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郭怡琳 于娜 北京报道
今年3月20日,首届“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经验交流大会”将在山东省滨州市黄河三角洲交易中心拉开序幕。这次大会举办的意义有哪些?就相关问题,《华夏时报》记者专访了安徽淮北精神医院副院长张曦。
《华夏时报》:您投身精神卫生事业至今多长时间?在此过程中,您曾面临最大的困难和挑战是什么?
张曦:从2009年开始工作,至今有15个年头。在我工作之初,人们对精神疾病知之甚少,对精神病患存在严重的偏见和歧视。那时精神科同仁都不大好意思说自己从事精神科工作。在很多人眼里,我们是一些和“疯子”打交道的人。因此,精神科医务工作者普遍受到很多误解和轻视。
随着时代进步,精神卫生及心理健康医疗服务需求越来越大。在各大自然灾害及重大疫情之中,精卫人充分发挥了专业优势,帮助人们应对危机时起到了积极作用。通过媒体的积极宣传和报道,世界精神卫生日被更多人熟知。民众对精神障碍患者的理解、接纳、关爱逐步提升,很多患者及家属逐步减轻消病耻感。现如今,精神心理疾病诊疗的社会氛围整体向好,我们门诊的精神和心理问题病患就诊率大幅提高,促进精神患者能够积极治疗,早日康复。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治疗手段越发多样化。精神病诊疗从过去的控制病情,向有效控制和临床痊愈等更高阶段迈进。与此同时,在全社会心理健康意识提升的影响下,疾病治疗关口有一定程度前移,这一点对预后至关重要。
《华夏时报》:经过这15年的历练,您从精神科医生成长为科室主任到院长。这中间的工作重心有哪些变化?您如何转换身份、做好管理?
张曦:首先是从事业务工作到从事管理工作的岗位转变。其次是从研究分析到资源整合的转变。在我看来,管理者需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收集各种信息。通过了解不同人的想法,有效的做出良好的判断。以人才的招聘和培养为例,既要满足各方需求,还要加强团结。院长的工作则是管理与整合职能团队的集体能力,来解决重要的问题。既要能够分析业务,又要懂得如何进行权衡,同时也要知道该如何解释决策的理由。最好的方法就是做出决定,再从结果中学习。
其中最重要的转变是从对内到对外。在从事临床医生的阶段,精力主要放在自己的治疗领域,较少和其他科室打交道。而科主任需要花很多时间与科室、医院以外的团体打交道,包括辅助科室、行政科室、行业协会、医保等。概括这个转变过程,我觉得是从行军打仗到战略谋划的转变。医疗工作环境的变化,政策的解读和理解,同行之间一些前沿学术的探讨。
《华夏时报》:您觉得如何在精神卫生服务中最大限度发挥优势?精神卫生中心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张曦:精神专科医院需要朝向“大专科小综合”“大门诊大病区”“去精神病化”等方向转变,构建“医教研防”四轮驱动。注重精神疾病谱导向,以多学科视角建设新精神医学学科、全病程服务模式注重学科建设,提高学科类别覆盖范围、提高学科功能覆盖范围。完善淮北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对非重性精神障碍患者精神卫生的预防和诊治,规范精神障碍患者管理。
事实上,精神卫生中心是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中重要环节。心理健康既服务于现实生活,也服务于精神卫生防治,成为连结社会生活与精神卫生的重要桥梁,应当建立起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精神卫生工作,因此心理健康服务的任务不仅仅是维护心理健康。
生活心理服务的内容从个人的角度是人的学习生活、工作与职业、人际关系、婚恋及家庭生活等方面;心理健康服务涉及个人心理成长、一般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预防以及疏导,包括心理障碍的心理治疗等;而精神卫生服务包括精神障碍的预防、治疗及健康管理,以及精神残疾患者的康复等内容。
《华夏时报》:回溯您从业以来有哪些触动较深的病例?结合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分析,您觉得需要在哪些方面发力更好地预防与解决此类问题?
张曦:17岁学生因出现幻听和妄想被当地医院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学业也一度中断。从临床症状上看,患者是非常典型的精神分裂症样表现,诊断依据非常充分。但我始终觉得有些细节应该再斟酌,在住院的3个月中,我每天接触和观察,与其交流,感受其情绪及思维变化,最后确诊为抑郁症。最终经过正规抗抑郁治疗了6周,患者症状就得到明显改善,逐渐回归到正常校园生活。
精神障碍是一个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的病种,其表现更是复杂多样。如果不能准确的鉴别诊断,很有可能会出现误诊,从而使其得不到正确的治疗,甚至延误最佳的治疗时机。这就需要医生投入更多的精力熟悉和体会患者的思维、情感、认知、行为等,这一点尤为重要。
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具有推动全社会多方参与的特点。我从家庭影响这个方面谈一下,家庭是一个致力于保持自身平衡的系统。对精神心理疾病而言,有必要提高医生对就诊患者存在家庭问题的敏感性认识。在患者暴露出家庭问题或者有比较复杂的健康问题时,能深入探讨患者疾病背后的家庭关系和社会背景所造成的影响,发挥医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协调的职责。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提出心理服务需要强化联动各部门与社会力量,多方协作共画同心圆。构建“自我支持—家庭支持—亲朋邻里与同事同学支持—社区(村)与组织(单位)支持—专业机构与行业组织支持—政府与法治支持—社会与文化支持—生态环境支持”的8层社会支持系统。
《华夏时报》: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关于推进这一体系建设的意义,您是如何理解的?
张曦: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是基于中国国情和文化,在政策规范引领下,运用心理学、社会工作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积极主动预防和解决个体、群体与社会层面的各类问题,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和民众幸福感,形成全方位、全周期、多元化的社会支持系统,其建设核心是建立一套以心理建设为核心链接的层级完整、科学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任务,这一举措不仅是对全体人民心理健康状况的关心,更是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的有力支持。从这些角度理解,我们亟需初步形成中国特色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之路,通过体系建设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
在健康层面,旨在防治心身疾病、减少心身问题、维护心身健康、提升心身素质、促进心身和谐,实现心身整体健康;在平安层面,旨在防止社会事件、加强社会治理、维护社会安定、促进社会和谐、提升社会文明,实现社会整体安泰。
同时,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同样是幸福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体积极向上、家庭和睦温馨、邻里团结互助、组织高效关爱、政府公正法治、国家富强民主,有助于实现经济开放富强、政治风清气正、文化繁荣兴盛、社会安定和谐、生态美丽宜居、精神文明富足。
总之,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力量下沉、重心下移是推动社会治理的“重头戏”,也是推动社会心理服务建设的“硬道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具体实践是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真正实现人民安居乐业与社会长治久安的内在要求。
《华夏时报》: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为我国精神心理类疾病的防诊控治康提供了哪些新视角?
张曦:社会应用视角: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强调心理学的应用价值,将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如社区心理服务、突发事件心理援助等。这为心理学研究者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和领域,促进了心理学在实践中的应用和发展。
跨学科合作视角: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需要多学科的合作和支持,如医学、教育学、社会学等。这种跨学科的合作模式为心理学研究者提供了与其他学科专家交流和合作的机会,促进了跨学科的研究和发展。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视角: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需要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来提高心理服务的效率和质量。这为心理学研究者提供了新的研究手段和方法,可以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来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促进心理学研究的 现代化和智能化。
公共卫生视角: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强调公共卫生意识,将心理健康作为公共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采取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策略。这种公共卫生的视角为心理学研究者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可以通过研究心理健康与疾病的关系,促进公共卫生的改善和人群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政策和社会支持视角: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参与,如制定相关政策、提供资金支持等。这种政策和社会支持的视角为心理学研究者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和领域,可以通过研究政策和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促进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为我国的心理学学术研究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有助于推动心理学研究的现代化和智能化、促进跨学科的合作和发展、提高公共卫生水平和人群心理健康水平。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心理学的社会应用价值和影响力。
《华夏时报》:现阶段我国精神心理类疾病防控如何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结合起来?
张曦:政策支持: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将精神心理疾病的防控纳入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中,为社会心理服务提供政策支持和保障。《精神卫生法》中就给出了精神疾病患者的社会权益。
健康教育:通过开展精神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精神心理疾病的认知和重视程度,增强自我保健意识。例如,在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开展精神心理健康讲座、义诊活动等,让更多的人了解精神心理疾病的知识和预防方法。
诊疗与康复服务: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中,可以设立精神心理疾病诊疗与康复服务机构,为患者提供专业的诊疗和康复服务。例如,建立在专科医院建设心理疾病诊疗中心、康复中心等,为患者提供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康复训练等服务,帮助患者恢复身心健康。
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中,可以建立精神心理疾病信息共享机制,加强信息交流与合作。例如,建立精神心理疾病信息平台,促进医疗机构、社区、家庭等之间的协作,提高防控效果。
强化人才培养: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中,可以强化精神心理疾病防控人才的培养,提高专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将精神心理疾病的防控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结合起来,可以充分发挥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作用,提高精神心理疾病的防控效果,为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提供更好的保障。
《华夏时报》: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经验交流大会开幕前夕,希望可以邀约您对此次大会发出一封寄语。对首届“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经验交流大会”,您有哪些期许?
张曦:心理学虽然不能帮助我们解决柴米油盐的问题,却可以通过调整认知、调整心态,促进我们更加全面深入的认识自己,从而找到我们和他人、和这个世界相处的方式。而心理学的学习,不仅是知识的输入,更是学以致用,不断在自己身上应用实践,发挥其效能。心理学让生活更美好,并不是一句空话,它能实实在在的让我们在生活中发挥效益产生价值。
党的二十大为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指引,为保障人民群众心理健康和美好生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而本届大会就是要探讨如何将心理学落地,变成我们生活中的趁手工具,甚至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大会中的不少主题,都是在关注生活中的具体事件,希望通过与会交流,启发深层次的思考,由我们及身边的人,多一些,多一些觉察,多一些希望,少一点困惑,少一点迷茫。
这次大会承载着总结试点、继往开来的光荣使命。按照会议方案,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地区党政机关系统相关部门,卫生健康系统的各级精神卫生中心、医疗机构,学校教育系统,基层社会治理系统及相关行业学协会、社会组织、企业负责人等各方代表,都将出席这次盛会。
编辑:颜源 主编:陈岩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