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付乐 北京报道
消费金融行业正在加速不良资产处置。
《华夏时报》记者统计,截至6月10日,年内已有13家消费金融公司在银登中心发布了108条不良贷款转让项目信息。其中,仅中银消费金融一家就发布了42期不良贷款转让公告。
本报记者统计发现,2023年,中银消费金融在银登中心仅挂牌了4单不良资产贷款转让项目,涉及逾期本息金额约6.4亿元。但在今年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其已经在银登中心挂牌了42期不良贷款转让项目,涉及未偿本息金额逾56亿元。
特别是近期,中银消费金融对不良贷款的转让力度明显加快。5月28日,银登中心披露了中银消费金融2024年第24期至第34期共计11期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项目招商公告。5月31日,银登中心再次披露了中银消费金融第35期至第42期共计8期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项目招商公告。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6月10日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开展不良贷款批量转让,有助于更好地化解金融风险,优化金融资源配置,进而促进金融资产良性循环和金融机构稳健发展。未来一段时间,不良贷款批量转让业务作为一项创新举措,将在公开、透明的市场化竞价机制中稳步推进。
有机构已发布42期
具体来看,中银消费金融的第35期至第42期个人不良贷款(个人消费贷款)转让项目公告显示,竞价报名截止时间为2024年6月20日17点整,竞价日为2024年6月24日,未偿本息总额合计约4.82亿元。
而就在5月28日,银登中心还披露了中银消费金融2024年第24期至第34期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项目招商公告。截至6月10日,今年内中银消费金融已在银登中心发布了42期不良贷款转让公告。
银登中心6月7日发布的已开立不良贷款转让业务账户机构统计表显示,中银消费金融于2023年1月开立不良贷款转让账户,也是消金行业第二家参与机构。
今年以来,中银消费金融加快了不良贷款转让力度。在2023年,中银消费金融共计在银登中心挂牌4单不良资产包,未偿本息总额合计约6.4亿元。而2024年,中银消费金融挂牌的不良资产包数量已超去年全年的10倍。
2021年至2023年,中银消费金融不良贷款规模分别为15.42亿元、17.28亿元和24.95亿元,呈逐渐上升趋势;不良贷款率分别为2.94%、2.80%和3.47%,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5.34%、13.68%和12.24%,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分别为321.27%、280.16%和231%。
联合资信评级报告显示,消费金融公司目标客户主要为长尾客户,面临的信用风险水平相对较高;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同时受部分抵押类贷款清收处置周期较长的影响,中银消费金融整体信用风险和资产质量管控仍面临压力,需关注其未来信贷资产质量的变化情况。
通过银登中心等平台,中银消费金融已经挂牌转让了部分不良资产,侧面显示出对资产质量优化的需求。与此同时,消费金融机构也加快了对不良资产的处置速度,通过类似批量转让的方式减少不良资产的持有量,以提升资产质量。
自2022年12月30日原银保监会将消费金融公司纳入试点范围以来,多家消费金融公司开展不良贷款批量转让业务试点。在已开业的31家持牌消费金融机构中,有25家机构开设了不良贷款转让业务账户。
今年内,已有13家消费金融机构开启了个人不良贷款转让,这也标志着消费金融行业在不良资产处置方面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例如,日前个贷史上最大规模的个贷不良资产转让完成,该笔个贷不良资产包达260亿元,由捷信消费金融转出。
不过,消费金融不良资产包的成交价格也呈现出走低态势,部分原因在于市场上不良资产供给量增加,若将来有更多的消费金融公司转让不良资产,市场上供应量会持续增加,成交价格或将进一步降低。
金额增多、速度加快
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大背景下,不良资产的处置效率和流动性,是衡量消费金融公司风险管理能力的关键指标。
近年来,监管部门不断加强对不良资产处置的关注,进一步扩大了银登中心批量转让不良资产的试点范围,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被纳入试点机构范围,允许其通过银行业信贷资产登记流转中心批量转让不良资产,以市场化方式高效处置不良。此外,政策还推动资产管理公司、私募基金、信托公司等更多参与者进入不良资产处置市场,增加市场流动性。
银登中心5月7日发布的《不良贷款转让试点业务年度报告(2023年)》显示,2023年,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业务成交量大幅增长,累计挂牌462单,成交390单,未偿本息合计965.38亿元,同比增长449.43%,转让价格合计46.44亿元,平均本金回收率7.47%,平均折扣率4.58%。
其中,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和消费金融公司市场投放规模较大,10家消费金融公司转出14单、未偿本息合计183.71亿元,未偿本息占比19.03%。
对于消费金融公司不良贷款转让金额增多、速度加快,董希淼表示,一是个人类不良贷款批量转让试点机构范围扩大,更多消费金融公司获得批量转让许可;二是理念转化,一些金融机构倾向于通过自身来处置不良贷款,更多消费金融公司为了提高处置效率选择进行批量转让;三是在经济下行周期,金融机构不良资产有所增多,导致不良贷款批量转让的需求增加。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张志伟