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诗萌 北京报道
龙年春节假期过后,多个部委、多个城市均举行了“龙年新春第一会”,抓紧时间开展部署接下来一年的重点工作。
其中,2月20日下午,住房城乡建设部召开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工作视频调度会议(下称“会议”),副部长董建国主持并作出工作部署。会议指出,自1月份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工作部署以来,各地和相关金融机构紧锣密鼓抓好落实,不少城市春节假期仍在推进工作,协调机制落地见效持续取得新进展。截至2月20日,全国29个省份214个城市已建立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分批提出可以给予融资支持的房地产项目“白名单”并推送给商业银行,共涉及5349个项目;已有57个城市162个项目获得银行融资共294.3亿元,较春节假期前增加113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会议后的第二天,住建部才又召开了由部长倪虹主持的开年工作动员会。“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其实春节之前就已经推进了,节前开了一次会,节后又开了‘龙年第一会’,说明工作节奏很快,体现了住建部对这个机制非常重视。”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落地城市、项目数量翻倍
从1月12日住建部、金融监管总局正式发布《关于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的通知》算起,包含春节假期在内的不到40天时间里,住建部已经召开了两次推动这一工作的会议。
1月26日,住建部召开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部署会,指出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促进金融与房地产良性循环的重大举措。
此次会议后,1月30日房地产项目“白名单”第一笔贷款在南宁落地,北投荷院项目获得民生银行南宁分行3.3亿元开发贷款,重庆、北京、福建等多地也推送了“白名单”项目。截至1月底,26个省份170个城市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提出了第一批房地产项目“白名单”并推送给商业银行,共涉及房地产项目3218个。其中,84%的项目属于民营房企和混合所有制房企开发的项目。商业银行接到名单后,按规程审查项目,已向27个城市83个项目发放贷款共178.6亿元。
而到2月下旬“新春第一会”召开时,获得贷款的城市、项目数量都几乎翻倍,贷款总额也增加了约65%。另据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邮储银行和部分股份制银行有关数据,已对“白名单”项目审批贷款1236亿元,正在根据项目建设进度需要陆续发放贷款。
严跃进指出,从效果上看,无论是披露的数据,还是企业、银行、各个城市反应的情况来看,都能看出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的工作是有成效的。另外官方在宣传方面也非常到位,让投资者、开发商意识到融资环境的改善,让购房者意识到企业的资金状况在改善,而非简单停留在融资工作本身。
破解融资困境的“有力抓手”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会议还对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的定位给出了更高的定位:不仅是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的重要举措,而且还是破解当前房地产企业融资困境的有力抓手、维护购房人合法权益的有效手段和完善房地产项目管理的重大创新。
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融资性现金流恢复是房企资金链好转、避免风险无序蔓延的一个必须条件,而充分条件是房企销售现金流恢复,即自我造血功能,这是融资性现金流持续性恢复的前提条件。因为销售回款占到开发商资金来源的50%以上,是企业最主要、最大的资金来源,也是偿还贷款的依赖。如果自我造血功能不恢复,外部融资性现金流不可能持续性恢复,不可能无条件提供支持。
从这一角度看,第一批项目是一个好的开始,接下来一方面要观察可持续性,只有第一批项目适销对路,销售回款有保障,形成成熟的“项目推送——贷款投放——贷款偿还——项目推动”的循环机制,另一方面还要看商品房销售市场能否持续好转。这方面,除了继续推动市场纾困,还要杜绝基于土地财政保障的规模化供地,避免土地和房屋供应过剩。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也指出,针对白名单房地产项目贷款支持的落地,有助于改善房地产企业流动性,有助于缓解房地产贷款的紧缩情况及扩大房地产投资,有助于促进房地产与金融良性循环。房地产项目白名单制度要做的就是缓解房企融资难的问题,特别是针对出险房企一刀切不给融资的问题,打开部分暴雷房企优质项目融资的困境,从政策层面部分解除金融机构的后顾之忧,从而完成“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的政治任务。但他同时也提醒,要避免白名单泛滥化,部分城市动辄发布几百个项目的白名单,最后很可能成为所有项目都在白名单,事实上反而弱化了白名单的作用。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