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2023年12月)
本报记者 王敬 张智 深圳摄影报道
与澳门仅一水一桥之隔的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下称“合作区”),将于3月1日0时起正式封关运行。
按照《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横琴与澳门特别行政区之间设为“一线”;横琴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关境内其他地区之间设为“二线”。日前,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等发布了有关政策,明确合作区实施“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税收政策。
为保障合作区封关运行顺利实施,2月21日上午8时起,合作区“二线”通道启动全流程综合压力测试工作。目前,各通道设施设备及信息化系统运行正常,车辆通行顺畅。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二线”通道分布示意图
从新区到自贸试验区、再到粤澳深度合作区,横琴岛的故事已经讲了15年。近年来,横琴战略地位不断提升的同时,发展速度也十分迅猛。2023年,合作区GDP已经达到472.53亿元,澳资企业总量达5880家,就业生活的澳门居民增至11000余人。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港澳及区域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刘雪菲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澳门回归25周年之际,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封关运作标志着“琴澳一体化”发展已初见成效。下一步,琴澳两地在产业导入,项目落成、企业入驻以及联合共商共营多领域持续发力壮大“四新”产业,完善各项配套设施,加强两地的政策衔接、规则机制对接招引人才。
封关在即,将带来哪些影响?
2月19日上午,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执行委员会与广东省人民政府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工作办公室,在横琴联合举行合作区分线管理封关运行新闻发布会,就近期出台的分线管理配套政策系统解读,并围绕封关运行相关通告解释说明。
会上,广东省委横琴工委委员、合作区执委会副主任符永革强调了横琴封关的重要性。他指出,“分线管理”是合作区的基石性政策,也是彰显合作区更深层次、更大力度、更宽领域对外开放的核心政策。当前,合作区将封关运行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3月1日0时封关运行节点倒排工期,压实责任、开展压力测试、情景模拟等,举全区之力狠抓落实,确保封关运行顺畅,目前在政策层面、软硬件建设、反走私综合治理等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效,各项软硬件均已基本具备封关运行条件。
据悉,在海关监管方面,海关聚焦“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主线,将实现“一线”基本放开,“二线”严格管住,区内实现自由。
具体来看,“一线”基本放开包括税收管理基本放开、检验检疫精准放开、大幅简化海关手续和提升监管效能和通关体验四方面;“二线”严格管住包括:管住出区免税、保税货物,管住出区的涉税物品。区内实现自由则指支持科技研发和高端制造产业等“四新”产业发展,免税物品正常消费使用,区内货物自由流转。
刘雪菲向本报记者表示,封关为琴澳两地一体化运作带来新机遇,同时也会面临一定新挑战。谈及封关利好,她指出:“便利要素流动方面,两地居民往来频密,未来会吸引更多从事经贸活动的澳门居民就业创业。很大程度提升当地居民的生活幸福感和从事进出口贸易的自信心。对企业而言,封关后推行的零关税、低税率、简税制等优惠政策将更全面细致,增值税、消费税等税制也将简并,企业也可因此降低各种成本。”
同时,在高水平对外开放方面,刘雪菲认为,分管后的“境内关外”的实行以企业高效监管模式以及贸易、投资、金融、运输、人员等高度自由的特殊政策,大多数境外商品可免税进出,货物装卸、转运、储存、加工、展览等业务活动不受海关常规限制。进一步对标国际通行做法,推进更高水平的制度型开放。
此外,封关还将刺激带动消费,刘雪菲表示:“免税政策会吸引大量游客和定居者,当地的餐饮、酒店、旅游等产业将得到促进,而配套的金融服务也会得到发展。”此外,在产业资源集聚方面,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将进一步鼓励横琴合作区内开展加工制造,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
今年1月以来,海关总署正式对外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监管办法》《关于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免保税货物简化申报要求的公告》等政策,初步构建了与合作区发展相适应的海关监管模式。
刘雪菲指出,要注意到封关运作下,横琴和内地在货物、物品、运输工具出入等方面的联通是“有管理”的联通,有关部门需要面对更复杂的管理需求。进一步防范贸易风险、投资风险、金融风险,还包括数据安全、网络风险以及公共卫生风险。
推动琴澳一体化发展
1月25日,第三届横琴国际科技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举行。大赛共吸引1359个项目参加。经过激烈比拼,最终评选出初创组获奖企业11个,成长组获奖企业10个,“新青莲奖”获奖企业6个。
一位参与大赛评比的投资人士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在参与调研工作期间切实感受到了横琴发展的决心和招商需求的变化。随着越来越多的优质资产、项目的落地,他对横琴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2023年末,横琴合作区已有5880家澳资企业,较2022年底增长9.98%;目前累计培育孵化港澳青年创业项目746个,其中澳门项目677个。据悉,合作区正在规划建设两个产业园区,分别为澳门品牌工业园和专精特新园区,承载“四新”产业发展,同时正在开展跨境电商和物流等与分线管理相关产业的研究,鼓励企业用好封关相关政策。
“澳门新街坊”项目工程落地(2023年12月)
民生方面,随着去年底横琴“澳门新街坊”项目工程顺利落地,越来越多的澳门居民成为“新横琴人”琴澳两地社会民生融合发展进入新阶段。2023年12月,记者实地走访澳门新街坊时已感受到较浓厚的生活气息。澳门居民黄小姐认为,横琴空气环境好,生活成本低,到澳门的交通也相对便利,十分宜居。
在“琴澳一体化”的前提下,截至2023年12月,在横琴合作区在合作区就业生活居住的澳门居民达11524人。封关运行后,允许在合作区学习、就业、创业、生活的澳门居民,经“一线”携带供日常生活所需一定的熟肉类、有包装的动物源性乳及乳制品、熟蛋及其制品、新鲜蔬果食用菌和各类鲜切花组合等进入合作区,这项举措在全国尚属首创,是为合作区和澳门量身定制的便民服务措施。
刘雪菲表示,封关将促进社会民生融合发展。利用税收、政策和制度优势,可吸引境内外企业前来设立办事处、仓储物流中心或进出口办公室等在地机构,鼓励各类金融和企业服务机构入驻,商品、人才和资本在当地的流动性也将进一步加强,以便探索琴澳共融的社会治理新模式加强监管与管理协同。同时,封关后,两地公共空间与公共资源、公共项目以及政府服务资源得到进一步整合。
目前,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引进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不过也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对此,财经评论员张雪峰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目前横琴的产业主要集中在房地产、金融等领域,产业结构不够多元化,存在一定风险。此外,尽管取得了一定进展,但跨境合作机制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包括法律、税收等方面的差异,制约了经济合作的深入发展。
针对产业结构不够优化,张雪峰建议,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加大对科技、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的支持和引导,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型。同时,针对跨境合作机制不够完善,他建议加强跨境合作机制建设:进一步推动横琴与澳门、深圳等地的法律、税收等方面的协调,构建更加完善的跨境合作机制,降低交易成本,促进经济合作的深入发展。
封关运行是实现合作区第一阶段发展目标的标志性举措,也是推动琴澳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一步。可以预见的是,横琴合作区将拥有更多的发展可能。
展望未来,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向《华夏时报》记者指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有望在封关运行的推动下实现更高水平的贸易便利化和经济合作。随着合作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将有望吸引更多国内外企业和投资者参与合作区的建设和发展,推动当地经济的持续繁荣和增长。同时,合作区也将成为中国与葡语国家经贸合作的重要平台和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增长极,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