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胡雅文 李贝贝 北京报道
作为一种前沿储能技术,固体储热在内蒙古等北方地区应用广泛,服务于工商业及农村用户。
2024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上,梅捷新能源带来了固体储热产品。相对于其他储热技术,固体储热技术有什么特点?可以给用户带来什么体验?市场前景如何?
3月26日,《华夏时报》记者在2024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现场对梅捷新能源董事长助理庞静进行了独家专访。她认为,对于需要热水、热风或蒸汽的用户,可以用固体储热技术来替代化石能源,并且可以充分利用峰谷价差,帮助用户在经济和供暖方面实现节省。
《华夏时报》:看到梅捷新能源这次带来固体储热产品,请谈谈它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庞静:固体储热也是储能的一种,在性能、经济性、综合利用率、安全和稳定等方面表现良好,在供热领域非常具有推广价值。
固体储热的应用范围很广,它可以用作农业烘干、工业蒸汽、建筑供暖、移动热源,甚至于电网的调频调峰等领域。对于需要热水、热风或蒸汽的用户,可以用固体储热技术来替代化石能源。
《华夏时报》:固体储热用的是什么材料,它的工作机制是什么?
庞静:固体储热的主要材料是和中科院合作研发的氧化镁砖。这种砖材经过特定的配方和材质调整,经过精细加工和定制以满足特定的储热需求。整个过程属于物理储能,相当于是加热电阻丝,加热的电阻丝将热量传递给氧化镁砖,该砖材随后吸收并储存这些热量,以供后续使用。
总的来说,我们的设备能够将弃光、弃风和可再生能源产生的电能进行储存和转换。通过这一过程,将电能转化为热能并进行存储。在电力需求较低的谷价时段储存热能,在白天用户需要的时候按需释放,从而帮助用户在经济和供暖方面实现节省。
《华夏时报》:对于用户来讲,固体储热的主要优势有哪些?
庞静:固体储热设备在用户端实现了经济性与功能性的结合。现在的储能主要集中在发电端,而我们的技术将储能功能转移到了用户端。这样,用户可以直接储热并用热,避免了能量转换的损耗。
固体储热设备既适用于大规模的工商业储能,也适用于小规模的用户侧储能。针对家庭用户,我们推出了小型的家用固体储热设备,占地面积不足一平方米,可以满足约100平方米住宅的供暖需求。
该设备的主要优势在于环保性,它使用新能源电力运行,在运行过程中不产生废水、废气和废渣排放,满足了当前对环保的迫切需求。其次,设备具有停电不停暖的能力,能够在断电情况下为用户持续提供48至72小时的供暖服务,确保了供暖的稳定性。此外,设备采用高压直接接入方式,有助于用户节省变压器扩容的相关费用。
而且它的维修率也比较低。因为固体储热主要应用于供热领域,储热再释放的设计合理,原理也十分简单,所以保障率也非常高,维修率低。
同时,我们设备的占地面积也非常小,我们做过8万平米的供暖,设备占地面积不到300平米。在储热方面也有很多案例,比如说中国大唐的风电消纳,水电消纳,以及对办公楼的供暖。
《华夏时报》:固体储热的费用如何?
庞静:公司业务主要集中在工商业领域。同时,公司也致力于通过技术创新来改善民生,尤其是在农村地区。我们的目标是通过提供小型储能设备来解决农村地区的两个主要问题:卫生设施和供暖问题。
我们的设备旨在为农村家庭提供长达6个月的供暖解决方案,适用于80至120平方米的住宅面积。每台设备的成本大约为2万元,每年的电力费用约为2000元。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尽我们所能地改善农村地区的供暖条件,提升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
《华夏时报》:在哪些地区应用得比较多?
庞静:在北方地区,我们的供暖解决方案已经覆盖了内蒙古、东北三省(黑龙江、吉林、辽宁)、以及西宁和青海等地区。这些地方的共同特点是拥有较多的可再生能源,特别是在内蒙古等风光资源丰富的地区,我们能够有效地利用当地的弃风电和弃光电,所以北方相对来说发展是更好的。
小型规模的供暖主要服务于农牧区。由于农牧区居住分散,传统的集中供暖需要铺设大量管道,能源损耗率大。我们为农牧民提供了取暖改造方案,通过这种方式,不仅方便了居民,还避免了他们自行挖煤、烧煤和灰渣处理的繁琐过程。此外,我们的供暖系统直接利用电力,特别是在电力需求低谷时段(谷电)进行供暖,进一步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
南方供热时间短,投资回报有限,一般做的是工业蒸汽和风干。
《华夏时报》:如今数字化发展如火如荼,固体储热技术方面的数字化应用情况如何?
庞静:固体储热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将着重于实现数字化和绿色化。这两者紧密相连,尤其是数字化对于绿色化进程的推动作用不容忽视。我们相信,数字化不仅为储能行业注入了新动力,还开辟了新的发展方向,带来了更广阔的发展前景。数字化将作为储能行业的加速器,借助这一平台,我们能够实现快速的发展和进步。
当前的数字化技术主要集中于实现远程控制。在固体储热领域,通过远程控制系统,我们能够精确地管理和调节能源使用,实现自适应的能量调节。此外,我们采用了数据加密技术,以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其他潜在的安全问题。我们的主要目标是实现远程监控和实时监测。
在生产上,我们致力于提升生产线的智能化和透明度,通过技术手段优化生产流程和管理。其次,在用户端,我们提供多样化的合作模式,包括Bot和设备销售等。对于设备销售,我们为用户提供了移动端口,使他们能够通过个人电脑或智能手机远程操控设备。这种自主控制的方式减少了对运营团队的依赖,提高了用户的便利性和设备的可访问性。(Bot: 建设—经营—转让的一种合作模式,企业投资、建设和运营,不需要用户来投资)
责任编辑:李未来 主编:张豫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