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诗萌 北京报道
时隔一年, “万亿俱乐部”终于迎来了新成员。
刚刚迈入2024年,常州本地官媒就发布了一系列庆祝迈入“万亿之城”的文章。1月16日,在常州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常州市市长盛蕾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宣布,预计常州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8%左右,迈上万亿台阶,成为全国人口最少、地域面积较小、人均水平较高的万亿之城。2022年常州GDP总量达到9550亿元,以6.8%的增速计算,2023年GDP预计将接近10200亿元。
此前,1月13日,烟台市市长郑德雁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透露,预计2023年烟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2022年烟台GDP总量为9516亿元,以6.5%的增幅计算,2023年GDP或可达到10100亿元左右。
这意味着,2022年GDP距离万亿最近的两座城市都不出意料地跨过了这一门槛,扩容之后的“万亿俱乐部”成员达到了26个。其余的万亿 “种子选手”唐山、徐州、大连等几座城市2022年GDP均在9000亿元以下,虽然目前尚未公布数据,但预料难以在2023年突破万亿。
“江苏第五城” 和“山东第三城”
此次扩容前,全国共有24个“万亿之城”,分布于四个直辖市和广东、江苏、山东、浙江、福建、四川、湖南、湖北、河南、安徽、陕西等省份,其中广东和江苏两个经济大省均有4个城市GDP超过万亿。不过在常州今年撞线后,江苏也随之成为全国首个坐拥5个万亿之城的省份。
20世纪80年代,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首次提出了中国小城镇的“苏南模式”,认为地处长三角腹地的苏州、无锡、常州、南通四座城市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乡镇企业发展模式。此后,“苏锡常”地区也一直是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地级市经济圈之一。近年来,苏州、无锡和南通都已经进入万亿俱乐部:苏州2011年GDP站上万亿后,2020年又突破了2万亿;无锡2017年GDP站上万亿,2022年达到1.49万亿元;南通也在2020年跨越了万亿门槛。常州在2023年成功过线,让苏南四城全部成为“万亿俱乐部”的成员。
除了省会城市南京和苏南四城以外,江苏还有至少3座城市是“万亿俱乐部”的后备军:目前经济总量8000多亿元的徐州,在1月中旬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继续锚定“十四五”迈入万亿级城市目标不动摇,即要在2025年实现GDP突破万亿元的目标。GDP均超过7000亿元的扬州、盐城也都提出了在未来三五年跻身“万亿俱乐部”的口号:盐城市委书记周斌1月15日在政协九届三次会议开幕式上表示,要力争用3到5年时间迈入万亿之城;扬州市委书记王进健2023年9月也在全市产业科创名城建设推进会上表示,要“大干三五年,奋力过万亿”。相比之下,另一个经济大省广东距离5个万亿之城就比较遥远,其经济第五城惠州2022年GDP仅为5401亿元。
而烟台则是除了青岛和济南以外的山东经济“第三城”。进入21世纪以来,直到2016年前,工业重镇烟台和省会济南的经济总量一直你追我赶,中间有将近十年的时间,烟台GDP始终高于济南。但2014年之后济南开始发力,GDP反超了烟台。从2017年开始,山东开始着力提高省会济南的首位度,2019年济南合并了莱芜,2020年提出济南经济总量在全省经济首位度达到16%的目标。
能源转型“风口”下的城市
不过近两年,经济一度有所下滑的烟台增速又重新恢复了增长。2022年,烟台除了经济总量接近万亿以外,增速也达到5.1%,位列山东各城市之首。2023年前三季度,烟台GDP达到7260.1亿元,名义增长率为8.04,仍然居山东省首位。
烟台是如何“逆势翻身”的?答案是能源转型。绿色石化是烟台的支柱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在这一领域,烟台打造了烟台化工产业园、蓬莱化工产业园、裕龙石化产业园三大投资千亿元级的园区,培育了万华化学、玲珑轮胎、道恩高分子等龙头企业,清洁能源装机容量达到1200万千瓦,为全省第一。此外,核电和风电也是毗邻渤海的烟台的一大优势,2021年底从北京外迁的央企之一国家电投核能就将总部落户到了烟台。
无独有偶,常州也是靠新能源的发展实现了“弯道超车”。2018年,常州“抄底”了陷入资金困境的中航锂电,其总部也从洛阳迁到常州。改名中创新航后,为赶上新能源“风口”实现了爆发式增长,坐稳国内第三大动力电池生产商,2022年成功在港交所上市。目前,常州动力电池产销量居全国第一,32个主要生产环节中,在常州市集聚的企业可以覆盖其中的30个,尤其是前两大动力电池生产商宁德时代、比亚迪也在常州进行了布局。
根据常州市工信局公布的数据,2022年常州新能源领域产值超过5000亿元,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光伏三大产业同比增长96.5%,对全市规上工业产值增长贡献率达102.2%。胡润研究院2023年年中发布的《2023胡润中国新能源产业集聚度城市榜》显示,深圳、上海、苏州、北京和常州分列新能源产业集聚度城市50强的前五位。
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国土规划研究室主任黄征学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近些年来,产业发展差异导致城市发展有所分化。产能过剩的产业比重大的城市发展比较慢,新能源汽车、太阳能、锂电池、储能等绿色产业集中的城市增速比较快。包括“新三样”在内的产业,拉动外贸、投资增长都比较快,因此带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