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商银行党委委员、三农金融服务部总经理张成柱
本报记者 付乐 北京报道
金融兴,产业兴,带动乡村兴。
三农金融是激活农村经济的绿色引擎,解决了农户资金短缺、农村地区金融服务不足等问题,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农民增收。三农金融的发展不仅需要创新产品和服务,也需要深刻融入中国经济环境和文化特色。
5月14日,网商银行党委委员、三农金融服务部总经理张成柱接受了《华夏时报》记者专访,分享了网商银行对于三农金融领域的创新与实践。
文化引领金融活水
《华夏时报》:如何理解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张成柱:文化作为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对于推动金融业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构建高质量发展的金融体系,不仅需要风险管理、金融科技等“硬实力”,也需要加强金融文化“软实力”。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强调了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与人民性,其底色在于强调金融须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
“诚实守信,不逾越底线;以义取利,不唯利是图;稳健审慎,不急功近利;守正创新,不脱实向虚;依法合规,不胡作非为”,这五个方面的实践要求,是对金融工作本质认识的进一步深化,为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指明了方向。
《华夏时报》:三农金融业务在实践中遇到哪些挑战?
张成柱:“大国小农”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农情。数据显示,我国小农户数量占农业经营主体98%以上,小农户从业人员占农业从业人员90%,小农户经营耕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70%。
我国农户数量庞大,我们在进行金融服务时,面临的第一个难点是信用信息不足,因为农民往往没有较好的正式信用记录,存在许多“白户”,银行难以评估其信用状况而影响贷款审批。
第二是抵押物不足,农民普遍缺乏可以作为抵押的资产,而传统的银行更多的还是需要依靠抵押物。第三是农户比较分散,贷款需求呈现期限短、金额小、频率高的特征,比如每个农户平均需要的贷款可能只有几万元、几千元,如果由信贷员服务,则服务成本相对较高。
《华夏时报》: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中强调的“普惠、绿色、可持续发展”等理念,如何更好地融入三农金融业务?
张成柱:“普惠”是网商银行服务农村用户最鲜明的特色,截至目前,网商银行已经服务的5300万小微经营者中,近一半来自于县域及农村。
在农村金融领域,网商银行不断扩大“朋友圈”提升农村金融的覆盖率和可得性。例如,2023年,农业农村部大数据发展中心与网商银行开展创新合作,联合发起“农户秒贷”服务。在确保数据安全的前提下,组合运用“大山雀”与隐私计算技术,将农户相关数据引入风控。
截至2023年底,超260万农户通过“农户秒贷”从网商银行获得贷款额度,他们不需要跑线下网点,手机上点一点就能“秒贷秒批”、“秒借秒还”。这其中,有53.5万农民为首次获得银行的贷款额度,有78.3%的农户,种植面积在10亩以下,是以往农村金融难以覆盖的“毛细血管”。
金融服务下乡路
《华夏时报》:民营银行基于科技基因,研发符合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价值导向的金融产品,在农村金融方面,网商银行是怎么做的?
张成柱:为了提升农村金融的覆盖率,网商银行将卫星遥感技术应用于小微金融,推出“大山雀”风控系统。
农民最大的资产就是地里种的庄稼。根据卫星回传的影像照片,“大山雀”通过光谱识别农作物种类,再通过深度学习等AI技术,解析卫星图像,识别农作物的种植面积、种类和长势,结合气候、地理位置、行业景气度等因素,利用风控模型预估产量和产值,给予农户精准的授信和合理的还款周期。
利用数字化,将庄稼通过化为数据资产,再变成信贷的依据,成为了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补充。目前,大山雀服务了31个省的169万农户,可识别包括水稻、苹果、小麦、猕猴桃、柑橘、大棚蔬菜在内的超过15种作物。
《华夏时报》:如何利用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指导下的风险管理机制,控制三农金融业务中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
张成柱:我们做下来发现三农金融的风险相对较低。在风控过程中,无论贷前、贷中、贷后,我们会大量运用大数据,并创新数据要素应用,通过隐私计算等方式获取更多数据,让数据流动起来。
从贷后数据上看,农民还款意愿充分,同时农民收入相对稳定,比如种植经济作物的利润空间比较大。由于网商银行主要服务核心产区的种植业,因此农作物品质、产量都有保障。无论收入稳定性,还是还款意愿上,农民的表现都非常好。
《华夏时报》: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指导下,三农金融业务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和创新方向有哪些?
张成柱:首先在服务范围上会加大普及力度,三农客户的覆盖率能够再扩大。比如,我们现在主要服务主产区,未来可能也会服务明星产区、核心产区、非主产区等。其次,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应用上做得更加精准,尤其对天气预测、病虫害预测以及价格的监控。最后在供应链金融方面,除了提供传统信贷服务,也能提供更加综合的金融服务,包括账户支付结算,以便帮助农业产业链上的企业降低交易成本和融资成本。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张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