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诗萌 北京报道
时隔一年半,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又迎来了重要的时间节点。
12月18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工作进展的汇报。会议指出,要加快完善市场准入、产权保护和交易、数据信息、社会信用等方面的基础性制度,积极稳妥推进财税、统计等重点领域改革,加大先行先试探索力度,把有利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各项制度规则立起来。要深入开展市场分割、地方保护等问题专项整治,加大典型案例通报力度,把不利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各种障碍掣肘破除掉。
当前,在经济恢复和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领域之一。此前,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及了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要求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着力破除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
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刘志彪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目前在世界复杂的政治经济形势下,中国要寻求自己的竞争优势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主要就是要依靠超大规模的市场。因此,要抓紧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利用中国统一大市场超大规模的优势参与国际竞争,吸引生产要素,培育国内市场。尤其是新质生产力,更需要超大规模市场来培育。
投入品市场仍待建设
2022年3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要求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制度规则,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
其中,具体提出了对产权保护制度、市场准入制度、公平竞争制度和社会信用制度等市场基础制度规则进行统一,加快发展统一的土地和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技术和数据市场、能源市场、生态环境市场等要素和资源市场,推进市场监管公平统一,进一步规范不当市场竞争和市场干预行为。
今年上半年,国常会也曾对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作出部署。5月19日举行的国常会指出,要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畅通流动,有利于充分发挥我国经济纵深广阔的优势,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进一步释放市场潜力,更好利用全球先进资源要素,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统一大市场建设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任务是很艰巨的。”刘志彪指出,中国产出品市场的统一大市场已经形成了接近98%的份额,都是受市场供需关系随行就市调节形成的。目前中国主要任务在于投入品市场统一大市场的建设,任务还很艰巨。尤其是要素市场、数据市场、土地市场、资本市场、高级劳动力市场等都没有完全形成,正在加紧推进。比如,对新质生产力来说较为重要的数据市场,正在进行数据产权确权、制定数据交易规则,数据交易市场的基础建设进展也较为迅速,尤其是交通、通信等领域。“推进统一大市场建设要有一个历史的耐心,例如推进投入品市场的统一大市场建设,要进行权力、利益的调整,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完成的。”他对本报记者指出。
扩大内需新抓手
值得注意的是,与5月国常会对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强调“全球先进资源要素”以外,此次国常会则主要强调全国统一大市场对国内大循环的作用,即释放内需潜力的重要抓手。
近日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除了将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作为深化改革的重点领域外,也将着力扩大国内需求作为2024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之一。会议指出,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要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国泰君安宏观团队研报认为,在2024年的九大具体工作任务中,着力扩大内需排在第二位。核心是国内消费与投资的改善,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培育壮大新型消费,积极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
财信证券认为,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是应对外部冲击、稳定经济运行的有效途径,而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治本之策,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是积极应对国内外环境变化、增强发展主动性的长久之策。
中泰证券研究所政策组首席分析师杨畅也向《华夏时报》记者分析,近期内需呈现平稳回升态势。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6%,提高2个百分点;生产表现数据在高位基础上实现6.6%的同比增速,产销率指连续4个月保持在97.4%。从生产端观察,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高位运行,产销率保持平稳,下游需求同步回升。下游需求整体回升,而外需波动,反映出内需延续平稳回升态势。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