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2402/20240220200636ndqbTx7eBw.jpg

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来了!ESG能否成为提高估值的“利器”?

胡金华 2024-2-21 06:36:03

本报记者 胡金华 上海报道

上市企业可持续发展之路对于股价的估值影响将慢慢体现。

近日,上交所、深交所和北交所分别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4号——可持续发展报告(试行)(征求意见稿)》《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7号——可持续发展报告(试行)(征求意见稿)》《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持续监管指引第11号——可持续发展报告(试行)(征求意见稿)》(以下统称“信息披露指引”)。

据了解,在信息披露指引中,沪深交易所采取了强制披露和自愿披露相结合的方式,要求报告期内持续被纳入上证180、科创50、深证100、创业板指数样本公司,以及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应当披露《可持续发展报告》,鼓励其他上市公司自愿披露。而北交所不对《可持续发展报告》作强制性披露规定,鼓励公司“量力而为”。

信息披露指引鼓励A股上市公司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或ESG报告,并对报告框架、内容提出具体要求,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

“去年有各类咨询机构提出可做可持续发展报告,但是我们管理层在评估,因为花数万元到数十万元做一份报告并不难,关键是报告的质量能否引起投资者的认可,发布空洞无物的报告可能效果适得其反。今年监管部门和交易所联合发布了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征求意见,这为我们后续做可持续发展报告提出了方向,最主要还是投资者关心的营收和业绩能够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2月19日,一家上海沪市食品板块公司董秘马坤(化名)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释放什么信号?

来自咨询界的专家一致认为,在A股经过年前一轮大幅下跌之后,市场诸多实质性的利好已经显现,比如监管“一把手”的更换、对于IPO造假欺诈行为的“严刑峻法”;从市场层面而言,各大板块的整体估值也不断下调。可以说,A股具备了明显的投资价值。

“但是要吸引内外增量资金的入场,还需要企业做好‘内功’,具备含金量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无疑是公司软实力的体现,也更能得到投资者的认可。信息披露指引体现了国际接轨的思路,兼顾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和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ISSB)的实质性(重要性)原则;此外,信息披露指引在多处内容中考虑了本国国情;涵盖议题全面,同时又重点突出了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科技伦理等新兴议题;不仅要求结果(绩效)信息,也要求过程信息。”对此,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德勤ESG相关负责人分析指出。

三大交易所发布的信息披露指引规定了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框架。具体而言,上市公司应当围绕治理,战略,影响、风险和机遇管理,指标与目标四个核心内容对拟披露的议题进行分析和披露,以便于投资者、利益相关者全面了解上市公司为应对和管理可持续发展相关影响、风险和机遇所采取的行动。

与此同时,根据信息披露指引,环境信息披露部分针对气候变化、污染防治等重要环境议题提出了披露要求。上市公司需按照四个核心内容披露应对气候变化相关治理、战略等内容,信息披露指引也对气候适应性、转型计划、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减排措施、碳排放相关机遇等披露提出要求。

信息披露指引还明确了社会、公司治理的披露议题。社会信息披露章节设置了乡村振兴、创新驱动、科技伦理、供应链安全、平等对待中小企业等多个重要议题。公司治理信息披露章节聚焦公司治理结构、内部制度、控制措施和程序情况等,并设置了反贪污反贿赂、反不正当竞争议题。

此外,信息披露指引还安排了过渡期及缓释措施。具体而言,强制披露《可持续发展报告》的上市公司应在2026年4月30日前发布2025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首个报告期上市公司无需披露相关指标的同比变化情况,对于定量披露难度较大的指标,可进行定性披露并解释原因;在2025年度、2026年度报告期内,披露主体难以定量披露可持续发展相关风险和机遇对当期财务状况影响的,可仅进行定性披露。

证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以来,共有超过1700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可持续发展相关报告;有3161家公司披露了为减少碳排放所采取的措施及效果。其中2023年沪市共1023家上市公司披露2022年度社会责任报告、ESG报告或可持续发展报告,披露率达到47%,上证50、科创50指数样本公司和境内外同时上市公司的报告披露率接近100%,上证180指数样本公司报告披露率超过90%;深市2022年超700家上市公司在年报中披露社会责任履行情况,1100余家披露污染防治、资源节约、生态保护等信息,800余家公司发布独立的社会责任报告或ESG报告,ESG信息披露质量进一步提升。

提升估值的“利器”

含金量高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或将成为上市公司提升估值的“利器”。

对此,商道融绿董事长郭沛源预计,本次意见稿的出台会极大地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和ESG报告的数量和质量。此外,尽管指引意见稿只要求部分上市公司“应当”披露,但同时也提出了“鼓励”其他的公司按照这个指引来编制,这向市场释放出了强烈的政策信号,会有更多的上市公司因为政策因素或同侪压力而发布报告。

“实际上,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有利于上市公司更全面地展示自身可持续发展绩效、非财务绩效。上市公司的非财务绩效与财务绩效结合,可以更完整呈现公司价值,让真正有长期价值的上市公司在众多公司中脱颖而出。有条件的上市公司还是应该尽早实践,而不是等强制要求时被动应对。”郭沛源认为。

他进一步表示,上市公司要勇敢迈出第一步,如信息披露指引所提供的过渡安排,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对上市公司来说也是由简到繁、由易及难的过程。上市公司也要认识到,要遵循的披露标准、规则会逐步增多,要求会逐步提高。因此,多索引、数字化也是重要趋势,否则上市公司很难满足日益增长的量化数据统计和披露的需求。

业内专家也认为,披露可持续发展信息是未来趋势。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是一个对外展示的结果,重点不在于册子做得是否漂亮、是否花哨,而在于是否有更好的实践。企业要提升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程度,推动内部管理改善,把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落实在日常经营管理之中。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上市公司通过披露可持续发展信息,展示其在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方面的努力和成果,能够提升社会形象和声誉,也有助于上市公司更好地评估和应对潜在风险和机会,提升投资者信心。

田利辉建议,在实践过程中,上市公司应注意真实性、可比性、定量化、风评情况和第三方验证。上市公司应确保所披露的信息真实、准确、完整,避免虚假宣传和过度包装;遵循信披标准和规范,确保所披露的信息在不同行业和公司之间具有可比性;尽可能提供定量的信息,方便投资者更好分析和评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充分披露企业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风险评估情况,以便投资者更好地了解企业实际情况和发展前景。此外,上市公司应尽可能寻求第三方对所披露的信息进行验证,确保信息的可靠性和公信力。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