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2403/20240323093959hPYuFMeMwj.jpg

全民参与提升心理素养,助推社会心理服务建设生根——专访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陈祉妍

郭怡琳 2024-3-23 10:49:59

本报记者 郭怡琳 于娜 北京报道

3月20日—3月22日,由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中央社会工作部志愿服务促进中心、华夏时报社联合举办的首届“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经验交流大会”在山东省滨州市召开。这次大会举办的意义有哪些?就相关问题《华夏时报》记者专访了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陈祉妍。

《华夏时报》:结合您调研的经历谈谈,随着时代变迁不同人群所面临的心理障碍问题有什么变化?您觉得背后原因是什么?他们发生心理障碍分别会有哪些不同的特点?

陈祉妍:在2008年,我们进行全国首次调研时发现,青少年和老年人发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风险较大。经过分析整体流调数据,这两类人群的心理健康程度正处于全年龄低谷。而且直到目前,这些情况都未能改变。

青少年阶段的问题,主要是因为其处在儿童向成人的过渡期。这个高速适应变化的时期是发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高风险阶段。他们需要适应很多内在和外在的变化,包括生理的变化、激素的变化,以及外在的社会要求变化和学业压力、家庭角色变化等,他们在应对这些变化的过程中逐渐地积累经验。而老年人群的情况主要是伴随一些功能丧失相关问题,比如认知功能的衰退、身体衰老带来的病痛等,基于这些问题延伸到整体心理健康水平下降。

《华夏时报》:结合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角度来分析,您觉得需要在哪方面发力才能更好地预防或者解决这些问题?比如怎样让心理健康服务“因地制宜”地推进?

陈祉妍:我认为全民心理健康素养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当时在“健康中国行动·心理健康行动”的发布会上,卫健委的领导曾经指出:“提升心理健康素养水平,是提高全民心理健康最根本、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具体来说它是分层次的。首先,针对专业人员即心理健康工作者,他们的心理健康素养达标率其实也没有到100%,甚至这个人群的个体之间也存在较大参差。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规范专业人员的培训,包括培训内容的科学性、规范性,这些问题值得思考。其次,针对枢纽职业人群,既包括这些专业人员,还包括一些间接对心理健康工作影响很大的群体,比如医疗卫生技术人员、教育工作者、媒体从业者等,这些人员在日常生活中较容易遇到很多存在心理健康隐患的人。他们如果能及时地识别和恰当处置,就会防止很多极端问题或者心理障碍逐渐由轻变重等情况。

第三个层次是全民层面,可能包括每个家庭、每个家长、每个青少年、每个老年人、每一个单位的领导等等。只有全民都提高心理健康的素养,这样才能更好地、更科学地应对各种压力,及早防范心理健康问题。

《华夏时报》:您在解答这部分的时候,提到了“心理健康素养”。您觉得在提高心理健康素养方面,目前面对哪些困难和挑战?有哪些积极应对的措施?

陈祉妍:在提高心理健康素养方面,宣传教育学习是非常有效的。针对这个部分我们之前做过研究,其关键在于宣传教育的质和量的问题。目前的宣传教育存在一些空白和不足,例如针对心理健康的科普比较追随热点,新媒体、自媒体有一些追随热点、一窝蜂上的这种特点。这造成对某些问题反复的关注,而对另一些问题存在一些空白。我们做的调研里面,对于抑郁症的知晓度,民众的知晓度超过99%。但对于学习困难里面的阅读困难、读写困难这部分的知晓度,还有焦虑障碍里面的惊恐障碍的知晓度不足50%。面对我们现在科普中间存在一些空白点的情况,我想如何全面地去规划和引导非常重要,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其次就是在这些科普的热点上面也存在着鱼龙混杂的问题,人们对科普的专业性理解不足的,科普本身也是一个需要很多专业性的工作。你如果没有对科学方面的跟进和理解,就会传达一些陈旧的甚至错误的观点。对一些有效的观点,自己不知晓,也无法传达。甚至因为不知晓,所以别人说出来的时候,可能会做出误判。在这方面目前我们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些差距。

《华夏时报》:介绍一下您主持开展的蓝皮书和心理流调等研究工作。这些研究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哪些依据和指导?

陈祉妍:我们是持续进行《心理健康蓝皮书》的全国调研工作,调研的人群包括但不仅限于普通成年人群和青少年人群,但历年也会有一些特别聚焦的点。比如说,前两年我们分别聚焦过大学生、研究生,也聚焦过新产业工人等。今年3-5月份是我们的重点调研月份,我们的调研工作一方面是滚动的,有一些合作单位会持续地对一些数据进行采集。其中,包括一个最核心的调研月份,基于《蓝皮书》的发表评价体系,我们重点发在《蓝皮书》里的数据必须是最新的,需要是在12个月之内甚至8个月之内发表。因此,3-5月是我们2024年的重点调研月份,预期2025年的1-2月做发布会,今年的12月左右出版,从而保证数据是8个月之内的最新信息。通常数据回来后,我们需要开展撰写报告、多次审校等工作,所以形成这样的时间节点。而我们收集最新数据的时间段,作为每年最重点的调研月份,这部分是我们工作的核心。

在这个调研过程中,首先我们会采集一些基本数据参考,提交给政府相关部门,和相关领域的其他研究者等,用来作为数据上的参考依据。对于这些数据的传播科普和解读方面,我们自己觉得还可以进一步深化。因为发布的工作量非常大,所以科普的时候,以简明版方便传播。因此对这些数据的解读,有时还需要做很多说明。比如之前影响较大的是我们第二本《蓝皮书》,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抑郁风险的数据,引发了领导和各级部委的关注。

此外,我们曾发布的一些大学生数据和其他人群数据,引发媒体和社会的强烈关注。今年预期进行的调研里面这些依然是重点,一个是青年婚恋这种心态的调研,这是现在比较大、比较突出的社会问题。其次,我们会对青年其他的持续性心理健康动态变化进行监测,包括分析它背后的影响因素等。

《华夏时报》:您很多时候在大众面前发声,积极推动心理健康科普宣传。是否源于大样本调查研究发现,大众对于心理健康意识尚有提高空间?

陈祉妍:应该说心理健康的科普为我们整个心理工作构建出更好的土壤。因为如果直接去做,无论是危机干预还是问题早筛,包括一些表面上心理问题引起的躯体症状。面对这些问题,医生或心理医生会尝试先建议他进行心理治疗。而主动接受心理治疗干预的前提是需要一定的心理健康素养作为基础。如果没有这个基础的话,各项工作开展起来都会有些困难。一方面,各项工作在做的时候都要做科普。如果不做科普,无法让人接受你的整个治疗方案。另一方面,如果我们整体科普水平提高了,心理健康意识提高了,各项工作做起来都会更有效率。

《华夏时报》: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关于推进这一体系建设的意义,您是如何理解的?

陈祉妍:我觉得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是具有中国特色和创新性的工作,其最大的特点是能解决心理健康工作的被动性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对健康中国、平安中国、幸福中国建设有重大意义。

而这三个层面各有所指,在健康层面,旨在防治心身疾病、减少心身问题、维护心身健康、提升心身素质、促进心身和谐,达到心身幸福;在平安层面,旨在防止社会事件、加强社会治理、维护社会安定、促进社会和谐、提升社会文明,达到社会幸福。同时,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同样是幸福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体积极向上、家庭和睦温馨、邻里团结互助、组织高效关爱、政府公正法治、国家富强民主,有助于实现经济开放富强、政治风清气正、文化繁荣兴盛、社会安定和谐、生态美丽宜居、精神文明富足。

《华夏时报》:目前面对心理相关产业的发展,您觉得有哪些客观的挑战?如何集结全社会的力量,推动心理服务体系发展建设,从而满足群众需求?

陈祉妍: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旨在建立健全科普宣传、测评、培训、咨询服务、危机干预及保障评估六大内容体系。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联动、社会参与、专业支持、群众受益的闭环的社会心理服务工作机制。

具体就是强强联手,联动各部门与社会力量,共画同心圆,构建“自我支持—家庭支持—亲朋邻里与同事同学支持—社区(村)与组织(单位)支持—专业机构与行业组织支持—政府与法治支持—社会与文化支持—生态环境支持”的8大层社会支持系统。

《华夏时报》: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中,有人强调要加强政策配套,完善法律制度。有人强调要全民参与,落地实践。基于你们的工作经验,您认为两者应该如何协作呢?

陈祉妍:当然这两者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没有政策配套,可能我们就无法邀请全民参与,因为全民参与才能让它落到实处。如果只有政策的部分的话,可能我们表面上做了,但是没有起到真正的效果。

编辑:颜源 主编:陈岩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