是麦当劳全球的第二大市场,餐厅数量超过5500家,较2017年翻了一番。
“我们相信,现在是简化股权结构的最佳时机,中国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给我们带来巨大的机遇,中国是麦当劳全球增长最快的市场,其长期发展的潜力将让我们不断受益。”Chris Kempczinski表示。
此外,麦当劳中国方面也对本报记者表示,2019年9月以来,麦当劳中国实现了超过30%的系统销售增长。展望未来,股东双方将继续通力合作,在中国市场推动“燃动发展计划”,进一步拓展餐厅网络,更好地服务与联结顾客。而按照麦当劳中国此前的规划,2028年前拟达到10000家餐厅的规模。
对于麦当劳中国股权结构调整,凌雁管理咨询首席咨询师,餐饮行业分析师林岳11月21日对《华夏时报》记者分析认为,麦当劳此举表面来讲是为了简化股权结构,实际上也希望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控制和牵引,在和凯雷合作的期间,麦当劳的业绩增长的确是不错的,但是门店数量并没有达到一定的体量,离万店目标还有不小的距离,这里面的确有客观的疫情和经济放缓的原因,现在是一个重新发力的好时机。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也对本报记者分析指出,麦当劳中国独立运营之后整体表现非常亮丽,无论从业绩增长还是在业务创新升级迭代方面都做得非常有亮点,股权增持说明麦当劳全球对于中国市场充满了信心,既体现了中国经济的发展韧劲,也显示出整个行业的高速增长,这是一个多赢的局面。
餐饮复苏下开店潮
不同于2016年出售中国市场特许经营权时洋快餐行业正经历深度调整,当下中国餐饮市场正在疫情后进入全新的发展周期,麦当劳全球对于中国业务的加持可谓适逢其时。
在疫情后消费复苏过程中,中国餐饮市场增长势头迅猛。国家统计局网站11月15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5440亿元,同比增长6.9%。按消费类型分,1—10月份,餐饮收入41905亿元,增长18.5%。
以麦当劳为例,麦当劳中国首席执行官张家茵在今年8月接受媒体采访时曾透露,今年上半年,该公司销售额和整体增长都“远超疫情前水平”,主要靠同店销售额增长、新店增加拉动。此外,麦当劳在10月底发布的三季报也显示,期内麦当劳全球同店销售额(即开业至少一年的门店销售额)增长了8.8%,高于华尔街8%的增长预测。包括中国和日本在内的国际发展特许市场板块的同店销售额增长则达到10.5%。
记者关注到,随着中国餐饮市场蓬勃发展,为了快速抢占市场份额,快餐巨头在中国的开店速度不断提升。媒体报道显示,张家茵日前在进博会期间曾提到,未来五年中国的城镇化进程还将不断加快,新增城市人口相当于再造两个澳大利亚市场,对于麦当劳的业务形态来说,正意味着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除了麦当劳奔赴万店之外,百胜中国也宣布计划于2026年的门店数量达到2万家,按照其在11月1日发布最新业绩数据,今年前九个月其门店总数突破了14000家,其中第三季度净新增门店500家,前九个月净新增门店1155家。
不光是百胜中国与麦当劳,中国本土的西式快餐巨头也在加快跑马圈地。据窄门餐眼数据,截至2023年11月2日,华莱士的门店数量已达20194家,德克士门店数2379家。
谈及当前中国餐饮市场开店潮,林岳对本报记者表示,连锁洋快餐有很大规模的消费群体,初代接触洋快餐的年轻人也差不多有了下一代,这些群体对洋快餐已有情结,加上在不断本土化的进化过程中,洋快餐也融入了很多中国元素,所以被接受程度还是很高的,这也是头部品牌仍在积极开店的原因。林岳同时指出,餐饮连锁未来的主战场会是社区化、小型店和四五线城市核心商圈。
责任编辑:卢晓 主编:寒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